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这块神奇的地方

----------上图为广告推广--------

民和青海的东大门,在青海海拔最低的地区,黄土高原的西边缘,青藏高原的东边陲,成为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地过渡地带,既有黄土高原的厚重黄土,又有青藏高原的高深沟壑,神奇的就像“童话世界”。

民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下川口村海拔只有1650米,峡门镇的尕长峡山海拔超过4220米,落差2670米,平均海拔2100—2500米之间。几乎四面环山,是个不太标准的“盆地”。

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民和是青海气候最好,日内温差最小的地区。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小,日较差11.5℃—15℃,年较差25℃—27℃。最高月为7月,平均最高气温26.7℃,极端最高气温34.7℃(1966年7月8日);年际变动在29—35℃之间,最冷月为1月和12月,平均最低气温-6.6℃,极端最低气温-22.2℃(1972年12月8日),年际最低气温变动在-15℃—22℃。这里气候温热。在民和做生意的无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这样评价:“民和是个好地方,夏天不像南方那样热,冬天又不像东北那样冷,空气不湿不干,是最适宜人生活。”

民和的气候的确是这样。

在民和主要以汉、回、土三大民族,是以“大混居、小聚居”。因此饮食中自有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三句话:瓜子生吃、凉面热吃、手抓冰吃。特别是民和的手抓——“冰抓”,是将整只羊卸成前胛、后胛、肋巴等大件,置入大锅内,旺火烧沸,及时撇去肉沫,放入盐、花椒、生姜、草果等调料,改用文火煮炖。煮好的手抓放凉了,食用时醮上特制的椒盐和生蒜瓣同吃,味道鲜美,虽肥而不腻,越吃越想吃。正是回味无穷!当然除了以上三种特色食品外,还有许多小吃也很出名,如:酿皮甜醅凉粉酸奶……等多达十几种。

民和是青海的“瓜果之乡”,在全省占重要地位,西瓜居全省首位,旱地西瓜特别香甜可口。民和形似“盆地”,造就了瓜果种类多,个大汁甘,籽多肉饱的特点。据史料记载,民和瓜果栽培始于明代。享堂西瓜个大皮薄,汁甘如蜜,有“甜透心”之美誉。果类也不逊色,下川口的“万亩桃园”,三川的苹果,中川、核桃庄的核桃,软儿果十里飘香,红杏遍地闪耀,各种果实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河湟谷地·瓜果之乡》于2014年11月18日在CCTV—4频道播出,让天下人饱尝了“民和桃花”的视觉盛宴。民和又是“粮食大仓”,马场垣、三川的小麦产量高,籽粒饱满,出面率好,口感极佳;近几年来的“双膜玉米”冲破了山区种植的“瓶颈”,产量成倍增长,开启了全省的先河,赢得了国家的好评。2011年国务院给民和县颁发了“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的“三河杯”,2014年再次荣获殊荣。

每年谷雨前后,下川口一带的万亩桃花竞相开放,整个下川口台上的十里古垣被粉红色的桃花所浸染,宛若一幅天然画卷,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极为壮观。近几年“天路桃源”声名鹊起,游人纷至沓来,置身期间,万树桃花,竞相争艳,浓香扑鼻,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不禁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桃园被人们称作“高原小江南”一点都不夸张。县政府举办的“桃花节”,不再是陶渊明笔下秘密“桃花源”,引天下英才,聚四方游客,唱果花大戏,圆民和美梦!

被誉为“东方庞贝喇家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是中华民族四千年不朽的母爱图腾。喇家遗址是以青铜时代早期齐家文化为主,兼有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等不同文化内涵的聚落遗址。发现了中国考古目前最大的石磬王“黄河石磬王”,长96厘米、宽61厘米、厚5厘米。石磬音色清纯悦耳,音律完整,还发现了一碗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它的历史足有4000年。不过这碗面条的原料并非小麦磨成的面粉,而是黍和小米的混合物。主要保留了4000年前大地震黄河大洪水等多重灾难遗迹,被认为是极为珍贵的史前灾难遗址,对于探索黄河上游、乃至我国西部的早期文明及人类发展过程有着相当高的研究价值,为进一步探讨史前人地关系,尤其是发生灾变的极端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考古实例。为了将喇家文化遗址更完整地保护起来,去年,海东市专门组建了文化旅游公司,主要承担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主体任务,2015年计划投入1.3亿元进行公园建设。建成后的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有这样的变化:公园内大面积的绿化、大规模的遗址遗迹、大范围的文化保护,鲜明的历史文化特征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将使本项目的建设成为一个亮点,将重新塑造民和形象、打造出新的文化内涵。

三川土族群众特有的“纳顿节”,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元朝时期,是土族表达丰收喜悦的一种特殊庆典仪式。历时六十五天,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狂欢节。纳顿在土语当中意为“玩、娱乐”,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开始。每一年纳顿节的开始意味着又一个收获季节的到来。“纳顿”节以其多元化的文化形态和浓郁的区域文化特性,成为众多民俗节日中一个奇特的亮点,引来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06年,土族“纳顿”进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川“纳顿”犹如枯木回春,从而走出西北,成了海内外民俗学家和游客所关注的一个文化现象。

192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民和县马场垣乡边墙村发现,是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马家窑文化三种类型之一,半山—马厂文化由此得名。所见陶片有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泥质红陶,绘有四大圆圈、蛙形纹、方格纹、网纹等图案的彩陶壶、彩陶罐等残片;辛店文化姬家川类型的加砂陶罐、鬲及绘有回纹的彩陶罐残片;还有少量的齐家文化与卡约文化上孙类型的陶器残片等遗物。马场垣(边墙村)遗址面积相当大,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它不仅包含了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为主的居住遗址和葬地,还包含了辛店文化的居住遗址以及少量的齐家文化、卡约文化遗址和墓葬。此遗址原来保存完整,1992年因平整土地将西部墓地几乎破坏无余。此遗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和县官亭地区是传说中的大禹故里。据《尚书·禺贡》记载,大禹治水“浮于积石,至于龙门”,积石就是现在的小积石山,黄河穿山而过成积石峡,峡中有禹王石、大禹斩蛟崖等遗迹,大禹生活的地方还有“神仙洞”,史料记载:“大禹出于羌”,民和曾是羌人的故乡,有诗曰“羌笛何须怨杨柳,西出阳关无故人。”此处的“羌”字进一步证明大西北曾经就是羌人生活的地方。喇家遗址是大型灾难遗址,发生的时间与大禹治水的时间一致,可见大禹治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喇家遗址一带极有可能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治水英雄大禹活动过的地方,是大禹故里。

七里寺药泉,为含锶、偏硅酸及碳酸的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内含4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肠胃、心血管、皮肤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该泉水历史悠久,老百姓敬为神水,慕名前来饮用者络绎不绝。因此,就有了“七里寺花儿会”。2006年5月20日,“七里寺花儿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花儿项目共有八个,其中青海占四个,七里寺花儿会是其中之一。2015年2月14日,青海作家杨琪昌、花儿歌手赵丰雍编著《七里寺花儿集》和青海作家蒲占新编著《七里寺花儿探幽》,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为“七里寺花儿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了“双保险”,给民和民间文艺做出了巨大贡献。

峡门七彩石只此独有,储量稀少,挖掘打磨后如一副副山水画,灵动而形象,是奇石爱好者收藏的佳品。有红、绿、黑、紫、黄、粉、青七种颜色组成,又因产自青海,所以有了青海七彩石的说法。七彩石从一块原石到最终成型,要经过严格的原石挑选、切割、打磨、上胶多道工序,其中最难掌握的当属打磨程序,要经过找花纹、细磨等七道工序。一块成色上佳的七彩石,不仅要看原石的特性,也要靠打磨人对石头的阅读和理解,懂得石头的“灵性”,才能磨出清晰的纹路,漂亮的石画。七彩石之美,在于它的浑然天成,七彩石之奇,在于它的出其不意,七彩石之秀,在于它的七彩变幻。打磨成七彩石不仅让当地群众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用它那斑斓的色彩成就了峡门镇,也以“复杂多变”的纹路呈现了“朦胧变换”神奇图案。

流传于麻地沟村的《目莲宝卷》是在唐朝说唱文学《目莲救母变文》的基础上由民间戏剧作家集体改编、创作而成的大型剧本,是目前我国唯一的首尾保存齐全的口传剧本,堪称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老戏剧的活化石”。

美丽的民和是青海的东大门,青藏高原的前沿阵地,黄土高原的大后方,青海“花儿”是这里的主旋律,“山丹丹花开”也不陌生;高亢悠长的《青藏高原》唱着劲道,铿锵有力的《黄土高坡》听着来劲。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是一江的“三角洲”,民和就在黄河、湟水河、大通河围成的“三河间”,比“三角洲”更加的神奇,我们就生活在民和这块神奇的地方!

来源:河湟拾遗

Hash:0def3df7009a492e9eb2700e1e9c3821862ae666

声明:此文由 民和在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