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方 | 书画于人,不过是过眼烟云

苏轼说,“书画于人,不过是烟云过眼而已” ,“过云楼”这个名字便由此而来。这座著名的江南私家藏书楼,位于苏州市中心干将路与人民路的交叉口,素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的赞誉。

过云楼其实是顾家大宅里的一座藏书楼的名字,因为名气很大,人们习惯把顾家整座大宅子也统称为过云楼。曾经的过云楼一共四路五进,有轿厅、花厅、大厅、楼厅等,非常气派。而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部分,只有去年五月修缮完成的“过云楼陈列馆”,规模远不及当初。

顾宅各路原来的第一进早已被拆除。在干将路扩建整改中,过云楼南侧的铁瓶巷也消失了。再加上此处是交通枢纽,为了缓解交通,过云楼附近的地面做了升高调整,所以视觉上仿佛其中一个花厅“艮庵”已经处在地面之下了。

鸟瞰顾宅,上世纪90年代拍摄。

相传铁瓶巷里有仙人枕铁瓶卧在这里,因此得名。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还是把视线收回到修缮后的过云楼陈列馆吧!

步入陈列馆,可见左右墙面上详述过云楼的营造始末。第一任园主顾文彬的想法是,要建造一个类似宁波天一阁的藏书楼,同时克服它木构之不足,又借鉴苏州葑门钟楼的特色:防火防盗。他做到了。

宁波天一阁

目前陈列馆的主体建筑是原先顾宅东路的“艮庵”和“过云楼”。“艮庵”用于展示顾氏家族、家风、家学等,展台内陈列有《过云楼日记》和藏书印,厅堂中央是顾家后人顾笃璜先生的采访视频。大厅空落,窗外车水马龙,听得并不真切。

艮庵展示的《过云楼日记》

“艮庵”北侧便是“过云楼”,一楼用于展示当年典藏的古籍和书画,二楼用于分享顾家的收藏故事、旧藏展示、多媒体互动等。每一个展台的下方都有抽屉,可拉开一个多媒体屏幕,点击上面的主题,翻阅相关知识。

过云楼一楼

二楼展示

过云楼的收藏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第一代主人顾文彬,一生殚精竭力,多方搜求,积累书画墨迹达到数百件之多。他的三儿子顾承是过云楼第二代主人,曾主持修建过云楼和怡园。顾承极受父亲的器重,可惜英年早逝。这之后,第三代主人顾鹤逸秉承先人遗志,广搜金石书画名迹,使得过云楼藏品再次充盈一时,书画庋藏堪称富甲江南。

过云楼古藏典籍中,宋刻传世孤本《锦绣万花谷》最为珍贵,它是世界现存部头最大的宋版书。2012年6月,江苏凤凰集团以2.16亿元竞得这套藏书。

过云楼建成之后,顾文彬又叮嘱顾承督建顾家的花园——怡园。历时九个年头(1874~1882),“垒石成山,坎地为池”,耗银20余万两,终于完成。时人皆赞美怡园:“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

怡园位于过云楼北侧

我们曾经推送过一期关于过云楼后人顾笃璜先生的视频(),采访过程中,他提到一些关于顾宅的往事,囿于视频长度,不及尽述。

印象很深的是,顾先生说他在二十多岁就已经能做到不生气,这也多跟家学有关。他曾见父亲倾力帮助友人出新书提供资料,待到样书寄到,不仅书中无一处提及过云楼的资料提供,竟还附赠票面一张,要求回寄样书的钱。即使是这样的事,父亲也从不生气。

“不过是烟云过眼而已”,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豁达。

顾文彬故居

江南第一藏书楼 · 过云楼

地址:苏州市人民路马医科43号 免费入园

博采诸园之景 · 怡园

地址:人民路343号 可刷园林卡

【往期精选】

书籍 | 礼品 | 活动 | 小店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 · 情调苏州工作室

法律顾问:良翰律师事务所

Hash:56e3173a33265ad42bc3843c868352a471cccecc

声明:此文由 情调苏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