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红色史迹——新造“二一八”抗战烈士纪念碑

点击“广州市情”关注我们

云山珠水间

党旗百年红★

广州红色史迹——新造“二一八”抗战烈士纪念碑

新造“二一八”抗战烈士纪念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秀发村公路旁。纪念碑是为纪念1945年3月31日(农历二月十八),新造八坊人民抗日自卫大队抗击伪军“大扫荡”及在反“扫荡”中牺牲的烈士而建。

1945年3月31日,汪伪军第四十三师,番禺警察三个大队、伪护沙总队,国民党顽军“挺三”林小亚部、钟添的别动队、国民党番禺县警察大队、国民党特务黄德和特务匪帮高根部,共7000多人在新造河面登陆,开始向禺南人民抗日武装“扫荡”。是日,正值新造八坊人民抗日自卫大队召开成立大会,珠江纵队第二支队番禺大队大队长戴耀率一中队参加大会。面对敌人进攻,戴耀迅速指挥部队和民兵150多人进行反击,战斗持续一整天。军民完成阻击任务后转移到有利阵地。战斗中,新造民兵黎日胡等8人英勇牺牲。碑上刻的《礼园抗战烈士纪念碑记》,叙述1938年10月,侵华日军攻占新造,群众群起抗击的情况;1945年3月31日,伪军围攻新造的情况,并录有该战斗中牺牲的8位烈士姓名。碑文如下:

民国二十七年秋十月,倭寇南侵,攻陷广州。越数日,以战艇二艘驶近礼园乡岸,密集扫射,冀图登陆。烈士诸君及壮丁百数十人,本寸土必争之义,伏岸还击,敌不得逞。旋以飞机五架,自辰至午,盘旋轰炸掩护登陆,诸烈士坚抗不屈,敌乃密集火力如攻坚堡。烈士以苦战终日,弹药告竭,不得不退守村后。于是我祖我宗,数百年来生斯长斯之乡土遂沦敌手,而吾县治所在之新造,沿岸悉成灰烬矣!

三十四年春,二月十八日,伪府凭虎伥捏报,藉清乡为名,以伪军一万六千之众,凌晨自大岗边登陆,向吾乡各坊扫射,自辰至酉炮声不绝。诸烈士又联同壮丁凭楼抵抗,拒其入乡;然以众寡悬殊,渐感不支,正、常两坊卒被攻入,继而华、崇、秀、北、西、景等坊先后失守,乡民财物被劫一空,损失惨重。尤为痛惜者,此为国守土效死勿志之烈士八人,竟于斯役以身殉国,哀哉!

日溯诸烈士自殉国以来,于兹五年,在此五年中,本会同人每谈及“二·一八”之役,咸以诸烈士黄土长埋,冤沉莫雪,既未呈报政府为之褒扬,复未建立祠宇以资纪念,使此无名英雄功在国家,而不得社会矜式,引为憾事。爰议立碑纪事,永矢弗爱。呜呼!倭寇之祸,乡邦沦陷,执干戈者,猷有不能以死报社稷,而诸烈士生长农村,未受高深教育,乃能激昂大义,为国捐躯,是真民族之雄,足使爱国者流,扼腕碑前,发其志士之悲,并有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会国家也。谨为之记,暨恭列八烈士之姓名焉。“二·一八”抗战烈士芳名:黎公日胡、黎公锡熏、黎公富雄、黎公耀雄、黎公康文、黎公新妹、黎公锦福、黎公铭朝。礼园治安联防大会立碑,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三月吉日。

纪念碑全高4.50米,正面刻“二一八抗战烈士纪念碑”。砖石水泥结构,周围占地约50平方米,碑为新造的“礼园(现新造镇所在地)治安联防大会”于1948年3月所立,现在碑身外观保存基本完好。原碑建在镇区今广东粮食二仓院内,修建粮仓时迁建现址。

文章来源:《广州红色史迹》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编

【云山珠水间 党旗百年红】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中共连珠村党支部旧址

花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广游二支队司令部旧址

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队部旧址

俊杰抗日同志社旧址

南番中顺游击区南番顺指挥部旧址

广游二支队驻地黎氏宗祠旧址

广游二支队驻地植氏宗祠旧址

关注我们★

Hash:660f46e68d7c35085147a26f59197f128109d472

声明:此文由 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