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老句容城辉映千年的古建筑......

空白布局

空白布局

空白布局

空白布局

空白布局

空白布局

bbb

空白布局

空白布局

句容西汉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县。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始建句容城,为丹阳郡十六城之一。见证句容千年演进历史老城遗存现已难觅踪迹,人们对它的记忆大概只能从史料和民间口耳相传中寻获。今天小句带大家一起去探寻老句容城辉映千年的三大古建筑......

城墙、寺塔、义台学宫

句容城墙遗址

1931年句容城墙古炮台

1937年冬时的句容城东门城楼(太平门)

三大古城地标曾相守千年,交相辉映,与街巷繁华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是句容古城璀璨历史文化的典范。时空转换,三大古建筑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给后人留下的是无尽的暇想和情感的寄托......

城墙

古时有“有墙方为城”之说,句容县城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城池要追溯到吴赤乌三年(240年)。当时耗全县之力筑城郭、砌谯楼,开挖护城河,筑子城周长390丈(约1300米),以土夯为主,才有了现今句容城的雏形。据有关明清句容县志记载,古城墙有过多次大小规模的修建,句容古城的“骨架”和“经脉”随之日渐丰满

唐天佑四年(907年),耗巨资重修句容城墙,在土夯基础上,部分地段外包石料,并建东、南、西、北、白羊(今北阳门)、上羊(今上阳村)六门,城墙具备了一定的防御能力。尤其是六个城门的建设,极大方便了县城治安管理、百姓出行和工商贸易。

景泰四年(1453年),城内建起了石路,东西长396丈(约1320米),南北长250丈(约833米),基本可以估算出句容古城区域面积约为1666亩,城内基础设施水平也初步得到了提升。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城墙重修,题城门匾:东门因迎春于东郊,故名宜春楼;西门地接南京都下,故名为朝阙楼;南门因路通华阳,故名华阳楼;北门因路通长江,登可望远,故名望江楼;白羊门因相传茅山仙侣往来集会于此,故名集仙楼。

馆藏《明弘治句容县志》中一张句容县境图,清晰地标注了五个城门。

明弘治(1488-1505)句容县境图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句容城墙迎来一次声势浩大的扩修,以备倭患。墙体向外围进一步扩伸,在土夯基础上,全部改用砖砌外包,气势磅礴,周长达7.8华里,高2.6丈(约8.6米),城垛2000多个,警舍24所,设东、南、西、北及小南门五个城门,挖护城河蓄水六关。城墙扩伸带来的是县城面积的扩大和车水马龙的生活景象。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重修句容城时,曾重题五门:东为太平门,西为致远门,南为登瀛门,北为广运门,东南为华阳门(小南门)。寓意“逢盛世国泰民安,百事兴政通人和”。

市档案馆馆藏的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句容县城区警管区分区图显示:当时的古城墙还算较完整,明嘉靖扩修的五个城门仍在使用。实际上,因近400年来的风雨侵蚀、战火纷扰和人为的窃拆,至句容解放前夕,古城墙和城门已经破败不堪了。

1947年句容县城区警管区分区图

句容解放后,百废待举,对修复还是拆除古城墙意见不一,当时中央政府又没有古迹保护的法令,县政府综合各方意见,认为拆利大于弊。经苏南行署批准,除东门城门和东门北侧一段保存尚好得以保留外,从1951年12月开始,对老城墙实施拆除。

改革开放后,服从城市发展需要,残存的东门城门于1979年拆除,东门北侧一段1982年全部拆除,历经1742年的句容古城墙寿终正寝。唤醒的是我们对经典历史遗产的善待。

(陈菊梅)

城市、

崇明寺和大圣塔,在句容古城相伴千年,先寺后塔,渊源颇深。

崇明寺原名义和寺,于西晋咸宁年间(275~280年),因佛教传入句容而兴建。义和寺由盛而衰,至唐会昌年间(814~846年)全毁。唐天祐二年(905年),重建义和寺,建有十八院,香火旺盛、信徒众多。宋太平兴国一年(976年),耗巨资扩建义和寺,规模宏大,建有三十六院。在大建后的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寺院主持为了表达对远在上海崇明岛句容老乡的慷慨解囊的敬意,特意改了匾额,将义和寺正式更名为崇明寺。

崇明寺三十六院中有一院,专为祀奉从西域来华传法的高僧僧伽(法号)像而建。僧伽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尤其在江淮一带治水抗灾、医病救人、建造寺院,声名远扬,因久居泗州(今盱眙泗洪一带),故有泗州大圣之美誉。据传,僧伽曾显灵于句容,崇明寺僧徒景仰而在此院塑像以祀,该院遂命名为“大圣院”。

为表虔诚,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在“大圣院”内竖立一木塔,专门安奉僧伽神像,“大圣塔”名由此而来。遭受百年来的日晒雨淋,木塔行将腐塌。宋元祐八年(1093年)改建为砖塔,高40多米,七级飞耸,八面玲珑,檐牙装有响铃,内设木梯。拾梯登顶,句容古城风貌一览无余。作为当时句容最高的地面建筑,鹤立鸡群,在周边地区享有盛誉,引来众多信徒、游客的膜拜观瞻。

当时开工建造时,塔基下立塔碑一块,碑下有石匣一个,共5函,石匣内有铁、铜、银椁和金棺。金棺中藏银质贴金卧佛一尊、银质方胜片(方形饰品)一枚,上镌“徐二娘舍”和“福德长寿”八字。埋藏的这批文物至800多年后的“文革”时期因大圣塔拆除而重见天日。

《明弘治句容县志》卷之十文章类王韶《重修塔记》记载了大圣塔四次修缮情况:分别是南宋宝祐戊午年(1258年)、元至顺壬申年(1332年)、明正统丁巳年(1437年)、明成化甲辰年(1484年),均为寺僧化缘劝募整修。第四次耗时最长,历经7个月之久,大修后的宝塔生机勃勃。

1926年11月

寺庙焚毁前的大圣塔

1970年1月

拆除前夕的大圣塔

民国十五年(1926年)11月14日夜,崇明寺遭火灾,火势迅猛,扑救不及,塔内木结构和周围庙宇损毁惨重,仅存石塔残骸竖立地面,塔身已有倾斜之象。解放初期寺塔遗址尚存。

“文革”时期,大圣塔向北倾斜加重,塔砖时有脱落,俨然成了一座危塔,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因不属于国务院命名保护的文物,经省革委会批准同意拆除。1970年1月24日,县建筑站进驻施工,至5月大圣塔残骸全部拆除,寺塔遗址遂废。千年古塔寺褪尽风华,令人唏嘘不已。

经典终逝去,追溯档中来。现今人们对古寺塔全貌的认知,只能从《清光绪续纂句容县志》上一张重修崇明寺塔图中寻找。此图还原了古寺塔全景:院落典雅,错落有致,圣塔高耸,九级飞檐,似一把利箭从寺中直刺云霄,寺塔相得益彰,蔚为大观

《清光绪续纂句容县志》重修崇明寺塔图

尊重历史,传承经典。2002年4月28日,在葛仙湖公园开工重建大圣塔,2005年10月竣工。新塔9层塔体,高度89米,堪称当时全省已建成的最高宝塔,成为句容城的一个新的地标性建筑。从此大圣塔的辉煌历史得以延续和发展。

(徐飞)

义台与学宫

忠孝节义,在中国根深蒂固,一直奉为道德准则。句容在唐代就出了一位闻名全国的大孝子张常洧。据《义台张氏族谱》记载,张常洧因孝贤被朝廷册封,特建义台(义台:古行礼仪之台)张氏忠孝祠。

义台张氏忠孝祠建于唐贞元五年(789年)。《清乾隆句容县志》载:父殁,张常洧披发徒跣庐墓三十六年,手植奇树千余木,白鹤来翔,产瑞芝一十二茎,唐贞元五年,李泌(时宰相)宣策褒美,特建义台。志又载:义台在县治正南,儒学(学宫)前(原南门布厂位置),唐贞元五年,敕建表彰孝子张常洧庐墓处也。今相传,今邑文庙基即孝子亲墓,故明伦堂前古柏犹云,墓树也,堂后一带名千柏廊,昔有柏树千枝故名。“手植奇树千余木,堂后一带名千柏廊”这些文字表述,足以证明唐贞元五年义台建设时占地面积颇大。

馆藏《乾隆句容县志》有关建“义台和张氏宗祠”的记载

宋元丰二年(1079年),知县叶表将治东的学宫,移至义台忠孝祠的后面。元代义台忠孝祠改设乡贤祠,供奉孝子张常洧与(唐)忠臣刘邺。后因学宫的扩建,张氏宗祠后移至学宫之东(今茅山村东则)。

学宫,即办儒学的学校,建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老文化馆对面)。学宫和义台部分建筑在太平天国战乱中被毁,至清光绪重建,此时的学宫办学和发展规模已到顶峰。《清乾隆句容县志》开篇有手绘学宫图,正南第一进(进:古院落分布方式)为节孝祠,后为照壁,又泮池,池后为名宦乡贤祠,圣殿(大成殿),明伦堂,堂后有亭、阁。《清光绪续纂句容县志》载略:县学宫有学田(办学用地)二百二十五亩九分,分布于县城周围,每处的租田都有详细记录。可见当时学宫之大。

《乾隆句容县志》开篇学宫图

学宫东西各有附属建筑,义台与学宫实际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古义台街(今南大街)由此而得名。

明清时期义台街非常繁华,“义台秋月”已成了“容山八景”之一,地方文献中留存有多首歌颂张孝子与描写“义台秋月”的诗篇。如明代樊安《义台中秋夜吟》:稜层义台倚高坡,分得贞元雨露多。陈迹纵教人世改,穹碑不为藓苔磨。嘉祥会应灵芝产,孝义重徵太史歌。俯仰乾坤秋一色,永留清誉伴嫦娥。

清中后期义台街建了一座名楼,名“坐月楼”,仕商们坐在楼上赏月抒怀、论道古今,别有一番情趣。坐月楼曾盛极一世,本邑文人张元为撰《坐月楼记》,描述了当时登楼观月和义台街的繁华盛景。

至近代,义台和学宫建筑完全被拆除。代表儒学精髓的古建筑早已不复存在,但儒家思想文化却在老城发扬光大。

老容

印记

句容人都在看

爱句容乐生活联系方式

广告及商务合作电话:18505248898

投稿及内容合作微信:xiaoxian090213

阅读原文参与参加秒杀活动

Hash:26abfa50888711e526c66dde075ad7cb4bfaa854

声明:此文由 爱句容乐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