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黄氏这个祠堂被国务院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啊!

重磅消息!

国务院公布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我市阳头街道黄氏祠堂

入榜“古建筑”类项目名单!

其中,福安市阳头街道黄氏祠堂进入“古建筑”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编号:8-0328-3-131、时代:清),成为继溪柄镇狮峰寺(2006年经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我市第二个国家级文保单位!

三、古建筑(共计280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福安黄氏祠堂吧!

福安黄氏祠堂,亦称察阳黄氏宗祠,位于福安市阳头街道阳下村黄厝上巷58号,为朱熹门徒黄干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重修,是黄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重要场所。

祠堂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516平方米,现存建筑为清代仿明建筑,是福安市现存规模最大的祠堂。1998年,黄氏祠堂应邀参加福建省统战部对台文物巡回,1999年被福安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2005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宗祠布局

外部布局

东至西,依次为华表牌坊(已毁)、第一道仪门(仅余北端门)传为朱熹所书:"示我周行",后额为"绳其祖武"、北宋古井、半月池(1987年3月重修)。

二道仪门由二匹石雕马,砖墙上面写着"理学名宗"、"出弟"、"入孝",后额为"世德作求"、"三凤"、"五经"。

第三道仪门是祠堂正门,"黄氏宗祠"匾额之下,青石大门框,镌两副楹联,正联日:"一带溪环流世泽,千秋典祀重名贤",侧联曰:"源承江夏,派衍环溪",更多关于黄氏资料请搜索关注黄氏大家族书法雄劲;侧门上写着"蹈规"、"履矩",蹈规履矩出自明代徐霖《绣襦记·伪儒乐聘》:"空穷读数行书,蹈规履矩没是非",意思是规矩的做人和持家。

内部布局

祠堂内有戏楼、大厅堂、寝堂、后院。戏台屋顶建有牌楼式"太祖亭",飞瓦重檐,气势恢弘。祠堂分三进,深57.3米,宽18米,十四根大柱挺立雕梁画栋,朱漆尤存。前座、后座均为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五间,进深七柱。

明间、次间采用减柱造,形成高大的敞厅。前、后座之间建有覆龟亭。戏台立面为四柱三楼牌坊式,歇山顶,穿斗式木构架。两侧为二层的戏楼。后门墙连结左右鞍式封火山墙;后堂南墙外紧邻建一座祭祀房;祠堂规制完整,尤为难得。

延伸阅读

安阳头黄氏先人良壁公自唐末随王审知入闽,几度迁徙,至北宋1126年迁入阳头定居,至今已有870余年,己传42世,繁衍近千户近万人,成为福安韩阳望族,诗剑传家,世有簪缨,代有闻人。

黄伯康- 抗日爱国将军

重庆保卫战 现场照片

黄伯康(1907-1972),爱国抗日将领,毕业于南京中央军校,曾任国民政府昆明行营总部少将,参与了重庆保卫战、长沙会战等著名战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24年任南昌行点放委员会少校委员。

1934年任广州行营经理处第一科长。

1937年任军政部驻粤军需第一处中校副处长。

1942年任长沙军粮局第三处上校处长。

1944年任昆明行营总部少将主任。

1972年7月逝世于福安。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给“抗日将领”黄伯康的纪念章复制牌匾(摄于阳头黄氏宗祠)

黄钏 - 抗倭英雄

黄钏(1510-1556),字珍夫,号后谷,明正德五年(1510)生于福安阳头。更多关于黄氏资料请搜索关注黄氏大家族。黄 钏自幼聪颖,擅诗文。与同乡监察御史郭文周友善,时常诗文唱五州。嘉靖十六年(1537)中举。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任温州府同知,任上恪尽职守,深得吏民的爱戴。嘉靖三十四年(1555)冬,倭寇进犯温州,以文官身份主持温州府抗倭军事,后孤军深入,腹背受敌,陷入倭寇重围,虽奋力拼杀,终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黄钏进士牌匾 (摄于阳头黄氏宗祠 )

黄干- 朱熹得意弟子

其著名人物存"雄思如悬河"之南宋理学家黄干,字尚质,阐扬朱子学说,著作甚丰,有《海鉴语》等三种,官至宋直学士,成为朱子传人,理学名家;明代温州同知黄钊,善诗文,著有《堕樵录》等集,当倭寇犯境之际,率兵抗倭,英勇捐躯,嘉靖帝亲自表彰抚恤,一代名臣文学家王世贞为之撰写墓志铭

▲闽学研究会赠与黄干后人的牌匾(摄于阳头黄氏宗祠)

Hash:871e7b1b3c3e11928e6de32821a55073e28c6038

声明:此文由 黄氏大家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