贵州这座古镇 有奇特屯堡文化 被誉“明朝历史活化石”却少有人知

贵州安顺市,是滇黔古驿道的必经之地,因其地处中国华南喀斯特地貌中心,境内100多处瀑布构成一幅幅绚丽的立体画卷,素有“中国瀑乡”之称。来到安顺旅游,除了闻名于世的黄果树瀑布,还有格凸河、天龙屯堡等众多隐藏在秀美山水中的景点值得一看。

位于安顺市大山深处的天龙屯堡,早在元代就是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由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明朝初年,朱元璋采取“屯田戍边”政策,将军士及其眷属屯戍于此,生息繁衍,其后裔被称为“屯堡人”,天龙屯堡也由此得名。古镇门前的一副对联:“滇喉屯甲源出洪武十四年,黔中寓兵流长华夏千秋史”,道出了古镇的历史由来。

“屯”是指军屯,是军队驻扎修建的防御性寨子,“堡”是指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天龙屯堡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直到清代依然是军事驿站和屯兵重地。古城墙上的垛口、炮台、瞭望哨等军事设施至今残垣尚存,展示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功能和屯堡人的军事防御思维。

走在古镇里,随处可见江南水乡风韵的石头建筑和身穿大襟宽袖、蓝色长袍的屯堡人。数百年来,更朝迭代,世事变换,这里的屯堡人却一直沿袭着600年前江浙汉人的习俗,语音、服饰、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迥然相异,有着“明代历史活化石”之称。

古镇的每条街巷都由石板铺制,其中一条名为“九道坎”的窄巷,虽仅够两人擦肩而过,却是古镇里石巷保留最完整的地方,行走其中,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在当地流传着一段顺口溜:“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可谓将石头的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

屯堡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地戏”,这项由明军从江南带过来的军队祭祀活动,经过数百年的民间演化,现已成为祭祀驱邪的娱乐表演。地戏表演者首先用青纱长筒套头将头包住,然后将面具放在额头上,手执兵器在台上表演,所演剧目大多为《说岳》、《三国》等英雄报国杀敌的故事。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年,云贵总督范承勋上报朝廷取消屯军,将军民军户改为庶民,从此屯堡人可以不受军制约束,各自开荒谋生。但身为外乡入黔的屯堡人依然相互提携,守望相助,由于屯堡里信佛、道、儒的人都有,便修建了一座供奉三教始祖的庙宇,命名为“三教寺”。

天龙屯堡自古有重儒崇文的传统,历史上曾出过多个状元,举人、进士更是层出不穷。建于1907年的天龙学堂,由清末武举人陈日瞻创办,从这里曾走出了参加过“松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大战”的抗战将领陈蕴瑜,被当地人称为屯堡的“三味书屋”。

有着“中华财神”之称的元末明初江南第一富豪沈万三,因得罪朱元璋被发配到天龙屯堡,据《沈氏族谱》记载,沈万三在贵州平越福泉山张三丰为师学习道教,88岁时辞别人世,葬于福泉山。当年的沈万三故居、沈万三祠至今仍保存完好,而沈姓也成为天龙屯堡的四大姓之一。

Hash:8acd844c7277bd368a52ed241c82e907b55f0ec4

声明:此文由 乱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