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乡重庆江津、山东青州、浙江永嘉这些历史悠久的古桥,你知道多少?

一座桥、一条路、一段记忆

长寿之乡邂逅一座座古桥

倾听它的前世今生

解读这里的乡土记忆

长寿之乡重庆江津

江津位于长江之滨,依山傍水,人们出行自然缺不了桥梁。于是,勤劳聪慧的历代江津人就用自己的双手,在江河溪湖上建起了座座桥梁。

古往今来,桥梁就是乡土记忆的灵气,也是乡愁文化的灵魂。“以通往来”,那写意的百态千姿,透着历史沉香和千百年来江津人的山水情怀。

据悉,江津境内有各类大小桥梁706座,其中不乏有一批年代久远的古桥。比如坐落在圣泉街道的刘家石拱桥,蔡家镇的晒金桥,朱杨镇的利济桥,分别系宋朝明朝清朝等数百年以上所建。

▲蔡家:晒金桥

这些古桥,无一例外都是江津乡土社会中桥梁工程的实物遗存,是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活态遗产,具有一定的 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左中括号

中山古镇明代条石桥

左中括号

中山古镇笋溪河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巴渝传统民居——吊脚楼掩映其间,古老的石桥连接两岸,游人如织,步履不歇。

这座架在中山古镇笋溪河上的“石桥”,取材于大青石,由双石合并而成,单石厚零点7米,长8米,重11.2吨,平板桥面支撑重量,虽简陋但却是一座典型的“土桥”,代表着古人施工技艺的智慧。

左中括号

朱杨镇利济桥

左中括号

郑云/摄

在江津朱杨镇的猴溪水面上,有一座石拱桥,灰白色的桥拱倒影与桥身相合,像一轮满月落入水面,波光闪烁,树影婆裟。

这座历经180余年风雨的古桥——利济桥,又名“万古桥”,当地人习惯称其为“板桥”。此桥横跨溶溪河上,完全用石头建成。利济桥桥形雄伟壮观,桥面雕栏玉砌,堪称一大奇观。利济桥于清朝乾隆末年由乡人募谷筹资修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竣工落成,现为重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中括号

吴滩古镇中兴桥楼

左中括号

见过了无数的石拱桥,你可曾见过在桥面上建土楼的石拱桥?位于吴滩古镇的中兴桥楼,是一座罕见的在桥面上建三层土楼并保存完好的石拱桥。

中兴桥建于清代,是人行石板桥,跨度为800厘米,宽、高各400厘米,桥两旁置石栏杆,有挑水和洗衣的水巷子。民国初年加宽,并在桥两旁跨溪修建住房,原水巷子被破坏,而今人行桥上,虽不见流水,但俨若闹市,桥内和桥外各是一种风景

左中括号

四面山红军桥

左中括号

1935年,因土城战役失利,7名红军伤员进入四面山养伤,并受到了当地村民唐树田一家的照拂。

后来,在离开四面山洪海村前夕,红军为了感谢老乡救命之恩,在洪海村通往山外道路涉水而过的溪涧上修建了一座木质便桥,以保障乡亲们过往安全。解放后,此桥被命名为红军桥,现位于四面山大洪海境内。

长寿之乡山东青州

万年桥,又称南阳桥,因处南阳城北,亦称北大桥,把东阳、南阳两座古城紧密连为一体。明青州人杨应奎赞誉此桥时说:“实青齐之襟带,乃海岱之纲纪。南通淮沂,北接燕冀,万里无滞,百丈何拘。”

万年桥老照片

万年桥,宋之前,跨水植柱为桥。宋仁宗时,架一飞桥,中无柱,这一木结构虹桥当属我国首创,此后各地纷纷效仿。明永乐十二年(1414)郑纲重修。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卫一凤、知县刘养浩增修,改名“万年桥”,其后代有重修。

万年桥桥面

镇水兽

桥全体以巨石构成,规模宏大,基础坚固。长65.3米,宽8米,高7.9米,为6个桥墩,7个跨拱,每拱宽5.4米。垛中部镌水兽,龙首长鬣,颇庞大,俗谓之“哈”,谓可镇河水,使水之不泛溢。桥栏用青石雕成,高数尺,刻有二十四孝、松鹤同春张良圯下遇黄石公等,图画甚多。制作朴古。东栏有石柱41个,柱端有宝瓶22个、狮子19个;西栏有石柱37个,柱端有宝瓶17个、狮子20个。宝瓶之大小精粗,式样不一。狮子之肥瘦雄雌,高矮巨细,体态各殊。

栏柱石狮和宝瓶

桥栏石刻

万年桥,历经沧桑,横跨南阳河,从古至今一直是南北向的交通要道,现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寿之乡浙江永嘉

左中括号

永庆桥

左中括号

处在岩头镇协岙村长蛇坑十八垅山麓,普安寺前30米处。桥跨长蛇山谷,两岸连山,下通溪流,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

此桥三孔梁式,全长12.56米,宽3.6米,高4米,东北西南走向,桥底两端用块石垒砌成马头,中间两桥墩各由四根石柱组成,上横条石,承托桥面。桥面分三段,每段由八根条石并排铺设而成。中段左右两侧刻有题记,楷体,左为“大宗庆元三年丁巳四月十七日庚申”,右为“雪庵施长财建此永庆桥,僧即则于置”。

永庆桥简朴稳固,未见修缮痕迹,对桥梁建筑的研究,颇具借鉴价值。1983年1月,该桥被列为永嘉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左中括号

永安桥

左中括号

在碧莲镇大岙村口,有一座外形古朴美观的石拱桥,远望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就像一张大宝弓,所以当地人叫宝弓桥。

据大岙吕氏宗谱记载:北宋宣和四年(1122),吕氏先祖从仙居白塔迁居此地,为方便行走,于明建文元年建此桥,重建于正德五年(1510),系单孔石拱结构,桥长20米,宽3.5米,高7.5米,石拱跨径10米,厚0.5米,桥面两侧为块石砌成,中间用卵石铺就。

据当地老人说,当时村里请来一个远近闻名的建桥师傅,开工之前村里首事无意中与他开了一个玩笑:石头任由你挑选,但不用一锤一凿,如能把桥造起来,付你双倍的工钱。谁料师傅竟慨然承诺,在造桥过程中不用一锤一凿,凭借自己灵巧的双手,三年后一条美妙的飞虹出现在村口的醒目位置。该桥桥身全部采用天然蛮石,桥面也未作铺垫和修饰,虽历经500年的风雨沧桑,如今仍坚固如初。

左中括号

黄桥

左中括号

位于枫林镇枫三村浦亭街狮溪口,始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重修。

桥为南北走向,长17米,宽4米,侧面形式八字。桥底中间设两墩,各用四根四边形石柱成支架承托桥面,桥面分三组,各铺7条石板,全桥呈弓形,中间平坦,两端斜坡。桥侧面刻有“明天启二年秋吉旦徐氏鼎建”等字。

左中括号

顶香桥

左中括号

又名五龙桥,位于岩头镇苍坡村。进村首先要经过“五龙桥”。此桥为五块石板搭建的古朴拱桥,隐喻此地人才众多,“藏龙卧虎”。

该桥建于南宋时期,南北走向,长46.11米,宽2.31米。桥的基座由块石垒砌而成,立于砚池之上。两侧有块石铺面,桥中铺五根条石,条石长3.09米。桥面高于路面0.99米,条石前设一台阶,路面铺青砖面,宽7.92米,其余为鹅卵石铺面,铺地两侧为条石塑面。

左中括号

岩龙石拱桥

左中括号

位于岩坦镇岩龙村口,相传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利用窄小的天然石门作基座,由青石块垒砌而成。

桥体长约30米,宽3米,桥孔约10米,离溪水高约15米。桥西首立有清道光年间重修古桥捐钱公益石碑。该拱桥与岩壁、深潭、流瀑融为一体,堪称楠溪江水口景观之一绝。

左中括号

巽宅石板桥

左中括号

横亘在巽宅镇巽宅村东金溪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935年重修。

桥为东西走向,全长约89米,面宽约1米,桥底设19个桥墩,离溪水面约1.6米,共十七跨,每孔用3根阶条石铺面,每个桥墩用3根石柱支撑桥面,同时在桥墩的左右侧设立斜形抱条石,借以加固桥基。西属第六跨桥板一侧刻有“永安桥”三字。该桥现在仍是两岸人们来往的通道,也是小镇一道靓丽风景线。

左中括号

新济桥

左中括号

位于桥下镇济根村口,东北西南走向,横跨大坑溪,为单孔石拱桥。平面略呈“H”状,全长21.4米,桥面宽3.9米,桥孔高8.5米,宽度11.6米。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用卵石铺成。

此桥是通向桥下镇的必经之路,由于清代洪水泛滥,百姓交通极为不便,故此赵姓始祖泮银为子孙行善积德,出资建造。现留字迹“新济桥”三个字。

内容来源:江津文旅 信美青州 灵韵永嘉

投稿邮箱:sxlmmsc@163.com

Hash:3f52e3d3bf31d64b6937dd43f32d3446e237b236

声明:此文由 行走的老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