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桥城隍庙内,有一座罕见的古戏台

古戏台

古戏台坐落在北桥街道南桥西侧城隍庙内。

修缮后的古戏台

这是相城区内硕果仅存的古戏台,始建年代无考。

宋《东京梦华录》说,城隍庙里建戏台,是为娱神。据此推测,这戏台当与庙殿建于同时。那么,这座城隍庙又是什么时候造的?同样无考。查有关资料,“城隍之神……至宋始为通祀,穷乡下邑有城有隍者,罔不立庙肖像,奔走严事”(明《吴县城隍庙记》),就是说,城隍庙的普遍设立,是宋代的事。一些乡镇凡有土城(如望亭)或有濠(如黄埭)的地方,莫不立庙祭祀。北桥无土城,但有人工开凿的冶长泾,可算城濠,故也有建城隍庙的资格。据民国《吴县志》卷三十三记载,苏州府、县、乡的城隍庙建立比较晚,要到明代万历间才陆续造起来。估计北桥城隍庙也建于其时。

古戏台原貌

修缮中的古戏台

相传这座城隍庙的前身是小有名气的紫荆禅寺。

此寺颇有规模,有房屋三十四间,并有铜钟、宝鼎等贵重物件三十七件,当家住持名释若虚。紫荆寺毁于何时不详,只知后来就在原地造起了带有戏台的城隍庙。

从现存大殿的建筑和梁架结构来看,建筑风格属于清代中晚期,说明此庙在清代曾经重修。

今日城隍庙

祭祀城隍本来是列入祀典的一种礼仪,在后来的社会发展中,这一活动逐渐演变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庙会

城隍庙并无规定必有戏台,但因北桥地区百姓历来爱好戏剧,所以在建造城隍庙的同时建造了戏台和两侧看戏的厢楼,从此戏剧表演就成了本地祭祀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这座戏台便是当地戏剧表演的中心。

古戏台的位置在城隍殿南,坐南朝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两边有东西看楼六间,呈四合院式,是一座高台楼阁式建筑。穿过戏楼,为中心大院,院内青砖铺地,场地宽广平整,可容纳数百人看戏。据当地居民口述,每逢城隍生日,当地周边百姓从四面八方汇聚,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娱神活动。

戏班子亦来古戏台演出,北桥民间也有小戏上台表演,一时祭神的、看戏的、做买卖的、凑热闹的,摩肩接踵,热闹非凡。这一习俗一直延伸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资料图

后来寺庙毁废,但是城隍殿群体建筑基本完整。现存大殿为单檐歇山式,面阔16.7米,进深11.5米,前后轩抬梁式,轩已毁,平梁蜀柱,二重昂,檐口施斗拱,普柏枋上有莲台佛珠彩绘,色彩以蓝绿相配的“冷色”为主,与寺庙的庄重肃穆气氛相协调,和古戏楼南北相对,相得益彰,整个建筑浑然一体。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古戏台和两侧看戏厢楼已残缺,且有部分倒塌。

古戏台是北桥成为戏曲之乡有力的历史佐证,也是研究吴地戏曲史的宝贵财富。

因此于1986年3月25日,被吴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9月1日又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做好古戏台的抢救和保护工作,2009年,北桥街道作出修复规划,分期实施,现已拆迁部分厂房,按原样对古戏台进行修复,并恢复两旁看戏厢楼原貌。如今全部竣工。

本文由相城旅游综合整理

来源:相城旅游

转载已获授权

微信名:今日相城

微信ID:suzhou-xc

❶ 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❷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今日相城

Hash:5fb59881c58508f6e3caa5f4bbd123b0a3299519

声明:此文由 今日相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