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潼关县:多姿多彩的西潼峪

陕西潼关县:多姿多彩的西潼峪

秦岭72峪中,陕西省渭南潼关县境内有7条,其中最西边的峪道名为西潼峪。

西潼峪简称潼峪。峪口位于潼关县城南10公里处。该峪南起秦岭豁门,北至峪口,全长15公里,最宽处4公里,最窄处1公里,平均宽2公里。

西潼峪峪道植被多样,山上松柏常青,山内矿藏丰富;峪内的佛头山久负盛名;翻越秦岭、连接潼关和洛南的潼洛公路穿峪而过;千百年来哺育潼关人民的潼河和潼惠渠发源于此;潼关小秦岭金矿国家矿山公园正在建设之中。

西潼峪,一条多姿多彩的峪道!

西潼峪(图片由潼关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一条有故事的峪道

《潼关县志》载:“水在峪内松果山之上,东北注于河。”因河谓之潼谷水,故称此峪为潼峪。为了与潼关东部的“桐峪”区别,当地人称“潼峪”为西潼峪。

西潼峪,文化厚重。民间传说,此峪与“千手观音”还有密切关系呢。

相传古时候潼关有座泗州城,被为富不仁的妙庄王独占。妙庄王有三个女儿,最小的叫妙善。心地善良的妙善,对父亲平素所作所为不满,遂产生了出家的念头。一天,她背着父亲,来到附近的白雀寺落发。为逼妙善还俗,妙庄王火烧白雀寺。所幸妙善在大火中被人救出。为了躲避父亲,妙善沿着西潼峪,径直向山上奔去,留下了裹脚沟、缠脚石、平顶松等传说。后来,妙善来到又高又险的佛头山(有人说洛南的香山)悄然修炼。多年后,妙庄王身染重疾。一道人传一纸秘方,说只有亲生女儿的手心肉、目中睛才可医其病。善良的妙善,听罢便不计前嫌,持刀剜下了自己的手心肉和眼睛珠。妙善的举动,感动了玉帝,于是,玉帝给了她浑身的手和眼,并赐封她为“千手千眼活菩萨”,黎民百姓称她“千手佛”“千手观音”,并将她的塑像供奉在佛崖寺内。

一座久负盛名的佛头崖

站在潼关县城空旷处,若仰头南望,就能看见一座陡峭秀丽的山峰。这座山峰位于西潼峪西侧,距县城约10公里。山峰呈扁圆形向外突出,很像一尊卧佛的头像,佛的额、眼、鼻各个部位十分清晰,这就是佛头崖。佛头崖是松果山的主峰,海拔1806米,因山中常年云雾缭绕,又名白云山。佛头崖还有“关南名胜”“西岳第二奇山”之称,崖上的佛崖寺最为著名,为古今游览胜地。

进峪南行不远,路西,有一座面东的山门,上书:“佛崖寺”。从山门进入,经过一道石阶缓坡,就来到今人修建的佛寺中。

游人到此,往往要从旁边的小道经过艰难跋涉,登上山顶。这段山路,陡峭狭窄,蜿蜒崎岖。沿途的山谷里,灌木丛郁郁葱葱,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各种各样的鸟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幽谷中空气纯净,花香浓郁。经过狮面石、神龟石、步云梯到达回马石时,人已腰困腿乏、筋疲力尽。然而,要抵达山顶,必须经过十八盘。登十八盘,若步天梯。眼前,奇观异景入眼,目不暇接。

登上山顶,微风扑面。渴了,喝几口从山崖下的黄龙洞里掬起来的泉水,晶莹甘洌,沁人心脾。白皮松从罅隙里长出,主干多杈,皆为平顶。登高俯视,峪道东面的山峰,一座座尽收眼底;登山的小道,掩映在青山绿树中。向北眺望,远处黄渭洛三河交汇的情景依稀可见;近处的县城,被纵横交错的道路分割成块,星罗棋布,历历在目。身临山顶,你会觉得自己完全置身于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之中。

潼关境内最早金矿的所在地

潼关是全国有名的产金大县。境内最早的金矿—潼关金矿,采矿的坑口就在西潼峪内。

潼关金矿矿部建在西潼峪口东侧。据有关资料记载,1976年6月,由渭南地区筹建。次年,陕西省革委会决定,潼关金矿与洛南铬矿合并为陕西省潼关金矿。1984年1月,升格为冶金部潼关金矿。1990年4月,更名为中国黄金总公司潼关金矿。1991年8月,又更名陕西潼关金矿。

潼关金矿是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第一家国营黄金企业。企业在西潼峪金矿脉设有4个采矿坑口,采用工作面临时支护全面采矿法、切顶爆力运矿采矿法采矿。早期,从坑口运矿采用小型人工矿车,1982年后,改用电机车牵引运矿。矿石运出坑口后,经高索运到公路边,然后用专用载矿汽车运到生产区,进行选矿、冶炼。

潼关金矿鼎盛时期,在岗职工达3000余人,是潼关境内最大的金矿。企业的采、选、冶技术达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先进水平。进入九十年代,由于矿产资源危机,民采干扰,资金缺乏,企业陷入困境。2002年被依法宣告破产。至此,潼关境内的第一座金矿,经过20多年的运行,结束了历史使命。

潼关金矿,为陕西黄金事业和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陕西黄金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为潼关县域黄金生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历史上,西潼峪就是一条通往洛南的重要峪道。不过,古时候从潼关到洛南,须翻山越岭,艰难之状可想而知。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随着峪内黄矿产资源的开发,坑口到生产区之间,建成了简易公路。2004年6月,全长23.5公里的潼洛公路潼关段开工建设。在翻越秦岭的公路建设中,施工人员逢山开道,遇河架桥,吃尽千辛万苦,历经千难万险,终于通过弯弯曲曲盘山路,把潼关与洛南连接起来。

因十多年前建成的潼洛公路标准较低,年久失修,多处出现洼陷、坑槽、龟裂,盘山路段经常发生山体塌方、侧崖滑坡等情况,影响行车安全。2021年,潼关县实施了总投资4000多万元的潼洛公路潼关段改扩建工程。目前,路面平整、美观、流畅的一期工程全线贯通。即将实施的二期工程完工后,将极大地改善潼关到洛南的通行条件,促进交通运输旅游产业的发展。

潼河和潼惠渠的发源地

潼河,源于西潼峪的松果山,后与水峪、蒿岔峪诸水汇合,北流穿过潼关古城,注入黄河,全长24.1公里,是潼关境内最长的河流。

潼河的河谷叫通洛川,或称潼洛川。在过去的年月里,潼河水流潺潺,四季不息。下游,河谷渐宽,河水可以浇灌两岸的农田。潼关特产“铁杆笋”就出自这里。由于“铁杆笋”粗壮结实、味道独特,成为腌制酱笋的最佳原料。有人说,没有潼河水就没有铁杆笋,没有铁杆笋就没有“名传三百载,酱香飘九州”的潼关酱笋

潼河不仅滋润两岸的农田,过去还是潼关古城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奔腾不息的潼河,就没有潼关古城的繁华。

潼惠渠,源于西潼峪槐树庙附近,是流经西潼峪和吴村原上各村之间的一条自流渠。潼惠渠建于何时,一直没有确切的说法。《潼关县志》记载,1944年,潼关曾对潼惠渠进行改扩建,总长增加到15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决定修建三门峡水库,潼关老城需要搬迁。新城之所以选在吴村原,就是因为吴村原上有潼惠渠,有源源不断的生活用水。1960年,县城迁到吴村原后,县上曾两度对潼惠渠进行改扩建,渠道延伸到原下各村,主要供人畜饮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依然发挥着作用。

潼关转型发展的又一希望

潼关境内的小秦岭地区,蕴藏着金银铅铜等多种矿产资源,金矿分布广而且储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境内黄金开采起于宋代,在明代形成高潮,留下了多处矿洞遗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规模黄金开采的兴起,潼关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三产金大县。数十年的高强度开采,使境内黄金资源面临枯竭,2011年,潼关被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2013年,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潼关小秦岭金矿国家矿山公园”。

黄金博物馆内设接待休息厅、展示厅、陈列厅、演示厅。展示厅通过图片、实物、模型和文字等,向游客介绍矿山公园的主要内容,使游客对公园有一个概括认识。陈列厅集中展示潼关黄金开采的有关历史资料、重要事件、各个时期的采矿与加工场景、矿石标本等,以增加游客的感性认识。演示厅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展现金矿床的形成演变史、采金发展历程、公园风光等。

黄金矿洞探秘游览区位于园区南部。该功能区规划建设黄金探秘专线,利用原潼关金矿的采矿遗址,实景再现金矿井巷工程和采掘场景,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

建成开园后,将融入大华山旅游区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区,实现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游客到此,可以观赏千百年来留下的采矿遗迹,品味别开生面的矿石地质奇观,感受矿工艰辛的劳动生活,了解黄金生产的来龙去脉,获得不同寻常的美好体验!

西潼峪,这是一条充满神奇故事的峪道,这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这是潼关、洛南之间重要的交通捷径,这里蕴藏着潼关转型发展的生机和希望!(潼关县民政局 张喜龙)

来源: 潼关县融媒体中心

Hash:18837fbcc5f7b7965f7e11e106200604e1f45c36

声明:此文由 精选本地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