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熊:苏州城西——修复了的洪钧祖宅

高娃哈达图,鸟儿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芒

图文/倪熊

洪钧的名声不在于他是读书人中佼佼者——同治七年(即1868年)戊辰科殿试以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及第的状元,而是因为1889年至1892年他任清廷驻俄、德、奥、荷兰四国大臣,是清末外交家,并利用外文资料撰成《元史译文证补》30卷,对元宪宗以前历史的证补较为详实,开了中国史学界利用外国资料研究元史的先例;

更因为洪钧有一妻是江宁人,姓王;一妾,乃同治十三年的状元陆润庠之女;光绪十三年在老母病亡服丧期间洪钧又结识一烟花女子,后纳为妾并带着她出访驻任各国,那女子在洪钧死后又重操故技,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赛金花。

洪钧的祖籍是安徽徽州歙县桂林村,先世经商,后居浙江,再迁移到苏州,洪钧出生于此。有传说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父亲曾要求他放弃儒业,学做生意。

然“慨然有当世之志”的洪钧,不愿从商,执意继续读书,父亲拗不过他,由此洪钧更加勤奋好学,18岁,考中生员;同治三年,考中甲子科江南乡试举人;“而立”之年中的状元。

苏州城西,南起道前街向北转西出剪金桥巷的西支家巷10号、11号、13号系清状元洪钧老宅。西是方位,支是姓氏,卢熊《苏州府志》、王鏊《姑苏志》等均作支家巷,因在旧时道署两侧,后遂在清乾隆年间分东、西两巷。巷子不长,300来米,宽3米左右。

和姑苏城绝大部分的宅院一样,洪钧祖宅也是坐北朝南,就是现在也还可以依稀想见旧时规模恢弘壮观,十分气派。所以家道中落生活贫困之说太过勉强,说难听点,对于过去旧时所谓寒门中举之类我一直心存疑虑,以为就是励志鸡汤,读书上学不要花钱么,温饱解决之前什么鸿鹄要不就是痴心要不纯属扯淡。

现存建筑可分为三路,西路村五进房,除一进门厅外,其余都是楼屋;中路存四进房;东路存三进房,有花厅,对照书厅等,占地面积1205平米,建筑面积2298平米。建国后,洪钧祖宅归为公有,曾经有三四十户居民住在这里,现在也仍旧不少人家住着哩。

2003年被市政府公布为控保建筑。2016年6月的堪察情况是一进门厅损毁较重,二进楼厅垮塌倾覆已基本不存,建筑主体石作、地面、墙体、木作、屋面、油漆也残损不堪损伤严重。

2018年6月,苏州市、姑苏区公房管理部门通过网上招标,组织施工单位对洪钧祖宅进行修缮,包括门厅、楼厅和楼厅南北两侧的天井,以及东进的廊道部分,修缮面积431.6平方米。西一进为修缮工程,二进楼厅为复原工程,也就是重建了,东边两路两进为维修工程。

施工负责人陆建康跟我说先做的里面楼厅,楼厅地面破损的地方重新铺上了旧条石,楼厅上方也拼装上了雕花的横梁,横梁是提前定做再拼装上去的,这些旧物件都是他们想方设法从其他地方淘找来的。然后再对门厅的立柱和横梁进行修缮,先一块一块拆下来,做好记号,雕花的木块能用的尽量用,破损严重的再找人定做。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构件和历史信息,恢复古建的原有风采。

也亏得巧遇陆总,派人拿来钥匙开门并陪同介绍参观,否则如我东晃西晃走过路过的一瞧,真是除了门面标识,不得其门而入也是白搭。

Hash:4278adff4f6dd66cb7eedcc11bd523e43985f7c2

声明:此文由 春风剑在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