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人间伊甸园”,这个位于天山脚下的绝美古村落,早该大火了

蔚蓝苍穹下是高耸的雪山,逶迤的雪山之襟是墨色的云杉,广袤的草原木屋点缀其间,这便是囿于隐秘角落处的绝美古村落——琼库什台。

琼库什台, 天山脚下的世外桃源

它距离“人体草原”喀拉峻不过100公里的距离,却鲜少有人踏足,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

它是乌孙古道的北入口,古代南北疆的交通要道,多少年来,只有资深徒步爱好者才知道它的存在。

这里有巍峨的雪山,起伏的丘陵,苍翠的树木,无垠的草原,蜿蜒的河流,梦幻的木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副无数人向往的壮美草原图,在琼库什台随处可见。

琼库什台, 独具哈萨克风情的古村落。

居住在这里的哈萨克族,依然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他们喝的水,是天山流下的雪水,他们用的电,是传统的水力发电,在这里,最大型的交通工具骑马

打草、捡蘑菇、提水、烤馕······是他们真真切切的日常。

在我们的印象中,哪里有水草就往哪儿搬的哈萨克族,春夏住在草原上,秋冬住在山脚下,是一个随着季节变换转场的游牧民族,他们常年居住在一个可随时打包带走的“移动房子”——毡房里。

但生活在琼库什台的哈萨克族,有别于我们的印象,他们大多居住在木建筑的民房里。

琼库什台, 中国文化历史名村。

牧民们从流动性居住方式向永久性居住方式的历史转变,在琼库什台上演。

这里保留着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具有哈萨克族游牧民族的特色木屋,是伊犁河谷唯一 一处保存完好的木构建筑群。

在琼库什台绝美、壮阔的草原上,除了牧民们白色的毡包,更多是屋顶长满绿草的木屋,这便是哈萨克族的“木楞房”,是琼库什台村的先民们根据自然环境和生活需要,就地取材,用松、杉等木材建的房。

有的房是由整根原木搭的,有的房是将原木从中间一分为二,通过掏、榫、拱等各种工艺搭起来的。

琼库什台的木建筑民房,部分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具有丰富和完整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个原汁原味的哈萨克族村落,也于2002年被中国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最美草原山路 特克斯——琼库什台。

喀拉峻和琼库什台虽说是一个整体,但要想去村里,只能从特克斯出发。特克斯——琼库什台,这段近100公里的草原山路,藏着绝美的草原山路景色。

一望无垠的草原里,山路犹如一条蜿蜒的河流,洋洋洒洒看不到尽头。相较于一马平川呼伦贝尔,这里宛若乐谱上的音符,随势而动,跌宕起伏。

一路向前,映入眼帘的是,三三两两散落在山坡上的屋子,那是牧民们的避风港,也是诗人们向往的田园风情。

一路上徜徉在绿色的画卷里,但一点儿也不会觉得单调,那蓝得发青的天,绿油油的草原,葱郁的树林·········这些不同亮度的绿,依次填充着这副画面的层次感。

等到太阳落下,晚霞铺满整片天空的时候,又会是另一幅风景画。

新疆最美的季节,去一趟琼库什台吧!

趁它大火之前,去徜徉最美的草原山路,去赴一场田园牧歌,去和那屋顶长满草的木屋say hi!

Hash:e4b2960f2a9f8ae6b3783823f7d5e518f83712b7

声明:此文由 走吧自驾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