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的这一年 感恩有您~

2021

Happy New Year

很多人可能会用“魔幻”来形容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一度使制造业遭遇停摆和重创。这一年,超乎想象的事儿不胜枚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倾尽所能;这一年,激光人也依旧在奋力逐“光”,继续书写着他/她们与这束“光”的现在和未来……这一年,每个人都经历了一场洗礼,更是心怀满满的所思、所感与所悟……

在艰难的2020年,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在中国光学学会的领导下,在广大委员及激光研究单位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激光学科与产业发展需求,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激光专委会仍坚持开展学术交流、不断寻求突破创新,积极开展各类“产学研用”活动……诚然,这束脉脉相传的“光”已然越来越近,将你、我和他紧紧凝聚在一起。

2020年是注定被铭记的一年。首先,这是中国激光产业具有标志性的转折年,承砥砺前行的过去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激光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无论行业产能或是规模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次,业界有识之士共同探讨,新的黄金十年中国激光产业应当如何发展——在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要持续探索中国激光产业前行之路的新动能和市场新增长点。

——王又良,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

寻“ 光”前行 逆风飞扬

▴ 重温2020年的一些高光时刻

01. 学术交流碰撞激荡 线下线上紧密联动

2020年,激光加工专委会在上海广州深圳温州……等地组织和举办学术交流活动 25场次;征集报告 351篇,参会人数总计 27,210人次,其中线上 25,900人次、线下 1,310余人。

2020年,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和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共同主办推出了 《激光智造大讲堂》 直播系列,拉开了在全国新冠疫情防控形式下激光界学术交流的帷幕。该讲堂主要以“激光智造”、“热点趋势”、“前沿科技”、“技术创新应用”、“产业发展前景”为切入点,深入解读中国激光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

自2020年3月末到2021年1月,已累计进行过22期线上直播课堂,邀请报告嘉宾30余位,共计20,000多人次参会。直播内容涵盖激光打标、超快激光、激光焊接和激光与工程机械等专题,形式丰富……未来,本讲堂系列将不断呈现更多创新,契合市场热点并倾听更多来自行业的心声。

01

02

03

04

05

滑动查看更多

4月25日,专委会协助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举办了 “两湖”激光学术交流论坛。这也是《激光制造大讲堂》系列专题之一。来自“两湖”地区的多位高校教授、博士生、科技工作者,重点围绕激光物理、新型激光器、激光增材制造、激光精密制造等颇受关注的激光技术领域,结合激光在机械工程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成果倾情分享,充分发挥国家科技项目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全力促进“两湖”激光领域的深入交流。

6月28至30日,与慕尼黑博览集团在线共同主办 “ 第十五届国际激光加工技术研讨会(LPC2020) ”。这是在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且是疫情给制造业带来巨大冲击下举办的国际激光加工技术研讨会。会议设大会报告和两个分论坛,其中,大会报告6篇,分论坛报告26 篇,4,998人次参会。来自德国美国、中国和日本的多位激光行业的专家、学者将从不同角度分享他们最新的科研和学术成果。他们围绕激光物理与器件;新型激光光源;高功率激光切割、焊接、打标;表面改性再制造技术;激光增材制造;激光精密微纳制造;激光点火技术;激光技术创新工业应用等方面展开交流。

7月4日, 第七届中国激光市场高峰论坛 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邀请了国内激光行业中的领军人物,专家和企业家,分别从激光装备、光源、芯片等领域,深入解读后疫情时期更为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激光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进一步实现创新突围,并针对众多颇受业界关注的痛点与热点答疑解惑。会议采用线下线上同步直播形式,线下参会人数216人,线上2,874人次参会。

无论如何,疫情对中国激光行业的影响仅仅是暂时的,这是因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同时,激光作为一种全新的加工工具,它将成为制造业的重要工具并且持续革新和替代传统加工工具和手段的趋势不会改变。

—— 吴让大,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总经理

10月9日,与浙江省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联合主办“中国(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供应链大会”。近100家激光与光电产业链企业参会,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携手加快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本届供应链大会展品范围涵盖激光与光电全产业链,从核心装备激光器、到切割焊接加工头,从外围钣金到辅助器件、配件等。

11月3至4日,在深圳华南激光展期间,会同广东省有关研究院所和高校共同打造了“ 2020华南国际光子智能制造及应用技术大会”,包含“粤港澳大湾区激光加工应用市场高峰论坛” 和“全国激光安全培训班 ”两项活动。本届大会以“聚焦前沿,创新发展,以激光智能制造支撑、促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 为主题,邀请了光学、激光、高端装备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们分享各自对其深耕领域的独到见解,深入解读了光子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探讨了全球激光与智能装备发展的新趋势。

11月6至7日, 第十四届全国激光加工学术会议 在广州举行,本届大会对部分会场采取了线上、线下直播模式。两天内,来自150余家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应用企业逾550位的精英人士汇聚一堂,共探后疫情时期,激光技术的发展之道以及激光行业的前行之路,俨然打造了中国激光界的一场群英会。大会还设立先进光源与核心器件、高功率激光焊接与切割、激光表面改性、激光增材制造、激光精密制造、激光复合制造和激光智能制造与产业应用七个专题会场。

1

2

3

4

5

6

中国将迎来制造业国产替代的黄金时代,从芯片到激光器涵盖的所有部件,基本都能实现国产化。中国制造必将改变世界!因为只有中国能够生产出物美价廉,可适应未来大规模工业生产的装备。而这其中,激光又是核心技术(装备)之一。

——陈焱,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总经理

11月27至28日,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机械工程特种加工分会、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在宁波共同主办 第三届中国多能场复合智能制造大会。“多场融合、极端制造”是面向极端材料、极端使役、极端性能要求,实现极端功能的方法、理论、工艺、系统和工程,是当今世界先进制造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其极端制造在重大装备、航空、航天、航海、核电等国家重大领域中得到应用。

12月4至5日,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温州举行 激光与光电技术产教融合高峰论坛 ,来自全国各地中高职院校、出版机构、研究院、企业等单位代表200多人出席会议。活动期间,还举行了全国职业教育光电技术专业联盟成立大会。此次联盟的成立,是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产教融合模式升级的一次全新尝试。希望借助温州作为激光产业集群地的地理优势,利用该院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专业作为国家高水平专业群的学科建设优势,全面整合校企资源,合力推动激光与光电技术专业发展,为激光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2. 求新求变 科普与培训活动齐开花

2020年下半年,激光加工专委会新开办了 微信视频号-光电小界界,打造符合和适应激光专委会对外宣传的新媒体,该视频号的定位是让企业实时了解激光行业发展动态;为推动中国激光事业加薪添柴,以及服务激光企业,联动上下游产业链。

截至2021年1月,共发布微信视频号10期。主要内容涵盖2020年专委会举办的激光学术会议和高峰论坛精彩的演讲视频,以及激光科普视频,2020年专委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正阳老师前往普睿玛公司拍摄了一系列科普视频,内容包括激光特性、激光发光原理、激光加工工艺和激光应用等知识点,并由专业的视频剪辑团队结合专业性和趣味性等要求,陆续推出这些视频,受到业界好评和关注。

无论是激光光源的发展,抑或是激光装备的应用延伸,都使得激光安全问题无法被轻易忽视。在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和深圳华南激光展期间,专委会持之以恒举办 激光安全培训班 ,积极推进中国激光设备制造行业良性和健康地发展。2020年分别于6月30日(线上)和11月4日(深圳,线下) 举办两期培训班,受训人员达210余人。

Laser Safety

3. 依靠专委会资源优势 为企业发展提供咨询

9月4至5日,激光加工专委会一行参访 青岛自贸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王又良充分肯定了自贸激光近几年来的发展和市场开拓,并对公司发展提出了战略性的建议,特别提出要把新产品与工艺开发重点放在柴油机油泵油嘴激光精细打孔上。

《中国激光界》2020.6月刊 ,专题介绍了宿城经济开发区、宝鸡高新区、中国电子温州产业园、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以激光技术为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园发展状况,以及这些产业园在推动中国激光产业整体发展方面起到了哪些重要的促进作用,其目的是宣传这些激光园区发展,为这些园区招商引资作推荐活动。

2021年1月6至9日——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一行人到访山东淄博市, 对淄川区激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 研 。双方就淄博激光加工行业和企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瓶颈,未来的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调研期间,一行人参观了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齐鲁激光科技馆、共享设备加工中心,以及入园企业生产加工厂房。同时,考察团还对淄川当地8家明星企业进行考察调研。通过调研,能够深入了解淄博当地企业在激光技术、工艺和产品应用方面的诉求,针对激光应用拓展方面的新设想,以及激光能 够从哪些方面助力攻克企业在制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01

02

03

04

滑动查看更多

4. 办好激光专业展会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7月3至5日,激光专委会协助支持慕尼黑上海展览公司举办 2020年慕尼黑上海光博会 ,这是中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后的第一场重大展会。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展会仍取得较好成效,展示面积53,060平方米、专业观众57,135人、参展商819家。展会以“智能光制造”为主题,追求深耕应用,诸多新品在展会现场发布,其中不乏应用在新能源汽车、激光雷达、生物光电、医疗、5G、AI智能自动加工、3C电子等应用领域的多项创新技术和产品。

11月3至5日, 2020华南先进激光及加工应用技术展 在深圳宝安新馆举行。本届展会吸引了650余家参展企业携旗下近千款高新技术产品及其创新优选解决方案亮相。展会致力于发掘激光在PCB、锂电、消费电子、微电子、医疗等时下热门领域的创新应用。

5. 深化媒体平台 为行业发声

激光加工专委会充分利用“激光加工”、“激光界”、“激光微视频”等微信公众号,截止12月底,编辑推送微信公众号140余期,共计稿件信息860余条,专题信息报道20期。

经过几年的努力, 《中国激光界》杂志在广大委员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在内容上进行突破和创新。未来,我们将继续伴随中国激光行业共同成长,深挖产业热点。您的逐“光”之旅,我们始终相伴。

牛年大吉 牛气冲天

2021

新的一年里,激光加工专委会定将不忘初心,勇攀新峰,持续秉持服务于经济、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企业的宗旨和初衷,致力取得更多的进步。

光明媚的3月,专委会旗下举办的一系列精彩活动将率先登场——

◎ 2021中国激光金耀奖 旨在评选出在技术或应用上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行业驱动性的面向激光制造未来的作品;

◎ 第八届中国激光市场高峰论坛 的主题围绕“寻”找机遇:在双循环中寻找商机;“光”照未来: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及“走”向蓝海: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第十六届国际激光加工技术研讨会(LPC2021) 将以线上形式举行;

◎ 第八届工业用激光器及系统使用安全培训班 将继续讲述激光技术与安全防护问题的千丝万缕

……

值此牛年新春来临之际

激光加工专委会

恭祝业界同仁朋友们

阖家幸福

平安喜乐

“牛”转乾坤

Hash:7bf071ed1f7478d2e18963b1be64db46bc1720e8

声明:此文由 激光加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