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申遗成功,早期都城可能就在甪直澄湖

日前

浙江杭州余杭区良渚古城遗址

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不啻改写了中国历史,也将改写世界历史

中国新石器时代这一被远远低估的时代

将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诉说着来自五千年前的文明

“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系,它的早期中心就在苏州。”日前,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张照根说,考古发现甪直的澄湖、园区的独墅湖等大块区域,规模与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相当,功能、布局也非常类似。

甪直镇南隅的澄湖底下

早在1974年的偶然性发掘中

就发现了大量的古文化遗存

证明了甪直地区的先民

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澄湖曾经是良渚文化早期的都城所在

其周边还发掘了张陵山、赵陵山、草鞋山等

多个同时期的古墓葬遗址

澄湖,又名陈湖、沉湖。

民国《吴县志·舆地考水》有记载:“陈湖,在城东三十五里,一名沉湖,相传邑聚所陷”。

《吴郡甫里志》载:“陈湖,相传旧本陈州,沉为湖。迄今水清浅时,底有街井,上马石等物,舟人往往见之。”

太平广记》载:“此为陈县……当水涸时,其中街衢,井穴历历可辨,余如上马石、墓道、田亩、不胜枚举,且有拾得铜锣、铁链及器皿什物者。……其为沉也无疑矣。”陈县(陈州)之说,不仅《太平广记》有载,现如今澄湖地区亦广为流传。

后来,吴县文化部门邀请南京博物馆澄湖遗址进行发掘。据张志新老师回忆,当年前湾由江苏省组织力量发掘,后湾留给吴县发掘,分区负责。专家们在澄湖倾心工作了八个月,完成了吴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古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还做好测绘、摄影等工作。

在发掘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时候,张志新等专家在光华(今长巨村)和光明(今澄墩村)两个大队分别举行“澄湖出土文物捐赠大会”,征集到流散在民间的出土文物二百八十余件,极大地丰富了吴县的发掘品。

张志新老师说,1974年在澄湖边共清理古井150余口,出土各类器物1200余件。

据考证,这些器物分别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西周及汉至宋各个时期。这次发掘还考证了春秋时期越王摇城遗址的具体所在,正是今日的澄湖遗址。

第二次发掘澄湖遗址是在2003年。原由是苏州水利部门把甪直镇郭巷和陶巷两个村南边15000多亩澄湖水域筑坝抽干,以“围湖清淤”为名为修筑苏州绕城高速提供土方。

让人惊喜的是澄湖“清淤工程”,又一次让当代人偶遇“澄湖古文化遗址”。这里的澄湖底,跟1974年发掘的澄湖古文化遗址完全一样,只是位置相距两三公里,时间相隔了30年。

在第二次澄湖遗址发掘过程中,发现水井402口、灰坑443个,并出土各类文物500余件,有崧泽文化时期的彩绘陶瓶、黑皮陶壶;良渚文化时期的提梁壶;西周时期的陶尊,东周时期的铜削等珍贵文物。

这一次发掘发现大量距今5500年的原始村落,由房址、窖藏、水沟、水井、灰坑等组成的生活区,以及由水稻田、池塘、水沟、蓄水坑、水口等组成的农作区。

同时,首次发现了江南地区崧泽文化时期的水稻田。这充分说明甪直地区的先民在5500年前已经能够人工栽培水稻,同时也说明甪直地区当时的社会经济已经开始从渔猎经济向稻作农业经济转化!

虽然长江下游水稻栽培的历史起源于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然而,这次在澄湖遗址发现的崧泽文化时期的稻田及其相配套的池塘、水沟、水口等农用排管系统,证明了这一时期的甪直先民种植水稻技术较马家浜文化时期更进了一步,这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水稻田发展、演变的进化史有着深远的意义。

澄湖遗址先后两次发掘,再次说明在距今5500年前甪直澄湖地区就有先民聚居,并在这里生产生活,繁衍生息,连绵不断。

到了春秋时,吴王子受封于“陈州”,并在甪直(时称甫里)周边修筑行宫梧桐园。吴国灭亡之后,又成为越王摇的封地。

《越绝书·吴地传》中有载:“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到宋代,繁华的陈州城(摇城),由于河水泛滥,洼地积水,淹成湖泊。世代生活在陈州城内的各界人士一部分向甫里(甪直)方向转移,加速繁荣壮大了甪直古镇

澄湖遗址的考古发掘及多学科合作成果,对研究澄湖地区的人类活动及历史变迁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其中带有中原文化元素的仿铜陶器,与古文献中关于“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和《禹贡》中关于大禹治水到太湖的记载相印证,说明当时这里已与中原发生着日益频繁的联系,吸收了中原夏、商文化的许多因素,从而形成了区别于典型良渚文化,又不同于中原夏、商文化的吴地文化。

(文,周民森)

Hash:a850ee5a83dd8e8c6e83e58a48591a006d991ef5

声明:此文由 古镇甪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