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座乡村古桥散布山西9市39县区,其中金代5座、明代20座,有你的家乡吗

山西日报记者孟苗报道:8月8日,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公布了我省乡村古桥调查成果:通过多年开展的“走乡村、看实情”调查,山西统计录入了63座乡村古桥。其中金代古桥5座、明代古桥20座、清代古桥38座,这些乡村古桥分布于9市39个县区,在乡村文化中,是见证时光的一道亮丽风景

曲沃通晋桥(明)。 图片提供:常亚平

西乡村的古桥类型丰富多样,现存金明清时期的63座乡村古桥,主要是石桥、砖桥、木梁桥、砖石混合桥、夯土桥等5种类型。在外观形制上,有单孔实肩石拱桥、单孔敞肩石拱桥、联拱敞肩石拱桥、双孔石拱桥、三孔敞肩石拱桥、木梁桥、联拱石桥、三孔石拱桥、七孔石拱桥、九孔石拱桥、十二孔券洞式跨河石桥、夯土桥等12种。在材料使用、结构制作、排水设施、装饰手法上均典雅古朴,寓意深远,显现了山西境内乡村古桥的发展成就。

普济桥,山西他山石拍摄

调查显示,金代乡村古桥有5座,分布于长治临汾晋城忻州4个市,有屯留县仙济桥襄汾县洪济桥、原平市普济桥、晋城市晋德桥、襄垣县永惠桥。这5座金代古桥都建立在乡村的河流之上,处于交通要道的位置,整体选料考究,造型美观实用,石雕精美大气。原平市普济桥,是金代桥梁建筑的一个精品之作,横跨在原平市城北崞阳镇南门外河流上,创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现存桥体仍然保持了金代石桥的雄姿。该桥作为联栱敞肩石拱桥,由单孔大券和4个小券构成,大券跨度19米,矢高7米,全长82米,宽8米,远望桥体外形十分秀美壮观。

陵川县横水河村行巅第一桥,民国陵川著名书法家杨谦所书

周村古桥

█ 汾城镇洪济桥,创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4年),清乾隆年间将廊桥木柱易为石柱,民国九年修缮。桥为东西向石砌单券单孔,桥面上设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式廊房

大同北京古官道上的道光便行桥

阳高县神泉堡大桥,位于大同至北京的官道上,桥梁主体建于清代,护栏为后来新修,大桥持续使用了上百年,直到近年省道改线才停用

明代乡村古桥有20座,分布于长治、临汾、晋城、忻州、大同、朔州晋中运城吕梁等9个市18个县区。右玉县永济桥、曲沃县通晋桥、柳林县广济桥等17座分布在各县的乡村周边。另有3座古桥是架设于村落内的沟壑或河道之上,形成了乡村古桥随势筑桥,便民出行的灵活布局和时代特点。运城涑水河古河道上架设的临猗县胥村桥、闻喜县南关桥、永济市卿头洪桥三座石拱古桥,距离有别,形制相仿,构成了山西明代乡村古桥的一道亮丽景色。

█ 普济桥,山西他山石拍摄

清代乡村古桥有38座,分布于大同、长治、朔州、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吕梁8个市22个县区。这些清代乡村古桥在选址与建立的位置上,有30座古桥梁是构筑于河流或沟壑之上,以便乡民出行。其中的沁源县灵空山峦桥,由木质材料搭建,因其独特的桥梁的构造技术,让今人叹为观止。另有8座古桥梁构筑于乡村之中,最引以为荣的是芮城县永乐镇窟垛村中窟垛涧上一村建有三桥,以北、中、南三座古桥为构筑,不仅满足了通行所需,同时美化了山村景观,是清代乡村古桥熠熠闪耀的亮点。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山西日报,特此致谢!

文山西系列

Hash:16e58e4e9ed13317722dfa129bd968042c11bb25

声明:此文由 太原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