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扩建项目和垃圾分类收集后端处理工程项目开工

今天上午,泰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扩建项目和垃圾分类收集后端处理工程项目在泰州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正式开工。副市长徐克俭出席活动。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建成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工程,日处理300吨炉渣和50吨固化飞灰填埋的焚烧发电配套设施,以及日处理400余吨有机垃圾的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

“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远不能满足市民垃圾处理的需求,破解‘垃圾围城’难题,落实垃圾分类,我们必须把垃圾分类后端的事‘做在前面’。”市城管局局长孙桂银说,两个项目均采用PPP模式,由市城投集团代表政府出资与社会资本合作,目前已完成项目的识别、准备和潜在社会资本的资格预审工作。

此次开工的两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提升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850吨,新增大件垃圾日处理能力40吨、可回收物日处理能力150吨、建筑装潢垃圾年处理能力150万吨,有效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更好地统筹处置市区各类垃圾,实现变废为宝、转害为利,推进市区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其中,生活垃圾发电二期扩建项目规划建设占地180亩,计划总投资7.04亿元,预计日处理生活垃圾850吨,年处理能力达30多万吨。同时,该项目还预留了与市区未来垃圾产生量相匹配的机炉建设空间,同步建设库容量约40万立方的飞灰应急填埋场,建成后将大幅缩小市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配套设施建设的短板。

垃圾分类收集后端处理项目规划建设占地304亩,包括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大件垃圾、可回收物分拣(预处理)中心、家庭源有害垃圾暂存等四个子项目,计划总投资7.24亿元。市城管局项目中心负责人张武介绍,该项目将采用破碎、筛分、分选等技术工艺对建筑装潢垃圾、大件垃圾、可回收物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预计可实现年处理建筑装潢垃圾150万吨,年处理大件垃圾1.5万吨,年处理可回收物5.5万吨。

据了解,为更好实现垃圾分类的闭环处理,我市不仅大力推进后端的分类处理,也加强中端的分类运输管理以及前端的分类投放和分类收集。近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垃圾分类小区805个,分类单位1358家,投放分类设施14602个,新增垃圾分类运输车辆834辆,新增农村垃圾分类试点乡镇32个,新增农村有机易腐就地处理设施26座,开展垃圾分类“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宣传活动1083次,市区垃圾分类设施投放覆盖率达90.14%,垃圾分类这项新时尚在泰州大地蔚然成风。

Hash:b4aab780ec0bf0f2bb70c33186c215ef03a18f71

声明:此文由 泰州微城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