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这座410岁的古塔,见证世事沧桑

磐安县城西北,文溪畔,马鞍山背,有一座古塔。它已经410岁了,依然眉清目秀,巍然屹立。

作为磐安的古老地标建筑,它见证着磐安的沧海桑田和历史变迁,它就像一把“尺子”,丈量着磐安山区历史文化的高度和厚度。

这座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的古塔,凝聚了古时安文人的心血和汗水。塔高41.68米,古时没有吊机等大型建筑设备,又是如何造出这座高塔的呢?古时先人又为何要建这座塔?

县文保所负责人周铖涛说,要想探究谜底,就不得不提建塔时东阳县令郭一鄂所作的《昌文塔记》,这篇文章详细记载了造塔经过。昌文塔是陈氏家族资兴建,造塔之意为“集山川阚结之气”“开菁华光泽之彰”,希望“诸子衿能绍先启后,立地顶天,俾昌文一事迩之蜚声于家乘,远之流光于邑书”,使安文繁荣昌盛,故名“昌文”。

金华地方文化研究者程峤志认为,昌文塔是文峰塔,也称风水塔、文笔塔等,在全国各地屡有兴建,古人认为建塔可带来文运昌盛。为使当地文脉顺达,根据风水理论而建造,具有观赏性和标志性双重意义。

县文保所副研究馆员周济生介绍,造塔之前陈氏族人在山下种了五六年的苎麻,收割后搓成麻绳,既可系于身上攀爬造塔,又在塔身外围编织成安全网。时至今日,马鞍山山脚一带仍被称为“下麻地”。

古塔的故事中,总伴随着不少传说。相传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路过此地,在塔附近埋下一批宝藏,宝藏埋在何处?民间的说法是,以月光为指引,以塔顶为坐标。月光塔影下的宝藏之谜,为昌文塔披上一层神秘色彩。

而对于陈氏后人陈世文来说,因为昌文塔,陈家人又多了一份浓浓的自豪感。“每年的正月初一,陈家人都要去登塔、祈福。”陈世文回忆,儿时,他常和小伙伴相约登塔。孩子们小小的身子趴在拱形门洞上远眺,比划着寻找自家房子的位置。

“我的父母告诉我,这是太公造的塔。”陈世文今年80岁,同样的话一遍又一遍对晚辈提起,祖上的荣光代代传承。毋庸置疑,昌文塔寄托了当地百姓尤其是陈氏家族后人对先辈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00多年来,当地人对它倍加呵护。至今,昌文塔的主体结构保存完好。历史上,这座塔修过3次,均非“大动干戈”,而是“精雕细琢”。“塔基的石板都是老的,没有动过,大多数塔砖是明代的。”周济生说,据传塔砖是安文陈氏家族定制烧成的,强度优于普通砖。灰缝材质则由桐油、蛋清和石灰搅拌而成,数百年沧海桑田,塔身主体历久弥坚。

塔底层的门洞窄,一次仅容一人进入。塔内站了四五人后,便觉着有些拥挤。一层地面置有重修昌文塔碑,墙面挂有明代郭一鄂著的《昌文塔记》,直至六层均挂有相关诗词书法的内壁装饰。

塔内盘旋形的楼梯较窄。小心翼翼层层登临,每层有3个拱形门洞,逐层相间排列,透过门洞,可俯瞰群山环抱中的安文。上至第7层,顶部用砖砌圆拱封顶,由灯心木支撑。周济生介绍,两段灯心木由杉木和株树木构成,400多年来从未换过,拱形的造型既达到承重的作用,又兼具美观效能。据了解,目前金华现存的古塔中,有完好灯心木的并不多见。

登临昌文塔俯瞰,塔下不远处的再思亭清晰可见,这座始建于宋代的古亭,因爱国诗人陆游而成为传奇。再思亭的石柱上,刻有楹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传陆游曾途经于此。一旁是朱锡岭古道,有诗云:十里红枫朱锡岭。传说陆游也在此留下足迹。

“据记载,陆游与陈氏家族渊源很深。”周铖涛说。陆游6岁那年,随家人避难到安文,就是住在陈宗誉家里,一住3年,留下“乱定不敢回,三载东阳居”的诗句,旧时安文属东阳。陈宗誉去世后,陆游还专门撰写了《陈君墓志铭》,可见二人交情深厚。

对此,安文学者陈时芳在《山川形胜》一文中有“陆小隐公避地吾家,有诗为证”的记载。巧的是,关于昌文塔,陈时芳留下一首流传甚广的诗《登昌文塔》:“拾级凭栏望欲迷,平原千顷麦初齐。峥嵘顿觉诸天近,律谇还警众岫低。远势回看凌独秀,高标遥挫绕双溪。地灵应自绕人杰,青天紫浮荣莫漫提。”

400年,集山川阚结之气;400年,开菁华光泽之彰。任岁月沧桑,任雨雪风霜,昌文塔依然矗立山巅,默默见证着磐安的百年变迁、蓬勃发展。

来源:金华日报

Hash:a492e2af514b5d2be9c1c0e09c417931cda7d962

声明:此文由 赵彩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