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遗珍•石窟寺及石刻篇(一):驼山石窟(上)

驼山题刻

驼山石窟位于驼山主峰东南山腰的崖壁上,座北面南,由5窟石佛造像和一处摩崖造像组成,计有圆雕、高浮雕阿弥陀佛、菩萨、僧、力士、飞天、供养人造像638尊,以第三窟的阿弥陀佛像为最大。1988年,国务院公布驼山石窟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窟

第一窟(历史照片)

主尊及胁侍弟子像

侍立菩萨像

驼山石窟从北周开始开凿,兴建于隋,完成于唐中期,历时近二百年时间,明嘉靖青州府志·地理志》《益都金石记》均有记载。

第二窟(三普照片)

第二窟主佛(历史照片)

侍立菩萨

千佛像局部

题记

驼山石窟的开凿年代分为两期:第一期为北周至隋,第二、三、五窟及摩崖造像属于这一时期,其中第三窟阿弥陀佛像座铭刻“大像主青州总管朱国平桑公”题记;第二期为唐,第一、四窟属于这一时期,其中一窟铭刻“长安二年尹思贞”、“长安三年李怀膺造弥陀像”题记。元朝时由于佛道之争,使造像略有破坏。

第三窟

第三窟全景及主佛

胁侍菩萨

底座佛像及题记

彩绘千佛像局部

第四窟(三普照片)

第四窟(历史照片)

力士

小龛佛菩萨供养人像

驼山石窟是山东省内较大的、体现佛教艺术较为完好的石窟,是我国北方佛教造像的代表,也是南北朝至唐代佛教发展鼎盛时期的历史见证,对于研究古青州历史有重要作用。

第五窟(三普照片)

第五窟(历史照片)

摩崖造像(三普照片)

摩崖造像(历史照片)

Hash:fd0b5ddb9d95d59b00db25860aba1a786ff2b17a

声明:此文由 吃喝玩乐IN潍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