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金源 古韵新风丨民宿集中村

翰墨金源,古韵新风,这就是王氏家族“一门九进士”之一王介的故里——金源村。2 020年12月14日,常山县东案乡金源村入选“衢州市2020年度集聚村名单。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韵悠扬的村落,去细细品读、了解它的风貌。

金源村位于常山城东北部,距县城21.8公里,呈块状聚落,东与柯城区沟溪乡接壤,西和芳村镇相邻,南接呈东村,北邻梅树底村,村域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828户,人口2380人。

▲金源村

金源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浙江省第二批历史文化村落、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省级书法村、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美丽乡村精品村,金源村文化礼堂2019年获评为五星级文化礼堂,村中有“一”字古街和古坑溪穿村而过,全村共有县级文保单位3处,省级文保单位1处。

在金源村村边公路下车,沿着穿村而过的潺潺古坑溪向前,很快就看见世美坊矗立在眼前,一旁古老的贤良宗祠现已作为村中的文化礼堂。

▲贤良宗祠与世美坊

宋代王氏贤良宗祠。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清同治五年(1866)、民国廿五年(1936)两次重修,宗祠周边石坊、石桥、溪坑以及村落等原风貌保存较好,都是研究衢州地区宗祠建筑发展史的重要实物例证,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宗祠坐东朝西,共三进,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前进后檐屋翼角起翘,上下层屋面出檐皆有牛腿承托。中进五间,通面阔21米,进深15米。祠内收藏了历代保留下来的文物。2011年1月7日,王氏贤良宗祠与世美坊被省人民政府合并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贤良宗祠

世美牌坊。与贤良宗祠毗邻,初建于宋朝,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重建。牌坊为两柱三楼门式石坊,高6.5米,两柱间跨距4米,方柱抹角,每柱有两块2.5米的花形靠脚,条形柱础,小额坊月梁状,两端下部用雀替,明楼用斗拱两攒,柱头亦用斗拱,是衢州境内现存年代最久远的牌坊。

▲世美坊

金源古街。古街全长800多米,街道呈“一”字形不中断,店铺鳞次栉比,古朴别致。街道中间以青石板横向铺设,历经风吹雨打。街道两旁有两条清明澄澈的沟渠,静静地伴随古街流淌。

▲金源古街

金源村书法氛围浓厚,村民经常聚在一起练字。宗祠内宽敞的世德堂,四周悬挂着王介家族“一门九进士”的介绍资料,以及数十幅“东案乡清廉文化书法展”作品,这些作品大多由村民所书。

▲贤良宗祠里的书法盛世

与贤良宗祠内静雅的氛围不同,不远处的村中小广场上鼓乐齐鸣,台上服装统一的排舞队大婶们翩翩起舞,台下围观的大人与孩子或鼓掌或拍照,展现出另一种生机与活力。

街两旁的商铺卖着各种日用品和土特产,除了三三两两聊天散步的村民,还有成群的游客。村中的农房,有不少挂着“腾云·现代旅游根据地”的牌子。

▲农屋外墙挂上了现代旅游根据地的牌子

近年来,金源村陆续组建了书法协会、婺剧文艺队、老年协会唱戏团等群众文艺团队。每逢年节,村里有祭祖、婺剧表演、迎新春书法展等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利用深厚的进士文化渊源,村里正打造“进士村”,收集文物、文献资料,真实展示科举流程。常山县东案乡古韵金源宋代文化研学基地,已列入我市第二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基地开设宋代进士文化、书法教学、少年武术蛋雕非遗、传统婺剧表演等适合中小学生研学的实践课程,课间活动安排投壶、斗茶、点香等宋代传统文娱活动。

行走在如今的金源村,既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村民心中鲜活的文艺气息,也能看到乡村振兴的种种举措与迈向小康的坚实脚步。爱好与生活、文艺与经济,结合得如此紧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浑然一体。

部分内容来自:衢州日报

Hash:09a1d06dbe62a0c5cd0e24e3c42ff9f704f93212

声明:此文由 常山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