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伦洞——一个68年“无案村”的和谐密码

我们这里行歌坐月,半夜溪边里的鸭,罗汉罗乜们可以随便先抓来杀吃,第二天再找主人付钱。

我不信……

是真的,至今都还这样。

▲▲▲

这是笔者在伦洞侗寨鼓楼

与休闲的村民们闲聊时的一幕

伦洞村位于从江县洛香镇西部,坐落在黔桂交界的大山山脚,距县城60公里,全村216户950人。从解放至今,已连续68年无一起刑事案件发生。一个村寨,一个藏匿在大山深处的苗侗村寨,半夜深更,居然不用事先商量就可以先抓别人家的鸡鸭杀吃后再付款,听上去虽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更有偷的嫌疑,尤其在法治社会的当下,无疑给人们带来几分稀奇和神秘。

在伦洞村,除了看到村庄美丽、空气新鲜、热情好客外,最引以为荣的,无疑是解放以来从未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的传奇故事。

带着好奇,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寨老吴显德老人的家,今年82岁的吴显德老人,戴着一个黑色的鸭舌冒,留着长长的白胡须,看上去精神矍铄,炯炯有神。他是一名退休老干部,不仅有文化,还懂历史,在伦洞村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村里的历史和传统习俗他记得最详、最全。

吴显德

说个简单的例子,伦洞村坐落在大山,山高坡陡,过去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半亩,那时村民每年有半年时间在外讨饭吃。但是,伦洞村人却宁可讨借、从不偷抢。

提到伦洞村里长期和谐相处、治安良好的原因时,吴显德老人很是自豪。

在分析伦洞村从古至今长治久安的背后,吴显德老人告诉我们说,这即是有历史原因,也有传统习俗,更有文化教育。

约在光绪二十年间,社会十分混乱,不少外来人到村里做木材生意,常常欺压百姓,于是有一天,寨老们深夜谋划整治,将一个犯有命案的外来人五花大绑,次日斩首示众。这起历史事件影响十分深远,以至于村里所有族人,人人牢记在心,并各自教育子女,记住不能欺压百姓,不能做伤天害理之事,否则必将受到严惩。

解放后,新中国的成立,伦洞村更是迎来了新气象,在原有口头治理的基础上,开始制定村规民约,在侗族地区称为《款约》,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120”:即120斤米、120斤肉、120斤酒。一旦谁家有人偷牛盗马,做违法乱纪之事,就要被罚“三个120”,且上门送到全村每家每户。“三个120”字里简单,内容却包含了上至国家法律法规,下到村情民意,宣扬了惩恶扬善、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

在传承和教育方式上

除家训和村规民约外,渐渐将优良传统融入歌曲、锁呐、芦笙等民族文化,如:侗歌《嘎香娃》,即从人、志、礼、信等方面给予传唱,还有《锁呐》、琵琶、芦笙等均将遵规守矩、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音调等内容纳入其中,让子孙后代时刻受到教育,时刻牢记祖训。每年春节、“七月半”、开秧门、吃新节等节日时都会举办活动,不但村里男女老幼悉数参加,还会邀请近邻村寨和亲朋好友前来庆贺,村两委往往会瞅准了这个平台,老瓶装新酒,编写新词,用侗歌侗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育广大村民自觉遵纪守法、孝悌诚信。自古至今,在伦洞村,“歌养心、勤养身”、“心在悟、道灵感”类似的民间名言警句举不胜举,全村人慢慢形成了勤劳的人人人夸、懒惰的人人人骂的良好风气。

离开吴显德老人的家,我们找到了村支书吴家银和村主任吴圆兴,问及“行歌坐月,罗汉罗乜杀鸭吃”典故时,吴家银告诉我们说

在旧社会村里设有“传士”(相当于现在的传达员),杀鸭吃后,只要告诉传士,传士会挨家挨户去询问,找到主人付款;

解放后,村制度相对齐全,出现罗汉杀鸭吃情况时,罗汉们告诉组长,组长报告民兵连长,民兵连长汇报村主任,层层汇报,寻找主人,确认付款。

如今更是简单,出现这样情况,罗汉直接跟村干部电话汇报,村干部通过广播寻找主人,快速简便。

吴家银介绍说

村两委很早以前就出台政策,鼓励村里孩子努力读书,只要有录取大学的,村两委将会奖励500元至1000元不等。目前,全村有在校大学生12人,大学毕业生51人,如今大多数在外工作,有的走上领导岗位,甚至有的在大学当教授。一个216户人家的村子,有12名在读大学生,51名毕业大学生,对发达地区而言并不算什么,但对一个地处月亮山腹地的民族村寨而言,已经算是奇迹。

当问及村里

是否有发生过村民吵架、矛盾纠纷等情况时

吴圆兴主任说

小矛盾小纠纷肯定是有的,但村民间有矛盾了,我们只要知道,必定马上化解,尽力让矛盾不隔天、不过夜。

为了进一步规范治理好村寨,今年10月,伦洞村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又重新整理完善《伦洞村村规民约》,增删、调整、充实相关内容,并刻成石碑,立于鼓楼旁,把国家政策、现代治理理念与村寨传统习俗充分结合起来,营造人人遵规守纪的良好氛围。

如今,村规民约就像面镜子,村民可以在对照查找自身不足,改变个人陈规陋习的同时,相互监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广大群众,促进了村庄的稳定和谐。

(来源:韦金成 图片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LOGO)

Hash:83ccd2c6b922c53483e54dd91a1bdfcee775d23f

声明:此文由 黔东南微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