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隐藏在南康北部莲花山下的永安桥, 让人仿佛穿越岁月之河 !

赣南多山,数以万计的溪流纵横交错地流淌在这方有着近千万人口的明净山水中,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客家人他们逢山开地,遇水架桥,穿越历史的洪荒,踏上隐藏在南康北部山区坪市乡莲花山下的永安桥,让人仿佛穿越岁月之河。

(蓝天白云下的永安桥)

永安桥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朴素,古老,凸显沧桑。永安桥属于罕见的石木结构叠梁式廊桥,跨度约13.2米,宽约4米。桥墩为船形,前尖后方,它和桥身均用数十根长短不一的麻石条构建而成。在桥身上面,盖有走廊式的楼阁,两侧则架着简易的木凳和护栏,并均匀地竖着4根方形石柱。,桥梁上铺了平整的麻石条,供行人和牲畜行走,桥身上盖用木头廊屋,像透风的房子,夏季凉爽,冬季暖和,是山里人茶余饭后聚集的好去处,更是路人歇脚的好地方,整座古桥坚固耐用,至今仍起着供村民们通行和小憩的作用。

(永安桥上的歇息的老者)

永安桥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原来是木桥,民间也叫暗桥,民国1934年,坪市钟屋村一乡贤发起了募捐,他们为节省开支就地取材,用山上的木头,河里的鹅卵石,山里凿好的麻石条,建起了这座廊桥。坪市地属南康北部山区,,是赣南连接吉安的北大门,这里也是大余,南康,唐江,通往上犹,遂川,湖南,广东的一条要交通要道,山区大量的木油,笋干,稻米,香菇土特产,由经这里运到唐江,赣州,而从广东贩运过来的盐巴,药品,肥皂,等紧俏城里货又从这廊桥经过源源不断地肩挑,马背地涌进山里来,极大地为山里人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 。1929年朱毛红军从井冈山上下来奔赴赣南开展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当时驻扎在上犹营前的彭德怀带领部队从紫阳由经永安桥来到了坪市 (当时叫做太路坪),据桥附近的村里年长的老人说,当时永安桥的路边有茶店,,马棚,货店,客栈,每每墟日时,小小的廊桥上赶集的,卖货的,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

(永安桥下溪水里的村民)

"永以为好,且安且吉".风雨廊桥,几多梦想,都在时事变迁中淹没,淡忘,如今,藏在南康北部山区莲花山下的永安廊桥,和桥头那无限延申的弯弯的山路已不再是交通要道,但是经过岁月的风雨洗礼后依然屹立在涓涓溪流上的石墩石条撑起下的木廊灰瓦,和安坐在石桥上望着远方的山外无限沉思的老者以及仍然在廊桥行经的路人,他们的交相辉映,就是一段南康北部山区恢弘的历史,一个客家族群筚路蓝缕建设美丽家园的故事,一方山里人袅袅升起,生生不息的烟火,一场商贾流通,兵戈铁马的回忆,它们在风雨中坚守数百年,始终青苍不息……

(山水簇拥下的永安桥)

(永安桥头上逢墟后回家的村民)

(永安桥面上的麻石条)

(永安桥桥头上拄着拐杖的老者)

(永安桥下的小溪)

(永安桥下的像船一样的桥墩)

(永安桥西边山路上的老人)

(永安桥头上人家竹篙上的衣服)

摄影师简介:邓建人,江西南康人,编辑,专栏作者,大型公益文化平台“客家风骨”创始人,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和法国希帕图片社签约摄影师,喜欢乡土文化的执著寻找与精神家园的诗意守望,目前致力于创作客家人文影像专题“屋檐下的客家”。

Hash:ef3ba5936293066f6b467c86a6b06c02590bc7ca

声明:此文由 客家风骨在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