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叵罗:金谷开镰庆丰年

金叵罗村全景

金叵罗民俗

金叵罗,原意为中国古代饮酒用的敞口浅杯。位于密云区溪翁镇的一个小村庄,也叫金叵罗。她不仅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而且背倚闻名遐迩的密云水库,更是一道迷人的风景。始建于唐代的村落,可谓历史悠久。村名本身就蕴含着美好的含义,金杯玉盏,幸福和美,代表着一代代金叵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金叵罗以盛产小米著称。小村面积并不大,但却是平平坦坦,就像是山水画上摁下一枚印章。这可是块好印章:古来村周四围山坡地靠天收获,没有机井。山又都是旱山,一秋不下雨,还真收不了几把米。惟有金叵罗旱涝保收,越旱小米越香!老辈人传说,金叵罗村里的田是神田,这是因为这村占对了山脉,下面一定是根水脉。要不怎么每逢大雨滂沱时,雨水便从四面汇集到村中,更神奇的是村中从不积水,故被视为风水宝地。因水质特别,黄土地上长出来的谷穗又肥又实,碾出来的小米喷香喷香。相传明朝时某位皇帝路过此地,村里百姓熬小米粥相待,粥未上香味先到。皇帝一尝便不再相忘,回宫后居然餐餐不离金叵罗小米。自此,金叵罗成为贡米之乡,名扬四方。

清朝初年,众多满族旗人“从龙”入关,部分属于原“皇粮庄头”的后裔定居密云金叵罗村。据该村一户满族人家的家谱记载:其第一代到密云落户的祖先,“籍属关东包衣,镶黄旗,旧汉军,从龙进京,赏充大粮庄头差使,驻密云金叵罗。”自此,这些移民在金叵罗村辛勤耕作,繁衍生息。这里四面环山,中间是开阔的黄土地,春季干旱,而谷子恰是耐旱作物,聪明的人们在这里开荒种植谷物,春种秋收,安居乐业。人们用这金黄的谷粒换布做衣裳,换盐煮汤菜,换香纸祭祀。小米既是货币,又是粮食,大家唱着通俗的民谣:“白河谷地鱼米香,金叵罗村产金米。”后来,金叵罗村向皇家纳税均进贡小米,久而久之,这里的小米以色泽金黄、米质柔润甘甜赢得了皇家的赞誉,遂有“金叵罗村产金米,年年进贡不检质”一说。

的确,金叵罗小米质地优良,谷粒饱满,色泽金黄。做出饭来喷香利口,柔软暄腾,易吸收,好消化,营养丰富,富含粮食油质和多种维生素。金叵罗小米百吃不厌,除了做粥、小米饭外,还能磨小米面用来摊煎饼、做米糕、冲茶汤、摊小锅饽饽等等。这里出产的小米还是产妇最好的补养食物,更适宜久病体弱者增补营养。

这金黄色的谷粒,象征着富贵、幸福,不管是饥馑之年,还是风调雨顺之年,这里的人们总是能用灵巧的双手和聪明才智,把这金黄的果实做成花样不断翻新、独具特色的美味小吃,用来招待客人,馈赠亲友,表达出普通百姓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也是古老农业文明在日常生活中的凝结和积淀。

小米学名为粟,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中国种粟历史悠久。出土粟粒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河北磁山、河南裴李岗等,距今已有六七千年。中华文明数千年,小米温饱了中国,温暖了世界。而今,薪火不灭,金叵罗村仍在延续着农耕文明之光。

夜晚,独坐村边,远望四围沉默的山野,仰望小米一样的星空,回味小米饭的鲜香,感觉到心里仿佛有一粒小米,饱孕成熟。这时,一滴眼泪缓缓落下。星星是小米,眼泪是小米,世事是米粒微尘,人是沧海一粟!全天下就是一粒小米。一粒小米的体验就是在体验全天下。在朦胧的灯影中,金叵罗村袅袅升华,古今在这里不断闪现……

庄稼人,憨厚、实在,金叵罗人以质朴的农耕方式承继着古老的农耕文明,饱含经验的农谚都渗透着聪明与智慧。

小满种谷。“小满谷,两头粗”是当地农谚。如果早播种,天气乍暖还寒,谷种出苗时间较长,容易感染黑穗病、白发病,影响收成。而小满节种谷,经过一个月的蹿苗,到夏至后的雨季,深扎根系,为秋后果实饱满打下基础。

多耪几遍。“谷耪八遍饿死狗”也是当地的民谚。谷子生长过程中,需要加强田间管理,主要是锄耪,锄地可以灭杂草、松土、保水分、防涝保根。俗话说,锄板底下有水又有火,就是这个道理。锄地次数多,能使谷粒充实饱满,碾出的小米谷糠少,破碎粒少,做出来的小米饭米汤是清的。所以农民说,这样的米汤养不活狗。

白露割谷。从小满种谷到白露割谷正好是120天的生长期。白露是割谷的好季节。过早收割,籽粒不饱,米质欠佳,过晚收割,米质养分倒流,出现“倒青”,秕谷多,出米率低,丰产不丰收。

如果三月播种,九月将有收获。土地已经平整,种子已经发芽,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来完成。村人农谚不多,却很实用,就像这里的百姓,乐天知命,道法自然。

在这里,我们的思绪似乎游走在古老的农耕文明中,你看这一片土地,它似在静静地沉睡,你想像不出这寂寞的土地,会长出什么。它会长出金色的谷子,长出美好的希望。不需要你投入满地黄金,不需要你顶礼膜拜,只要你给它水,让它喝足了醒来,你撒下的种子,就会长出你要的东西。捧起这老田里的泥土,湿润润的,油黑黑的,它孕育的谷粒,正抽绿拔节,它像年轻的母亲,正散发着乳香!只要有水的滋养,肥料的浸润,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

如今,村里正努力瞄准教育文化市场,着力打造以农耕体验为主的农业科普教育基地,这个旅游文化项目就是要通过培育学生们与农耕劳作之间的亲密互动关系,使孩子们能够走出校园,认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深刻体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进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认同,从而使这些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体验乡村生活、了解农耕文化。

为此,村里成立了民俗旅游合作社,带领村民建起千亩小米种植基地,经营起“开心农场”,让城里家庭利用周末时间来这里认领土地,在土地上自由耕耘,播下种子,收获希望。金秋时节,千亩谷田丰收在望,村里又顺势开展以体验农事、融洽亲情的“金谷开镰节”,将其做成农业丰收节庆的品牌,使其成为农民的节日,市民的盛会。

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迈步走进村里一处清幽民宅,大门脚下的几阶粗朴石条让人倍感亲切。轻踏石阶迈进门槛,映入眼帘的是鹅卵石堆砌的影壁,雏菊和茵茵绿草夹道的石砌小径引领我们步入这座民国风格老宅的深处,院内一口古井浸润着时光、荒芜了沧桑,这就是用村内老房装修改造而成的“北井小院”。此情此景,宛若置身于历史记忆与民俗文化的悠远氛围之中,令人意趣盎然。这美轮美奂的乡村自然风景,这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富裕了村民的口袋,丰富了市民的思想。这片古老的土地,再次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抬眼望去,小院门上的一副对联深深地吸引了我:

“粮谷岁岁堆满仓;

黄金年年积万两。”

凝视着这古朴的文字,我禁不住心头一热,这是村里百姓对幸福生活的祈望,也是对中国所有农民的祝福!(李东明

Hash:286fb5d1cd8dd9eccd13954b447d07dda1b540ac

声明:此文由 中国文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