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电影《卧虎藏龙》上映后,他的作品才得到众多武侠迷的喜爱

作者 | 江上泛舟(孔网店铺:江上泛舟的书摊)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旅行读书# 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至今年已过去整整二十年了,现在看来,也不失为一部好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我知道了王度庐,进而知道王曾在青岛卜居十二年之久,早已打算探访一下王在青岛的旧居,但因杂事缠身,迟迟未能成行。没想到上周因缘巧合,本与友去探寻清朝书法家王垿旧居,确误打误撞地先找到了王度庐的旧居。更巧他的旧居正要片区改造,住户都已搬走,人去楼空,我和友得以进入内部一探究竟,圆了多年前的愿望。

王度庐是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之一,号称“悲剧侠情派”,是现代武侠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金庸和古龙都曾承认受其影响。1937年,王同夫人李丹荃从北京来到青岛,投奔李的伯父伊筱农,寄居宁波路。1938年1月,青岛被日军占领,王不得不携伯父、妻子、妹妹数度逃亡到崂山即墨居住。以后回到宁波路,伯父家已驻扎了日军,家产全部丧失,不得已在宁波路又另赁房居住。

困居之中,王度庐偶遇在《青岛新民报》担任记者的老友关松海,遂应邀为该报撰写连载武侠小说。1938年6月1日至同年11月15日,写成第一部武侠小说《河岳游侠传》,此时取笔名“度庐”,意思是“寒门度日,混混生活”而已。第一部小说便大获成功,读者欲罢不能,出现“满城均看王度庐”的现象。1938年至1944年,王度庐陆续为《新民报》写了《宝剑金钗记》、《剑气珠光录》、《舞鹤鸣鸾记》(鹤惊昆仑)、《卧虎藏龙传》、《铁骑银瓶传》,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鹤铁五部”。

抗战期间,王度庐著作虽丰,确稿酬微薄,到了1946年岁暮,全家甚至靠摆地摊卖春联才度过年关,生活困窘可见一斑。1949年,王全家移居大连,后又迁沈阳铁岭,1977年,王以久病之身在铁岭去世,享年68岁。

王在有生之年生涯坎坷,作品命运不佳,直到八十年代,他的作品才得到应有的重视,1988年,吉林文史出版了他的“鹤铁五部”,1999年,群众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全套武侠小说。自从电影《卧虎藏龙》上映后,他的作品得到越来越多武侠小说爱好者的喜爱,连我这个“伪武侠迷”也在其中,相信王度庐当含笑于九泉之下了。

Hash:ac36dfb55042390038b9ebcc778e152922220735

声明:此文由 孔夫子旧书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