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老屋前,读上个世纪广州的居住变迁

俄罗斯作家戈里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它依旧还在诉说。当有些建筑已成为无声的曲调,留下的经典历经时间的磨砺依旧不改其光彩,以至于人们每每念及便会引起内心的共鸣。行走在西关,有些幸运存留下来的老屋让我这个外来客得以有机会走近广州,了解其居住的变迁。

所谓西关,是老广对位于荔湾区,北接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西关在明清时期是广州的商贸中心,明末兴建起十八甫,开设有十三行;清代中后期起,又先后形成了宝华街、宝源街、多宝街、逢源街等商贾富绅豪宅区(其中宝华街、宝源街、多宝街被称为“西关三宝”),西关是当时广州的时尚代表。

◆◆ ◆

西关大屋

西关在明清时期就是广州的商贸中心,因此当年也聚集了许多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这些豪门富商在西关一带兴建了大批“豪宅”,这些豪宅后被称为“西关大屋”,与北京四合院上海石库门齐名。

西关大屋极富岭南韵味,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雕梁画栋,显示着曾经的“显赫”与“阔绰” 。

▲西关大屋正厅

▲西关大屋户型图(三格格手绘版,将就看)

其平面布局按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纵深方向展开。其典型平面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厅堂。中轴线自前而后,自南而北,依次为入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天井、二厅(饭厅)、二房(尾房)。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形成颇多的中轴线。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客房。客房顶为平台,供乘凉、赏月和西关小姐们七夕拜月(拜七姐)等。偏厅、客房后面为卧房、厨房等。

整间大屋利用小院、天井、敝口厅、青云巷、天窗、满洲窗等组织穿堂风,夏日特别阴凉。

▲青云巷

西关大屋的青云巷,直通大屋尾端,具有交通(女眷及婢仆出入)、通风、采光、排水、防火、晒晾等多种功能,取“平步青云”之意。

▲去水孔

西关大屋内的天井习惯采用花岗石地面,多为方形。去水孔需雕凿成金钱形状,与旧时迷信“水为财”有关,同时兼有隔栅功能。

▲天窗

“天窗”是设在屋顶上较为特别的窗子,当垂吊下来的绳子拉动启闭。该窗采用杉木直窗棂,嵌上半透明的云母片做明瓦,再配以木滑轮和木轨道而成,兼有采光、通风双重作用。

▲井和井泉龙神

▲书房前设庭院

书房前一般设有一个小庭院,庭院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

说到西关大屋,就不得不提西关小姐。在这些名门望族所生活的西关大屋中诞生了一群千金小姐,坊间遂将清末民初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居住在西关一带出身富裕的女子称为“西关小姐”。

和思想保守的封建时代女性相比,西关小姐的显著特点之一即较有文化,一大批饱读诗书、学贯中西的西关小姐从女校毕业,或从国外留学归来,在教育、医学、商业和文化艺术领域,以至在革命运动中都担当重要角色。

▲西关小姐闺房

时尚、洋派、有文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西关小姐就是彻底现代开放的人。她们有些欧化又不失传统,西关小姐最大特点是善于接受新事物,亦有保持旧家教与旧道德的一面。她们既是当时都市文化空间的重要建构与参与者,又是传统伦理规范的传承者。西关小姐是三十年代广州繁华生活的一大缩影,其形象变迁成为近代岭南女性形象转变的先声。行走在旧时光的光影里,想象着:门禁森严的西关大宅里,曾经藏着怎样的西关小姐呢?

◆◆ ◆

竹筒屋

西关大屋是大户人家的居所,对于更多的广州百姓来说,竹筒屋才是他们所熟悉的栖身之所。

竹筒屋由于面窄,进深大(两者之比为1:4至1:8),形似竹筒而得名。广州的竹筒屋产生于19世纪。当时广州工商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内地皮开始紧张,地价上升,在这种形势下,竹筒屋这种商住屋建筑形式应运而生、成为近代广州传统住宅形式之一。普通市民和部分富裕人家都成为其居住者。

那时广州几乎所有商业比较集中的街道都大量建筑这种屋式。竹筒屋很少朝外开窗,完全形成封闭式。楼上临街一面设有内阳台,阳台用木质或有图案的彩瓷筒作护栏,多为半月形。阳台既可采光通风,晾晒衣物,又可作消闲休息,观望街景,是竹筒屋惟一一处关闭底楼大门后通向外界的“空中楼阁”。

“竹筒屋”通常不宽,但很深,进深通常在12米以上,一进门就是客厅,一条长长的走廊,连着后面的厨房,而卧室则在厅和厨房之间,通常用满洲窗间隔。因此在布局上看起来厅和厨房活像眼镜的两个镜框,所以这种房子叫“眼镜房”。

据说,这种房子从前是没厕所的,因为没有厕所,所以出现“倒夜香”清洁工这一行业(广州人叫当时推车沿途收集各户倒马桶的行当叫“倒夜香”),清洁工人多数是女工,称为夜香妇,他们用毛巾包鼻,逐家逐户拍门叫“倒夜香”,住户将屎塔(又称为夜香筒)放出户外、楼梯口转角等,夜香妇用担挑搬落街,倒上倒屎车,运走。更有趣的是,每到年底夜香妇都会拿些番薯、芋头来给竹筒屋的居民。

在西关,无论是富商居住的西关大屋还是老百姓的竹筒屋,最让我大开眼界的地方还在于家家户户的“三重门”,正确叫法叫“三件头”。

▲正门“三件头”

临街最外的一道是四扇对开的屏风门,也叫矮脚吊扇门或花门。花门上部为木雕通花,镶着花玻璃或衬以钩花布帘,顶端两角通常还会对称地雕一串葡萄松鼠之类的木雕作为装饰。屏风门可以遮挡街上行人的视线,同时又不影响采光和通风,特别能体现广州人的生活取向——重视小家庭独立的生活空间和个人隐私,同时在闷热多雨的岭南地区,保证通风又是第一要务。屏风门之后就是独具岭南特色的趟栊了,趟为开,栊为合,趟栊就是可以滑行着拉开、合上的木门,其原理及功能和现代横拉式的防盗门差不多。趟栊之后的大门才是真正的大门,一般都非常厚重,用于防盗。

◆◆ ◆

骑楼

骑楼式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20世纪初,广州扩建马路,人们将西方古典建筑与广州传统建筑结构相结合,演变成为有广州特色的骑楼式建筑风格。它是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一种过渡,也是交通的缓冲空间。因广州气候炎热多雨,要求城市建筑有避雨遮阳的功能。骑楼是在楼房前跨过人行道的建筑物,能使马路一边相互连接形成一条长廊,既便于来往行人遮阳挡雨,商店也可敞开铺面陈列多种商品,以广招顾客,商业实用性非常突出。

走在恩宁路的骑楼街内,无论外面是炎炎夏日还是冷冷阴雨,都让人感觉安宁。三四层楼高的小楼,一楼经营商铺,二楼以上住人。二楼向外伸到人行道上方,由两根柱子支撑着,形成凹廊。走廊上方则为二楼的楼层,犹如二楼“骑”在一楼之上,故而得名“骑楼”。

骑楼的建造蕴含着人们适应和利用大自然的智慧。这样的设计既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有利于遮挡风雨烈日,又能保护商品,还可以借用柱廊空间,便于敞开铺面、陈列商品以招徕顾客。

目前,广州市区内骑楼街仅存36条。恩宁路、龙津西路和上下九路、第十甫路相连,成为广州最长最完整的骑楼街。和其他路段现存的少量骑楼相比,恩宁路的骑楼街最有广州传统特色。由于恩宁路上的大部分骑楼,都是拆了西关建筑后改建的,有着强烈的中式建筑印记。

作为西关骑楼的一部分,恩宁路骑楼的设计具有中西合璧的味道。其外观有巴洛克风格装饰,山花和楼身设计也有古罗马的装饰特征,比如常见的罗马柱和卷曲花纹。骑楼墙体则是中式清水砖材料,顶部山花挑檐也是中式的柔和拱形顶。

▲西关大屋满洲窗

▲骑楼满洲窗

而要说恩宁路骑楼最具中式建筑特色的元素,非满洲窗莫属。这种西关大屋中常见的窗户造型,是由一块块细小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方形窗。

◆◆ ◆

西式风格民居

民国时期,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时代,广州民居也受西方的影响,引进西方的建筑风格。

陈廉仲旧居

龙津西路逢源北街84号,原是民国初年英商广州汇丰银行买办陈廉仲先生的旧居,现为荔湾博物馆。建于民国初年,主楼为西洋别墅三层楼房,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庭园占地1300多平方米。

陈廉仲旧居受西方的影响,有仿罗马、希腊的柱式及拱门。但它也有别于西方建筑,是广州传统住宅的一种创新,正面与西面设外廊,东面是独立的梯间,适宜广州的气候环境,保证了各层独立使用,一正一偏,以正间主厅为中心,通达后座与偏间的行房,适合大家庭的统一与分单元使用,与传统的西关大屋组合相约,只是在外表的一些窗楣与栏栅装饰等与20世纪初引进的西方建筑有点相似,其建筑造型轻巧,外屋简约无华,故备受好评,照片选入广州房地产志,被视为广州民居的优秀代表之一。

陈廉伯公馆

陈廉伯公馆位於广州市荔湾区西关逢源路沙地一巷36号,建於中华民国1930年代。屋主陈廉伯,曾任英国滙丰银行买办,後任广州商团团长,广东省商团总团长。该房曾作为荔湾俱乐部,是洋务工人及工商界知名人士的聚会活动场所。

陈廉伯公馆是一栋仿欧式五层楼房,属独立式的楼宇建筑,坐东朝西,尽管现在已残破不堪,但从公馆的外表看,依然可以看出当年的不凡气势。

据荔湾区政协提供的报告,公馆首层用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有法式的半地下室,有利于防潮和防止虫蚁等对人居部分的干扰,沿石梯上首层建筑,突显楼房主人的身份高贵不凡。东门入口处原有独立门洞防护,供护卫员看守,大楼以一大型的旋式楼梯,辅以廊台,方便各层统一由梯间作上下联系,饶有气派特色,又保持了各层的独立使用,别具匠心,顶层为四檐滴水的中式大屋瓦面装饰,呈现出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使人感到主人的文化底蕴,既热衷西方多层楼宇的建造技术与艺术,又不忘中国式屋顶的运用。

▲小红楼

逢源大街33号旧民居小红楼建于民国时期,四层砖混结构,楼房为当时一潘姓染布厂老板所建,邀请德国设计师设计形式典雅,装饰细致精美,楼房外立面保存较好,是较典型的近代西式风格民居建筑。

雕栏玉砌历经岁月沧桑,骑楼与西关大屋如今风华已去。骑楼有了新颜,而旧民居则犹如歌曲《西关》中唱的“她守着嫁衣韶华东去,趟栊横木里怎能够深锁得住愁千缕”。

但是,生活还在继续

Hash:ce17c459b5e8b50466872c4df3ff1ae3ae43db28

声明:此文由 朕是房阿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