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明: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热情相拥——尖扎采风散记

2018年第75期(总第526期)

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热情相拥

——尖扎采风散记

文/刘世明

对于尖扎,我的记忆颇为深刻,却一直未曾实现走走看看这片土地的心愿。这还得从四十几年前说起。恢复高考那年,同村的发小考到了青海师专,我却落第,那年暑假,他回家见我,俩人聊天之时,他给我这个连脚底下的西宁也很少去过的人讲他去尖扎的见闻,他讲尖扎的麦子在六月里已收割,讲尖扎的黄河六月汛期水势之大,讲他在的那片校田里青春飞扬劳动生活,(那时青海师专在尖扎设有校农场),更神奇的是给我吹青沙山的险峻,翻越青沙山时的惊心动魄,这对于我们那时连小峡口都没出过的人,羡慕直至。再后来,相好的几位同事去尖扎玩,我却外出有事未能前去,因而对于尖扎之行,在我心里落下了许多遗憾。

今年七月,因黄南尖扎县民间艺术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吉祥先生之邀,有幸随《昆仑文学作家采风团到达尖扎县,久违了的心愿终于如愿以偿。

汽车高速公路上疾驰,车窗外熟透了的盛夏美景一张张闪过,黄橙橙的麦田,金灿灿的油菜,绿油油的树木在高原这张丰富的调色板上尽情发挥它的多彩多姿。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下了这一幅幅美景。

车过青沙山,窗外的风景已从田园风光忽而转成高山草甸风光,青山巍峨,连绵起伏,那种绿是直低心灵的绿,一大片一大片,一山一山,一坡一坡,一湾一湾的,仿佛一幅绿意盎然的泼墨画,真想置身其中,不再离开。

车过青沙山,河谷地上的化隆山水夹道两侧,茂盛而浓郁的果树生机盎然,绿荫覆盖着村庄里的一幅幅庄廓小院,挂满枝头的杏儿黄橙橙惹人注目,高大的杨树始终青翠欲滴,给这片丰腴的土地收获满满,且锦上添花。

一、水文化的底蕴与农耕文明的相向而行

汽车沿黄河岸边而行,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条龙的血脉,在穿越高原峡谷之后,在这里却缓缓而流,它用排山倒海的力量在尖扎和化隆地带冲击形成了黄河特有的黄河谷地,而且母亲河”——黄河纵贯南北,在尖扎境内流程达96公里,这么长的水路,峡谷纵横,河流浩淼,可谓水资源十份的丰富,这长达96公里的水路上,如今建有李家峡、直岗拉卡、康杨、才塘、古浪堤和当顺“一大两中三小”6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10.23万千瓦,是青海重要的能源基地。黄河水域面积广阔。随着几座水电站的相继建成,全县境内已形成面积60平方公里的水域。尤其是李家峡水电站的修建,更使这片灵秀的土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正是由于有了黄河,有了黄河这足够的水源,也才有了尖扎县的厚重的农耕文明。我们到达尖扎县的时候,正是这里麦黄收割的最后时节,田地里还有好多没有收割的麦子金黄金黄的随风起伏,看着这一块块整齐划一的麦田,就能知道这里的农耕文明是何等的发达。坐落在黄河沿岸的乡村子,处处麦香飘扬,处处果树成行,

如果不走进村庄里仔细打量,你是不会想到这是竟然有的是藏族村庄,他们是农耕的藏族,他们也照样懂得农耕的每一个细节,懂得如何经营庄稼。

我想,这一定与水有关,择水而居,这是每一个先民最原始的最本质的生存法则,有了水,就有了与此相关的养殖,农耕。有了黄河水的灌溉,就有了黄河沿岸这生生不息的农耕文明。

二、藏文化的源流与民族射箭活动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尖扎县的政府所在地马克唐镇新区,在尖扎县新建博物馆广场,我们受到了尖扎县文化馆馆长,尖扎县书画协会秘书长张吉祥先生等众多人士的热情迎接。手捧哈达的一群藏族姑娘为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这哈达,就是藏族人民迎接客人的最高贵的礼仪,我们沉浸在这浓浓的藏文化的热情里,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简短的迎接仪式后,我们步入博物馆大厅,在博物馆书画展览大厅,我们在青海省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会员,海东市观赏石协会秘书长,黄南州民间文化艺术研究协会会员,黄南州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尖扎县书画摄影家协会法人代表,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吉祥先生的引领和讲解下,领略和欣赏了他的书画,绘画,篆刻,牛绒画和根雕等艺术作品。张吉祥先生自幼受故土书画艺术的熏陶,青少年时就酷爱书画,工艺美术,四十年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使他的书法功底深厚,草,行,隶,篆逐体皆能,尤以篆书黑体见长。先生的篆书作品,不拘泥与古人,主张创新,功底扎实,又富于变化。篆书线条流畅,又兼具行,草的情态变化,自成风格,不失为这片土地上一代书画大家。

欣赏完张吉祥先生的书画艺术作品后,我们在尖扎县博物馆馆长扎西才旦的引领下,仔细观看了博物馆的大型浮雕作品,尖扎箭文化历史,聆听了关于尖扎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和神奇的七彩神箭的历史渊源。虽然作为藏族馆长的他普通话说的不太流利,但从他充满激情的话语里,依然听出他对这片土地的历史人文的熟悉和热爱

尖扎县宗教文化积淀深厚,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以红色砂砾构成的“丹霞”景色而著称,作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境内的坎布拉国家森林地质公园内不仅有奇特的丹霞地貌这一自然景观,还建有阿琼南宗寺、南宗尼姑寺、南宗扎寺等古老寺院,这些寺院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地质公园里的南宗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处红教和黄教并存、显宗和密宗共生、僧人和尼姑同修的宗教法地,在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等藏传佛教地区享有盛名。

尖扎县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是中原文化与羌藏文化的融合区,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清晰的文化脉络,多种民族及宗教文化的交融互长,使得尖扎地区的文化形态呈现出典型的多元性。羌戎文化、鲜卑文化、汉文化、吐蕃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的更替交融,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了流动的、开放的、符合性结构的地域文化。无论从地理、历史,还是从民族、人文的角度看,尖扎都不愧是研究羌藏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天然博物馆。

传说尖扎是吐蕃王朝赞普时期军队驻扎和对外引军之地,也是藏地三贤者和喇青贡巴绕赛大师为首的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勤劳勇敢而质朴的尖扎儿女在这里创造出别具一格、浓郁民族特色的尖扎射箭文化。在尖扎,射箭既是勇气和势力的象征,又是福气和生命的象征。虽然在安多地区的很多地方有民间射箭活动,但尖扎射箭于众不同,它从最初的狩猎工具演变成作战的兵器,最后发展成为集历史、宗教、民俗、体育、艺术于一体的“五彩神箭”文化,在灿烂绚丽的藏族文化中占具主导地位。最初的射箭一般有祭祀诸神、练箭和箭技比赛以及最终的达顿宴会等阶段组成。而现在弓箭作为古代战争的一种兵器,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射箭却作为一项运动被保留下来。在尖扎射箭不仅是充满趣味的民族运动得以传承,而且其中蕴含的悠久文化也被传承和发扬着,并逐渐走向世界,被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射箭爱好者所喜爱和向往。文化馆馆长扎西才旦先生还给我们讲述了五彩神箭所包涵的含义,原来五彩就是红、黄、黑、蓝、绿。红色象征热情和活力,黄色象征富饶与高贵,黑色象征公平和力量,蓝色象征智慧与包容,绿色象征希望和和平“。如今这"五彩神箭”不仅在尖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人皆玩,而且也让这个高原小县城闻名于世。每年都举办国际型的射箭比赛,以箭为媒,以箭会友,如今尖扎已经通过弓箭把自己浓厚的藏文化传遍给海内外许多国家。灵秀尖扎也凭借着这一传统项目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民族射箭运动之乡”。

三,草原文明的绿色长廊

日过中午,我们一行简单吃过午饭,又驱车前往尖扎县著名的当顺乡看看那里辽阔的牧场风光。

车沿着河谷行驶了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了的昂拉千户庄园村

昂拉千户庄园始建于公元1947年,原为居住在尖扎地区昂拉千户的宅院。据历史记载,昂拉千户是吐蕃王朝赤热巴坚的后代,为了守卫边界和征税,公元492年吐蕃王朝赤热巴坚大臣(译:征税者)贡叶西达杰到这一地区居住生活,成为尖扎两岸的头人。公元1657年清朝乾隆年间将他的后代之一祖多杰封为昂拉千户。项谦为第七代千户,这个庄园式项谦继位后新建的,是目前青海省诸多旧宅中保存较为完整的藏式庄园之一。庄园虽年久失修,但风貌依旧,气势不凡,依然显示着它的华丽和庄严。

翻越当顺山的路陡峭崎岖,蜿蜒不平,四米宽的路面只能容纳一辆汽车通过,湾道路一盘接着一盘,也不知转了多少个弯道,车爬到半山腰时,坐在车里的我们显然已经有些担心害怕了?坐在身边的毛宗胜老师再也不敢从车窗望山下看了。开车的小伙子司机却不以为然,说这弯道共有一百零八个呢!才走了一半呢!我们的心顿时又提到嗓子眼上了。

一个小时的爬行,车终于爬上了山顶,我们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下来了!极目远眺,黄河似一条绿色彩带,蜿蜒曲折,沿岸绿色相拥,尖扎县城也如一览无余。

尖扎县全县地势西高东低,最低海拔1960米,最高海拔4614米,相对高差为2654米。河谷、低山丘陵和中高山地地域的垂直差异明显。境内山脉属西倾山余脉,西南西北有折戈里山、戈尕山、色尖山、申宝山、扎马山等,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这当顺山海拔4200多米,山顶与山低下的相对高度一下地提高了一干多米,难怪我们在半山腰就觉得眩晕呢!

当顺山的山顶,是一片辽阔的草原,地势平坦,一眼望去,绿草如茵,成群的羊儿在悠闲的吃着青草,享受着这大自然赐予他们的丰茂牧草。这是一片天然的牧场,典型的青藏草原大陆性气候和高山草甸植被。

当顺乡的乡党委书记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当顺乡的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旅游前景以及今后的打算,他的目标就是在发展牧业的基础上,将这片辽阔的草原打造成一片夏季旅游休闲的圣地,为当地的牧民造福。

离开当顺乡草原的下午,我们恰好见到了当地牧民在一片草地上举行完盛大的纳顿艺术节,彩袖飞舞的藏族姑娘,媳妇,小伙一个个身着节日服装,喜气洋洋,开着小车,骑着摩托,神采飞扬的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尽情挥洒着赋予他们的人生,这就是草原之美,这就是尖扎草原之美,愿这片草原的明天更美更美。

尖扎,这片灵秀的神奇之地,这片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携手相拥之地,期待你明天更加辉煌。

作者简介

阳光村娃原名刘世明,青海省西宁市总寨镇人,职业教师。喜爱文字,有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青海湖》《雪莲》《青海日报》《湟水》等省内部分报刊杂志和《昆仑文学》《青海读书》《星辰》等网络文学平台,现为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宁市作家协会会员。

○ 主 编:原 野

○ 常务副主编:毛宗胜

○ 执行编辑:韩有录

投稿须知:本人原创作品+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近期生活照一张及 需要配的图片。文责自负,自己校对。

版面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侵犯版权,联系删除。

Hash:d84c433597a77ee10c5845a61c52504fcc5f4e66

声明:此文由 昆仑文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