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彝乡 | “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这段霸气的文字源于姚安历史上一个很牛的家族……

姚安县华山下的光禄古镇之西,坐落着一片气势恢宏的古代建筑。这片叫做姚安路军民总管府的建筑俗称高土司衙门,由门厅、过厅、正堂三重堂组成。门厅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正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均单檐布瓦,正堂檐下有计拱装饰。正堂过厅两侧各有两厢,使整个建筑成为两个四合院,紧紧相连,成为一个整体。庭院深深,绿树青苔半夕阳,如此规模及气势的屋宇落脚于这个小镇,让人不禁对光禄古镇历史心生好奇。

有这么一句话“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这个霸气的说法源于姚安历史上一个很牛的家族。它在云南历史上成就了延绵了700年的官场传奇,纵跨宋、元、明、清,而且都是历代王朝地方政府的重臣。因此,而光禄古镇也就成为了云南盛极一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云南历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今天的姚安,在古代是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中原进入滇池洱海的咽喉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均在此设路、府、州、县,并选派名流贤士镇守其邦。

安县的光禄古镇是大理国相国高氏发祥地。大约从唐代起,高氏家族就开始在这里行使统治,虽然名称各异,但府治都在原地修建,连续驻守达20余世。在高氏职位世袭者中,其子孙也不乏忠君报国的仁人志士,如誓死效忠明朝被斩于昆明五华楼的高泰祥,以及后来的大学者高雪君等。高氏家族在云南前后历经54世,直到清雍正七年(1729年)才因“改土归流”,被迁移江南。至此,姚安军民总管府伴随着高氏家族,沿袭了26世,时间达700余年。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各朝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分封地方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在元代,“路”是高于“州”的特殊行政级别。元文宗天历年间的一天,世居当地的豪门望族高氏39世高武德入觐朝廷,见到了皇上,文宗皇帝对其世代忠孝大加赞赏,将州升格为路,颁诏高氏后人高钧明任总管,并授武德将军,直属云南行省,子孙世袭。也就留下了“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的佳话。

有着强大政治智慧的高氏家族渊源久远,但并不是地道的云南人。据最新发现的高氏族谱记载,高氏始祖高翔祖籍江西吉安府,后随诸葛亮南征入云南,此后世代繁衍。公元973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起兵讨伐杨干贞,高氏第二十八代高方鼎力相助。段思平建立地方政权大理国后,封高氏为岳侯,领地遍及云南大部地区。大理国第十二代国主段廉义被权臣杀害,又是高氏后人帮段氏平定内乱。在大理国时期,高氏权重一时,段氏还曾将王位让给高氏后人高升泰。高升泰死后,才又还位于段正淳。

贴士

光禄古镇山青水秀,天蓝地绿,春季的油菜花、蚕豆花;夏秋季节的荷花、稻花香,好一幅田园风光龙华寺周围名木古树众多,光禄山生态植被良好。古镇背后,龙华山形若游龙,峡深崖陡,流水潺潺,海拔1942米。山麓有始建于晚唐天佑年间的龙华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云南最古老的名刹之一。总管府位于龙华山下古镇之西,与高雪君祠(高氏土衙)、高氏宗祠为邻,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丨姚安县文旅局

责编丨龚怡丹

审核丨陈大衡

Hash:ebbe2e46c9d094365b6fbafd58fe5c2b865909bc

声明:此文由 楚雄微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