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党史故事|莆田外坑苏区创建

闽中党史故事

莆田外坑苏区创建于1930年底,是在中共福建省委的指导下,由莆属特委领导的游击武装及其革命群众开创出来的一块纵横10多里的赤色区域,是闽中党组织在莆田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一次勇敢尝试。

1930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就提出“造成泉属、莆田的赤色区域”的斗争任务,对莆田地区的革命斗争寄予厚望。10月,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王海萍偕省委农村巡视员邓子恢到莆田传达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在莆田建立特委组织、领导闽中地区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的指示,纠正“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贯彻省委关于“深入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方针。11月9日,中共莆属特委成立,领导莆田、仙游福清惠安四县,莆田总行委机构随之取消,恢复设立党、团组织。因邓子恢留在莆田工作而被拥戴兼任特委书记,这是闽中历史上第一个地委级党的组织。

邓子恢(1896.8-1972.12),龙岩新罗区东肖镇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邓子恢在特委会上介绍了闽西的土地革命经验,并帮助莆田的同志总结前一段武装斗争受挫的教训。由于澳柄乡地处交通要道,当地反动势力基础较雄厚,使斗争屡次受挫。特委会采纳了陈天章的建议,决定把土地革命试点和红军据点由澳柄乡转移到莆田东北部的外坑乡。

中共莆属特委成立时,适逢福建省委直接领导的惠安暴动失败,中共泉州特行委被敌破坏,省委决定把原拟调惠安领导游击战争的闽西红军团长张威和参谋长汤军等一批军事干部派往莆田,并把惠安县委划归莆田特委领导,要惠安县委带一批军事干部到莆田特委,成立红军教导队,培养红军军事指挥干部。张威等军事干部的到来,有力加强了莆田武装斗争的力量。邓子恢等决定把红207团改编为福建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以尽快纠正部队单纯军事观点倾向,使之迅速成长为开辟苏维埃区域和保障土地革命的坚强武装。同时成立红军教导队,加紧培训军政干部,由张威任红二支队支队长,王于洁任支队政治委员,汤军任教导队队长,陈天章任支队政治部主任。经过短期整训,部队士气大振,面貌一新,大大提高了政治素质和战斗力。红二支队改变过去单纯的军事观点,在外坑各自然村发动农民打击地主、恶霸,召开群众大会,号召组织贫农团,实施土地革命纲领;宣布废除田租、债务,限各地主、富豪3天内把田契、债据自动缴出焚毁;没收地主的田地和浮财,将之分配给贫雇农;组织乡赤卫队,收缴所有武器,并向富户募款购买枪枝,在实际斗争中解决贫苦农民的困难,得到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外坑宣德宫

外坑是莆田东北部的偏僻山区,与仙游、永泰、福清各县交界,峰峦叠嶂,绵延百余里,虽然距人口稠密的江口镇和涵江镇较近,但离县城却有百里之遥。这里又是陈天章的家乡,经过红二支队的游击活动与宣传以后,群众革命情绪很快增长。特委领导认为成立外坑乡红色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便于12月9日在外坑宣德宫召开各村农民代表会议。邓子恢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讲,由陈天章把他的讲话翻译成莆田方言。这天,宣德宫门前如庙会赶集一样热闹,大会会场布置得庄严肃穆,门口悬挂红旗,四周张贴革命标语。会议进行中,群众和红军战士不断高呼口号,高唱红军歌曲。当时会议的参加者并当选为赤卫队长的蔡扬对这次大会作了这样的回忆“……会场门口挂上红旗,四周贴上标语……大会开始,由邓子恢同志讲话,陈天章做翻译,讲的内容大意是,我们穷苦农民应当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建立苏维埃政权,并讲要抗租、抗债、分田地,今后要搞互助合作,实行婚姻自由,共产党万岁等。”邓子恢讲话之后,群情激昂的群众选举成立了外坑乡苏维埃政府,马备当选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蔡扬、蔡钵任乡赤卫队正、副队长,蔡金清任乡农会主席等。会议还宣布马上实行分田分地,并把从地主家里没收来的契借据当众烧毁。外坑乡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标志着闽中党组织领导创建的外坑苏区正式形成。

外坑苏区形成后,政治影响迅速扩大,“周围三四十里之遥”的山区农民闻讯,纷纷派代表到外坑,要求红军到他们所在乡村斗霸。红二支队应群众要求,向外出击,打击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进一步扩大影响。在短短的半个多月时间内,红军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新县、秋芦和福清的边界地区,所到之处得到贫苦农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红军队伍也扩大到160多人。

外坑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红二支队的频频出击,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极大震惊。12月底,国民党驻军纠集海军陆战队和地主武装800多人,兵分三路“围剿”外坑苏区。面对强敌,红军指战员奋力反击,英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队伍被冲散。是役,红军指战员牺牲37人,红军领导人陈天章、汤军相继被捕遭杀害,苏维埃政权被摧毁,根据地群众遭反复摧残而被迫背井离乡,流落各处,莆田的武装斗争再次转入低潮。

省三小学交通站旧址——蔡氏宗祠

外坑反“围剿”失败后,邓子恢等转移到梧塘沁后村省三小学党的地下交通站,在此召开特委扩大会议,决定撤销红二支队,张威等4位军事干部仍回闽西苏区。莆田工作仍由王于洁、蒋声、郭寿銮负责。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为保证安全,邓子恢在地下交通员的护送下经江口转福州赴闽东巡视工作。

外坑苏区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在莆田人民心中播下了永不熄灭的革命火种,党组织领导的游击队仍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继续坚持斗争,使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来源: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编辑:陈艳艳

审稿:黄凌燕

Hash:9a1eb1682ea89f03f260a483c2a69b16da4bbfd0

声明:此文由 东南沿海消息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