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高清+航拍图:百年黑河老建筑「黑河商会」

相信很多朋友们已经发现许久:在黑河市王肃街上,一处“黑河商会办公楼”原型样式的楼房正在复建中。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青砖为质,观之十分厚成蔚盛。在本期推送中,就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同与封面记者们探寻这座“黑河商会”的前世今生吧!

黑河商会正面人视点

早在19世纪中叶,俄国冒险家马克来到黑龙江流域的黑河和瑗珲,写下了《黑龙江旅行记》。

伪满时期照片“黑河省公署”

甲午战争后,日本军部间谍石真清一,于1899年也来到远东、中俄边境黑河、瑗珲等地,他在《谍报记》一书中,记载了他在海兰泡(布拉戈维申斯克)、黑河、瑗珲等地当时的情形。并记载了当时有德国人、美国人、越国人、朝鲜人等在黑河地区的行踪。

《窥伺中国》一书中编者错误地

将此张照片视为齐齐哈尔商会

他们中有的人披着商人或者旅行家的外衣,暗地里却在搜罗远东中国和俄罗斯相关情报。这些外国人的文字,成了记述黑河地区近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20世纪初,日本间谍足迹遍布东北及中国的各个地区,他们用照相机留下了大量的中国城镇及乡村照片。这些照片从侧面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影像资料。

兴业肇基”黑河发展的脚步由此开始

在黑河商会早期的一些报告书中指出:“近代物质昌明,依商业之盛衰,即可观其国势之强弱,蓝天下之货物必赖商而通之。”黑河“在前清光绪庚子年以前不过沿黑龙江岸一小村落而已,其对岸为俄境阿穆尔省。”国人之经商者带领很多人员集于江北(指俄境海兰泡)商贾经营。自庚子乱后,国人在外经商者,全部返回江南(大黑河屯),逃亡墨尔根(嫩江)、卜奎(齐齐哈尔)等地。

正面航拍图

背面航拍图

西南方向鸟瞰商会及俄罗斯

“自1907年4月,逃亡的黑河人逐渐返乡,闯关东的人员也络绎不绝。由此年复一年日有起色,人烟稠密,商贾辐辏,居然有市镇气象矣。”

商会正门

商会楼为青砖楼房,中、西合壁样式建造,有雨搭,向上微翅的飞檐,飞檐是典型的中国建筑造型,飞檐上有方天画戟,楼门垛为半圆型欧式装饰,西式的雕花。华丽高雅,为黑河民国时期最精美的建筑之一。

正门细节

商会院内亭榭

宣统元年(1909年),商家多酝酿并开始组建黑河商业公议会,不久公议会改名为黑河商务会。它是一个商界群众团体组织,以“联络商情、开通商智、振兴实业”为宗旨,参照奉天(今沈阳)的体例,将原予设的正、副董事长分别改为总理、协理,下设若干董事。当时推举刘云祺为总理、季麟三为协理。

由东南向西北主楼立面细节

民国元年(1912年),爱辉兵备道迁往黑河,并改称黑河道。黑河人口骤增,商铺达近200家,市场趋显繁荣。民国二年(1913年),商务会改选季麟三为总理、刘云祺为协理。商务会内附设商事公断处,推举姜维铭为初任处长。后来历任处长均在董事中选出。

由西北向东南主楼及院落

民国四年(1915年)颁布《商法》,根据要求将商务会改为商会,原总理、协理分别改称会长、副会长;改董事为会董。季麟三连任会长,另选白兴浦为副会长。民国六年(1917年),白兴浦为会长,丁佐贤为副会长。民国八年(1919年)改选,白兴浦、丁佐贤连任。民国十年(1921年)改选,丁佐贤为会长,张彭九为副会长。民国十二年(1923年)改选,丁佐贤连任,穆绍长为副会长。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选,穆绍长为会长,梁官臣为副会长。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选,鲍遵菴为会长,孙毓藻为副会长。当年冬,改会长为主席,商事公断处取消。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选,孙毓藻为主席,刘画舫为副主席。伪大同二年(1933年)奉令依照民国四年《商法》再改主席为会长。

正南向北院落及楼体

伪康德二年(1935年)改选,仍由孙毓藻、刘画舫连任,其他会董分工管理会计、评议、调查、纠议、庶务等共26人,会董不坐班,只在分管工作需要时通知到会,或召开会议研究重大问题时参加。另聘办事人员负责具体工作,按月薪制发放工资。商会的日常工作由秘书主管,月薪80元,下设文牍月薪50元,会计月薪40元,调查员、收款员每人月薪30元,书记员月薪28元。

由北向南商会主楼背面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四月,马占山将军在黑河组织抗日政府期间,黑河的商铺已有382家。在商会认真组织动员下,各商家积极筹款支持马占山抗击日寇。

商会北门

黑河商会自成立起做了大量的工作:市场繁荣、物价平稳等,商铺经营的种类、项目都很多,主要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及各项服务行业。商会的工作人员每天都有在商铺做调查研究工作的,他们了解市场各种库存情况,研究供需量,保持基本平衡;掌握指导物价以及处理纠纷等。黑河在民国期间,物资的价位很低,物价比较稳定,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活比较殷实。

“阎闾云齐”——当年黑河人的心气很高

黑河商铺的经理或业主,多是内地闯关东人员。据统计,山东省人占74%、河北省人占19%、其他省人占7%。商铺投入资金额分别为:投入10—90元的108户;100—900元的174户;1000—9000元的79户;1万—10万元的18户;20万元的2户;30万元的1户。从商铺投资情况看,黑河城镇的阶层也有一些分化,出现了少数比较大的资本家。

值得一提的是:

黑河商会英译为“The Chamber of Commerce”

其遣词准确程度超乎现在不少的英文招牌

黑河商会被推选的会长、副会长及会董,有许多是比较大的资本家和在社会上有名望的人。在26名会董中,有12人为1万元以上的投资户。考虑到行业的重要性,比如当时的金矿企业是黑河经济发展的领军行业,在会董中推举4位金厂经理当选。另外,还有木业、电业、火磨等大型企业,都处在领军的地位。

西北向东南人视点

黑河的一些比较大的资本家多属早期闯关东人员,他们大多在俄罗斯境内打工、采矿、伐木以及做生意,靠着自己努力奋斗发展起来。会董毕鸣山投资30万元,开办恒矅电灯电力公司以及在公司内附设电话局,使黑河城镇明亮起来,木业、火磨等大型企业用上电能动力,各官衙和商店均设上电话,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有很大贡献。毕鸣山不识字,有眼疾,但他头脑灵活,在俄罗斯金矿开采黄金、经商做买卖而发迹。回到黑河置办房产,同时自设炉火烤金,打造戒指、手镯、耳环、项链等饰品,畅销哈尔滨等地。

院落内建筑细节

黑河商会自创立之初,即租借大兴街(今王肃街)路南和盛义市房作为办公地址。民国元年(1912年)秋,迁至中原街(今中央街)西段“山东同乡会”平房(今石油公司处)。民国十二年(1923年)在中原街路南(西市场原址)自造楼房1所(即现在复建的原型)作为当时黑河商会的办公楼。

院落内建筑细节

1933年初,日伪军侵入黑河。伪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一日,黑河省公署成立,因一时难找相当地点办公,即强行占据黑河商会办公楼房,资料这样记载:黑河省成立,因公署乏相当地点,让与省公署。此时,黑河商会又迁至大兴街路南万福广楼房。此后,再迁兴隆街(今海兰街)路南荣源盛楼房。伪康德三年(1936年)一月,迁至六道街(今兴安街)路北,迎恩路西侧150米处左右。

市民在商会前走过

历史沿革

1900年庚子俄难后,逃离外地的瑷珲难民返回故土,瑷珲城因是黑龙江将军衙门和黑龙江副都统衙门所在地,官兵、居民及来往行人较多,随后瑷珲城内招商开市,商业逐渐恢复发展起来,商人行旅往来频繁,客栈、饭店业应运而生,商贾辐辏,未及三载,商铺增至数百家,瑷珲渐次发展成为黑龙江北部的商业中心。到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瑷珲城内商号发展至220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年营业额包括驿路贸易大约1000万元(大洋)。

1900年(宣统元年)12月黑河商会成立,当时名为黑河商务公议会,后改为黑龙江省商务总会黑河府商务分会。1910年(宣统二年)瑷珲城内陆续开设私营中药店5家。

1911年(宣统三年)黑龙江省商务总会黑河府商务分会改为黑河商务会,并制定了商会章程和会员名册。下设董事会,刘云祺当选为总理,季麟三为协理。同时,瑷珲商会也成立。同年,黑河商人刘肇西出资羌洋3万元,在黑河创办了福增和木材厂,兼营发电,为黑河地域内最早的私营企业。

1912年7月24日黑龙江提学司批准瑷珲商务分会成立并启用图记。同年10月29日山东公民鞠澄呈请组织成立西伯利亚华侨联合会。同年12月黑河、瑷珲两商会联合嫩江、讷河、龙江三处商会,拟筹资10万卢布,开设齐黑(齐齐哈尔一黑河)的汽车线路。

1912年末,因瑷珲城商业凋敝,瑷珲海关由瑷珲移至黑河,自此黑河成为中俄通商口岸,不仅黑龙江两岸中俄客商在黑河落户,日、美、德、法等国商人也纷纷云集黑河从事商业贸易,黑河一时被誉为“万国商埠”。

1913年随着黑河采金业和商业的进一步繁荣,在黑河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外国商号增至48家。1916年(民国五年)黑河商务会改称黑河商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黑河商会委员,选举会长1人、副会长1人,会董26名,附设商事公断处。

1920年12月24日黑河商会函告瑷珲海关,此前黑河商会会长白良栋因公外出,所有会务由副会长丁官堂代理,现本商会会长白良栋回黑,于本日接办会务。

1922年10月31日黑河商会、瑷珲商会刻送图模并派瑷珲公民代表赴梁集屯负责查验瑷珲海关往来货物。

1925年5月6日黑龙江省长公署指令省实业厅核覆黑河道尹公署转请黑河改组商会。同年7月1日黑河商会第六届会董选举穆兆修为会长、白良栋为副会长,选举设立会董4人,并于本日就职。

1927年1月10日黑河商人白良栋等组织成立齐黑(齐齐哈尔一黑河)的长途汽车公司,办事处设在黑河。

1930年7月1日黑河商会第八届改选完成并就职,鲍登贤当选为会长,孙毓藻当选为副会长。同年11月8日,第八届黑河商会进行改组,改会长为主席。选举常务委员5人、执行委员15人,选举监督委员7人,黑河商会会员达到293人。

1931年(民国二十年),黑河商会召开第九届常务委员会,选举和盛永经理孙毓藻为主席,刘画舫为副主席。1933年1月日军侵占黑河后,黑河商会改主席为会长,改委员为会董。伪满时期,黑河商会内设会计、评议、调查、纠仪、庶务等机构,成为日伪对黑河工商业进行统治的工具。

商会正上视角

解放后,此楼曾为瑗珲县文教科所在地,也曾是瑗珲县第二小学校址。相信在该建筑彻底竣工后,将会是黑河往日荣光的又一见证。

特附援引目次,并在此鸣谢

感谢您们为黑河历史做出的卓越工作

本文部分文本援引自:

黑河档案馆 《窥伺中国(上下)》李家巍,辽海出版社 “黑河老照片1930年黑龙江大黑河屯” “公共号黑水情深” “旧影惊艳-民国初期的黑河商会与伪满洲国黑河省公署老照片”

监制:橘籽

图片:东来,封面视频部

责编:东来

Hash:034ed042b489d8b24c635e1a6955a06040056a7e

声明:此文由 黑河封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