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龙尾沟窑洞农家:排遣乡愁的地方杨云冰

当广袤的大地变成了金色,杜鹃“算黄算割”的啼叫,让风都干燥了起来……杏子在枝头笑了,在绿叶的陪衬下,笑容是如此的香甜而饱满……

麦子黄了,麦芒坚挺着,奏响了丰收的乐曲……麦穗摩肩接踵簇拥着,风吹起的麦浪,荡漾着种田人心头欣慰的笑容……

驱车行驶在改扩建一新、宽阔平展、蜿蜒横亘在关中西府的西宝北线岐山段,这里的三沟六坡己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较为舒缓的秀美路景,龙尾沟一段因文化底韵和川岭交错,阡陌田园的独特风光总叫人流连往返。

龙尾沟位于岐山县城东10里处的益店镇和故郡乡交界处,北自岐山太白峡,南返漳水,沟长15里,主沟道深30~40米,平均宽度100余米,沟底比降1/40,从西北向东南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状如游龙,人称“龙腾周原”。诗云:“春水滚滚碧海去,惊看波底有龙沉,直待一朝风雷发,化成霖雨沛乾坤”,说的就是龙尾沟曾有龙腾周原的记载。沟中有一温泉盈溢成为小溪,蜿蜒南流,因泉水温度较高,冰冻期较短,每年冬尽春初,大地尚未解冻时,这里已是流水潺潺,加之,两岸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绿波琏琦,莺歌燕舞,景色十分迷人,故称龙尾春波,成为岐山八景之一。这么得天独厚的资源,被一位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乡村能人、创业小成的李忠贤看到了发展机遇,他有故士情怀更有古周原人特有的古道热肠。

他整修原来村庄搬迁后废弃的老窖洞,在这里开起了农家乐。这里既避暑又赏景,可以领略福地之风光,一览龙尾沟,绿树成荫自成风,吃两盘岐山臊子面,住老村士窑洞、吃地道的烧烤,享受清凉一夏天。依在没有修葺的古树、话周原故事,丝绸古道的驼铃声依稀在耳……

“贤来聚窑洞人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不少当地和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公园设计规划依据山势,利用自然形成的植被科学布局。用人造景观亭,台,楼,廊点缀其中,自然古雅又不乏现代元素。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两者结合的非常好!

这里其实就是一家农家小院,它隐藏在树荫之中,曾经很少被人注意。前阵子和扶风的几个朋友来访时,杏树花事正繁,树下有石桌,石凳,坐在下面好不惬意。院子中间拴着两条小狗,看见陌生人进门立刻狂吠起来。

主人李忠贤已和我很熟识,领我们进这个窑洞参观。今天天气好,窑洞里面也很亮堂。进了洞像进了空调房,感觉浑身一下凉了下来,真是用岐山话,进了“凉窑”了。窑洞还挺深,里面也很宽敞,东边靠洞壁盘了一个大坑,中间是沙发,茶几,窑洞地面上铺有青砖,既防潮又整洁。大热天坐在窑洞里人非常舒服,过去人常说窑洞:“冬暖夏凉”这是真体会到了!

李忠贤招呼完村里在窑洞外秦腔乱弹的自乐班,进窑给我们添茶:“咱这里过去不少农村都是在沟边崖下,挖窑洞居住。现在基本上都搬迁到塬上平地,居住窑洞的时代早就结束了,现在碰上有谁住窑洞还很稀罕呢!

窑洞是黄土高原生存的中国人使用了几千年的居住形式,是一种巧妙利用地形就地取材的一种建筑,也是人类利用自然的杰作。

主人很健谈和我们聊了很长时间,讲了了不少当地的故事。我们也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就和主人告别,主人把我们送出了院子,欢迎我们下次再来!

Hash:92f2cbd2271657756b5ae711fb65acc8df142780

声明:此文由 社会与作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