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之路 | 高要这些革命烈士纪念碑背后的故事你了解吗?

革命遗址是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见证,

记载着过去不可磨灭的热血记忆。

今天,让我们一起追寻先驱足迹,

听听我区革命遗址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水南镇

花果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水南花果山十二烈士是指参加解放高要县水南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官兵姜秀生连长和徐培桂等12位革命烈士。水南花果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水南镇花果山之巅,占地1.125亩,碑高6.9米。

1949年农历8月26至27日,国民党一个师,从四会经石岭逃至水南圩过夜,把水南圩附近的黎坑、上下河、逢礼村都住满。27日上午8时又有一批国民党军队进入水南。这些军队是从南坑坳头由社坑河而来,个个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正紧跟敌后一路追来。解放军来到水南时,把敌人四面包围。这天的战斗,敌军有近万人,而解放军只有700多人,但敌人被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

在水南清湾口,解放军先锋队越过水南河口向水南圩直冲,后续部队垒起堆放在清湾口的一笠笠香粉作掩护体,向国民党军射击,掩护先锋队过河,战斗非常激烈。当先锋队员登岸冲进水南圩之际,水南圩里的敌人利用猪肉台作为掩护体,向先锋队射击,先锋队当场牺牲了8名战士。

经过一番激烈战斗,人民解放军先锋队占领了水南圩。此时各路部队也在与敌人展开激战,在解放军高居临下的夹击下,敌人纷纷败退。战斗从上午11时开始到下午5时多结束。残敌狼狈地逃向高要禄步方向,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了水南。就是在这场战斗中,姜秀生连长和徐培桂等12位战士英勇牺牲。

为了歌颂这些烈士英勇善战,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表达党和人民对烈士们的崇高敬意,1966年5月,中共高要县水南公社委员会在水南花果山(地名)之巅建起一座“水南花果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并后于1973年12月、2012年12月重新修建。

白诸镇上孔村

反霸英雄纪念碑

白诸镇上孔村位于高要区西南部,上孔村由原上村、孔村合并为一条村而取名为上孔村。白诸上孔反霸英雄纪念碑位于上孔村西北面,占地4.605亩,碑高6.05米。

1950年春,高要县农村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八字运动,上孔村自发成立农民协会,组织和带领农民进行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的斗争。在当时的农民协会主席冼德祥带领下,按照上级工作队的指示,上孔村农民协会与恶霸地主冼家谦进行阶级斗争,提出减租、退押,并要求其拿出粮食救济农民。同年5月29日凌晨,恶霸冼蔚周纠集20多名匪徒,带着枪械,围攻抢劫上孔村农民协会,阴谋武装暴动,造成两名民兵受伤,其中民兵钟念纯受重伤身亡,匪徒们还将农会主席冼德祥、组织委员钟永佳、武装委员兼民兵队长冼其昌、冼祖元四位反霸领袖掳到云河山上将其残忍杀害。

▲ 4月2日白诸镇中小学学生到上孔村反霸英雄纪念碑礼敬反霸英雄,了解英雄事迹。

为了歌颂这些烈士英勇行为,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表达党和人民对烈士们的崇高敬意,1950年7月14日,高要县第二区人民政府、三堡乡上孔村全体农民在上孔村前晒谷场的中心建立了反霸英雄纪念碑;2013年4月,高要市人民政府把纪念碑迁址重建至白诸镇上孔村西北面。

蛟塘镇

夏钗烈士纪念碑

夏钗烈士纪念碑位于蛟塘镇合山西南面,占地0.396亩,碑高2.3米。

夏钗原名夏钧祥, 蛟塘镇合山村人。1946年10月,夏钗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担任过游击队领导,同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担任高要县第六区(回龙区)土改工作队政治指导员。1950年农历四月初三晚,夏钗同志开完会议后到三江旧村开展矛盾调解工作,因工作需要返回合山村,路经龙围顶(土名)时,突然遭到地主反动武装袭击,致其身上三处中弹而壮烈牺牲,时年21岁。

回龙区党委和政府为纪念夏钗烈士,于1950年在他的牺牲地建立了“革命烈士夏钗同志之墓”;1976年重修;1979年5月20日,把该墓迁址至蛟塘镇合山村西南面建立夏钗烈士纪念碑;2014年6月,高要市人民政府重新修缮。

还想听更多我区革命遗址的故事?

下期约定你,敬请关注!

资料来源:区委宣传部、各镇(街道)

编 辑:黄绮雯

编 审:梁俏玲

我们的精神家园!

Hash:56ef331e7649cccdde632eacdd221ca09a83551b

声明:此文由 高要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