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走进走不出,道道是门的古村,在镇海人眼皮底下藏了一百年!

意外得知,在镇海西北方,距离新城仅仅4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村庄,村中古迹众多,有启家大屋、后大屋、安靖救火会、清水老街、春晖亭、镇宅西安桥、以及专家都测不出树龄的老槐花树等。

该村先贤张南园先生著作《清湖小志》作序时,写有:“其间人才特出,事类多端,而后世惘然,莫知良可惜矣。”

它就是——清水湖

清水湖村得名与元代至大年间进士张尚德有关,张尚德在宁波(旧时称“明州”)为官,因“阻于乱,遂卜居慈东田厍陈”,而东首宅旁有池曰清水湖,遂名居住地为清水湖村。但是现在这个湖在何处,已经无从了解。

01

百年清湖街

清湖街,又叫春晖街。这条百年老街至今每天还在上演琐碎而温情的故事。

老街是旧的。路面原为石板路,上世纪80年代后改为混凝土路面。据《清水湖村村志》记载,这条清湖街,东西长达300米,宽3至4米,原为商贸交易的中心,如今依旧设有各类店铺10余家。

02

安靖救火会

在煤油灯的时代,火灾猛于虎。救火就是救命。

镇海民间,在政府部门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消防事宜前,民间救火的任务便由自发组织的救火会承担起来。

清湖街上,有一个保存完好的安靖救火会(清水湖水龙局)旧址,始建于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救火会占地面积55平方米,硬山顶洋式建筑,青砖实叠墙面,四柱两窗一门。拱形门顶,门楣上阳刻“安靖救火会”。

门前仰头看一眼锈迹斑斑却又清爽的灯罩,仿佛灯还在,光也能亮,一瞬间带人穿越时光,去了那个年代。

03

镇宅西安桥

镇宅西安桥又名春晖桥,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1953年进行修缮后,至今未变。桥身由条石筑砌,单孔,宽3米,面铺桥板5块,是清水湖村交通要道。

04

春晖亭

镇宅西安桥旁有一座春晖亭,曾露天设市,有鱼、肉、蔬菜摊位20多个,如今只有一家小卖部在经营,顺便打理亭子。

看到我在拍柱子上刻的张门徐氏建造,热情的村民随即介绍:这个亭子是姓徐的女人造的,但因为以前讲究门第,女人不被重视,所以把姓张的男主人写在前面。

其中一根柱子上刻有少住为佳等字样,“最早以前的亭子,还有一个作用是给叫花子临时过夜用的,刻上少住为佳,意思就是临时过过夜,不要老是在这里不走了。”

由于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缺乏妥善维护,部分倒掉的柱子无法复位,就摆放在旁边的路上,上面清晰可见:光绪丙申三月吉旦

春晖亭边上的小弄堂,两边也是古宅,但是大多已经修整翻新。离开亭子,去往启家大屋的路上,古宅和新屋交错。

05

启家大屋

启家大屋,坐北朝南,建于咸丰年间,原规模更大。屋主为张启璋。当时因张启璋没有官职,大屋不能开正大门,为此开了一道四扇侧角大门,门楣上“地德上载”四字如今依旧清晰完整。

虽然,在之前,我已经听说启家大屋是这个村现存最大,也最为完整的古宅,但是我仍旧停留在“屋”的概念里,然而当我拐过几个胡同看到它的真容时,我震惊了:这哪里是屋,分明就是一座古堡,电视里大宅门的场景出现在脑海。

遗憾的是,由于相机功能和站的位置限制,不能拍出那种现场看到的恢弘的气势,感兴趣的你,值得亲自来看看。

村民热情地向我介绍:这片屋子,外墙基用的石料极好,他们在上次修缮的时候,打开来看过,里里外外共有四块一样的大石头,上下左右错开,整体规格,在整个镇海范围里都是屈指可数的。

墙上有很多窗户,所用石条让我颇为好奇,因为走来的路上,看到很多各种花样的老窗户,多为木制或砖瓦结构,这里乍一看还以为这是现代大理石做进去的,但是村民说,这是老的。

至于材料是什么已经没人知道,经历百年,颜色没有变,外表也没有老化,真是奇迹呀。同样我认为是奇迹的,还有墙上凸出来的石头。

这些从墙上凸出来的石角,意味着屋里面对应的是一个厨房。秘密在于这个石角的下方,它实际上是一个出水口,厨房用水直接从这里流出来。不同于现代人的水槽,它这种口朝下的设计,很好的防止了雨水倒灌和树叶等垃圾堵塞,不禁感叹古人聪明智慧。

外墙上这些不设门栏,供紧急疏散的门,被称为太平门。据说只要一把木凳敲过去,就能推开一个大洞。我们从旁边一个侧门进入,即将为你揭开大宅子的神秘面纱。

四四方方一个大院子,里面是连环套般一个接一个的小院子,院子里几乎每道墙都开着门。走进其中一个门,眼光心神被四面的建筑细节吸引。回过神来看看到处都是门,怎么走出来?绕晕。

高大的门楼,阳面、阴面分别镌刻“地德上载”、“天光下临”,里面除了个别杂用的小间倒塌之外,其他主屋和各大厢房都基本完整。

各大小出入口都有狗洞,对比后来去村里看的别处几座老宅,这里的狗洞直径最大。每间屋子下面都有通风口,图案有龙、凤、麒麟等,每一个都不相同。之间的空隙不大,是为了不让老鼠应钻进去。

几个老人聚在这里,一边聊天,一边听屋笼上面的镇海广播新闻。据说当年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是村里最热闹的娱乐场所,大小事情,都在这里庆祝,后来还办过农业中学。

现存建筑有前后二进。前进和后进之间的这堵墙,目测足有三十多厘米厚,大门虽然已经没有了,但两旁的门栓和铁环依旧完好,活动自如。

06

老槐花树

穿过几个弄堂,从一个门口出来,就见到了那棵连专家都无法准确测出多少年的老槐花树。

这棵树实在是大,一条粗壮的枝干已经斜着伸展到了一旁的老屋上,格外枝繁叶茂。但是凑近一看,部分枝干已经中空,而枝叶依旧郁郁葱葱,真是令人感到惊奇。

绑上红色的横幅,是为了提醒过路人小心碰头。而树旁这一根“电线杆”,则是专门给树做的支架,防止它因重心偏移而断裂。树的外皮上长满了青苔,它们年复一年,成为了老树生命的一部分。

07

后大屋

回到老街,在它的另一边,后大屋展现在眼前。后大屋原有东西两边大屋,建有马头墙。但现在的后大屋,很大一部分已经改建了。

祠堂的墙上记录了由来:此屋在清朝中期由发财太公张元丰建造,张元丰在苏州糖行做主管,因办事诚恳努力,赚了大钱,衣锦还乡,历时几年,建成后大屋。

高高挑起的屋山檐,静静地诉着过往。在后大屋,各处都可见马头墙。剥去时光的尘埃,建筑的精美一点一滴展露眼前。

08

五大房

根据早些年的清算资料记载,清水湖村还保留着另一处古宅:五大房,然而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从这个老街边的门牌透露出,这里可能是曾经的五大房所在地。

据村民介绍,五大房当年因为年久失修而一点点倒塌。而全部倒塌的五大房区域巨大,有些村民就在原址上把旧料给清理掉,盖了很多新楼。大概就包括眼前的49号吧。

09

其他古宅、老屋、小景

走遍了清水湖村,一个接一个的谜题令人惊叹不已。关于清水湖旧址、老屋通道走向以及老槐树的真实年龄等,吸引着我们去做更多的探索。

# 征稿启事 #

Hash:b7cac11e1ab37f27f12d055f618ec477a6f341e2

声明:此文由 镇海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