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境内一条鲜为人知的古长城遗址

中国历史地图局部,红线即为该长城遗址线路

环县境内一条鲜为人知的古长城遗址

作者:崔登霄(甘肃环县)

毛乌素沙漠东南边沿是甘肃环县和宁夏盐池县的交界之处。这一带山岭绵延,丘陵起伏,人烟稀少,交通阻塞。在环县一侧,有一条由人工开挖的古代历史遗迹。这条古遗址千百年来静静的湮没在崇山峻岭之中,人们对它的修筑年代及其作用知之甚少,当地人都把它称作“狗拉壕”。笔者经过多年考察和实地走访,查阅了有关历史资料,初步认为这是一条鲜为人知的古长城遗址。现对这处古遗址作简要介绍:

一、遗址走向及现存状况

这条古遗迹西起宁夏下马关进入环县境内何家塬,随着山岭走向蜿蜒起伏由西向东,通过甜水、山城、秦团庄三个乡镇的九个行政村,进入陕西定边县境,与石涝池古长城遗址连接,仅在环县境内就长达近百公里。

遗址具体走向:从宁夏下马关进入环县境内,经甜水镇的趙掌,何家塬,九连山到甜水街这一段有零星古遗迹,但连接不太明显。从甜水街起到张新庄大良洼村的白草滩子再到甘沟,这一带山梁上都有明显壕沟遗址存在,其间张新庄山顶上有一墩烽。再经过甘沟村往东就到山城乡范阳洼村的黄蒿掌有一座小城垣,山上又有一墩堡,当地人称其为黒山墩。翻越山梁就是李家山(又名堡子山),山顶又有一处墩堡。又越过一座山梁就到任新庄,山梁上又有一座墩堡。接连翻过两沟岔,遗址进入宁夏境内的北峁塬冯继沟,冯继沟山上有一墩堡,当地人称做墩儿梁。在山坳有一处早已荒废的古寺院。过此又是山城乡任家掌村的黑虎湾,寺沟渠,寺洼,白崾岘,任家原.贾尖山翻越武家沟就进入秦团庄乡境内,沿天桥梁上到白塬畔.这里即有墩烽城堡.又有墙垣塹壕。从甜水到白塬畔约五十公里,所经山梁均有遗迹存在走向连接清晰。过了白塬畔遗迹又分为两条.-条通过大小天子。黄天子到陜西境内的饶阳堡;北线由饶洞嘴翻越一条大沟进入宁夏境内,通过盐池县后洼乡的孫家水淌、谢家墩,又进入陕西定边县境内的白弯子、三山口与石涝池古长城相銜接。

遗址类形及现状;这处古遗迹与环县中部战国秦长城遗址修筑方式大体相似,全用黄土构城,现存各类形状清晰可辨。初步归纳有:烽燧(墩).城堡.墙垣.壕堑等。大部分地段以壕堑为主体,与之相伴的一些残缺墙垣痕迹蜿蜒盘亘于山梁原野,与墩堡城障相连接,遗址走向鲜明,现状保存完好。(1)烽燧;(墩)从甜水到饶阳一线在环县境内约七十公里,共有六个烽燧,现状保存较完整,这几处墩燧都建于山梁顶端,相距大约二十华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白塬畔墩(图1)为梯形,顶宽约五米高约十米,底宽约十米,为四方形。烽燧处于一小城堡中间,城堡墙体虽然坦塌不全,但残存形状完整,墙体高约五米,底宽约八米。城堡占地约五亩;另一种是冯继沟墩儿梁和任新庄两个墩燧(图2)为凸形上小下大分为两层,为四方型,通高约十二米,上层宽约十米,下层宽约二十米,在堡体上还挖有许多小窑洞,墩燧处於一小城堡中间,城堡占地约六亩,墙体四周遗址保存完整,墙外又有宽约四米的壕沟。这些墩燧土质坚硬与就地土壤明显有别,根据当地人传说;古时候修筑这些墩堡时将土加盐蒸过,因而坚固才能保留到今天。另外三个与白塬畔墩形状相同。(2)城堡;除以上墩燧下的城堡外,在李家山和黄蒿掌有两座单独的小城堡,如李家山城堡,(图5)现状保存完整,占地约八亩,呈四方形,周围墙高约四米,顶宽两米,向南开一豁口,四周分布着大量小窑洞,疑为当时住人和储存物资的地方。(3)墙垣;在现存的壕沟遗迹沿线,大部分地方都有筑过墙体的遗迹与濠沟并存,由于当地为黄沙土,土质松散,历经千百年历经风雨侵蚀,墙体虽被风化,但筑墙的痕迹残存。白塬畔-段墙体保存较完好(图4)。一些陡坡沟洼都依势修筑台阶墙体,西边有壕堑。如任掌村巴儿掌沟坡均修筑台阰式墙堑,有些地方目前还可供人畜通行。(4)壕堑,当地人称作狗拉壕,这条古遗迹在较为平坦的山染上大多段落以开挖壕沟为主,,有些地段壕沟墙迹并行,(图7)从张新庄到白塬畔百余里,不论山梁沟坡都可找到其走向连接的痕迹,有的地段整体现状保存明鲜完好,如山城乡任掌村的白崾岘。寺洼有一段遗址,壕沟整段连接长达两华里,壕面宽约八米,深约六米,部分地段至今人畜还难以逾越。

遗址构筑方式:由于这-带地质全为黄沙土构成,古遗迹在修筑时因地致宜就地取材,随着地形地势构筑各种设施,在黄土面开挖,用黄土夯筑而成。墩燧都筑於地形较高位值,周边视野开阔,墩与墩相望,墩与壕墙相连。较为平缓的山梁峁洼均以北边取土形成壕沟,壕南筑墙,成为一条难矣逾越的屏障。沟坡陡洼修筑阰梯式墙堑。互相连接互相策应,形成一条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沿线除墩下有城垣相围外,还有两处独立的小城堡,全用黄工夯筑而成,层面请晰,并在城堡周围挖有许多小窑洞。这处古代遗迹处在松散的黄沙土质环境中,历经千百年自然侵蚀,大部墙体无存只有壕沟存在,能保存到今天这样实属不易。

二.古遗迹修筑年代及作用。

这条古遗迹究竟为哪个朝代所置,至今还没人去考察确认。具有关史料记载以及现存遗址辨析,可以确认为明代所筑边墙的一部分。但根据零星的史料记述,也有秦代蒙恬修筑长城以及唐宋时期青岗峡要塞等遗迹的存在,明代在此基础上完繕和重新修筑的可能性。

(-)此遗址为秦统一后由蒙恬所筑秦长城的记载:据《甘肃军亊志》长城篇;“西起皋兰沿黄河经一条城。静宁同心长城系秦蒙恬所筑。”《朔方道志》(淸末由马福祥编修)注眀;“秦统一后蒙恬筑长城,宁夏境内沿同心下马关到萌城进入环县境内,沿环县,宁夏边界通向定边境内”这两部史料各记一段,正好与这条遗迹相銜接,并且都说明为“秦蒙恬所筑”秦长城,这是我所见到对这条古遗迹仅有的完整记述。环县新,老县志也有“第二道长城橫堡(甜水堡)而过”的记载。

(二).唐宋时期一些史料多次提及的“青岗峡”就处在这一带,(具体地点待考证)是一处重要的军亊要塞。当时不会把一个防禦要点孤零零地置于深山旷野之中,想来一定会有其他设施相配合。当地流传着“唐塔,宋墩,朱打圈”的说法,据《宋史。地理志》载;宋时在这一线西边筑有安边城(在今甜水湫家滩)东边筑有大巴寨(今秦团庄新集子一带),沿线那些墩堡可能与宋代有关。这一带更是宋与西夏双方爭夺的前沿阵地,烽火狼烟爭战不息。正如当时随军征战的诗人张舜民《青岗峡》一诗所述;

“青岗峡里韦州路,

十去从军九不回。

白骨似沙沙似雪,

凭君莫上望乡台。”

《资治通鉴长巻》记;“宋真宗四年九月,李继迁陷清远军(今甜水镇),都监段义叛降,駐守靑岗峽的观察使杨琼惊惧不前,并焚粮廪芻积兵仗,驱寨中老幼以岀,遂弃青岗峽,退保洪德砦,贼势浸盛,未尝与交锋也。”从此青岗峡这-军亊要塞就逐渐从人们记忆中消失。

(三)明时元代残余势力屡犯宁庆,朝廷在陕甘宁一带采取各种防禦措施,据《明史》《西北通史》《宁夏通史》等都有记载;从正统时起有王复,余子俊,秦纮,马文升,杨一清,王琼等人在这里驻防戌边期间都有修墩筑墙,开沟挖壕的记载。时间之长数量之大在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史料中记述当时所修筑的各种防禦设施,从形式和名称上看都与这一带现存遗迹相吻合,只是在工程沿线地名中多次提到花马池。韦州,下马关,没有注明这一条遗迹在环县境内沿线的可辨地名,如《中国古地图集》宁夏固兰边图中标明一条长城路线;西起“安宁经什字川.一条城.鸣沙洲.半个城,韦州.萌城,甜水,高平,铁柱,饶阳。如“高平”,“铁柱”两地名从位值看应在环县境内,但今无此地名。加之这里环境偏僻交通阻塞,因而彼后来研究分辨明长城走向所忽视。诸多史料都证实这条古遗迹应是眀代所修筑的长城遗址无疑,但在明代新修筑以前是否有前朝遗迹存在,有待专家学者考察论证。

三.对这处古遗迹的考证有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1)环县与宁夏接壤之处,自古以来就是抵禦游牧民族入侵的边防要塞。秦汉以来历代都在这一带修筑防禦设施,这处古遗迹可能是所筑防禦要塞古长城的一部分。通过专家学者考证,不论是秦蒙恬所筑秦长城,还是明长城都有着新的涵义:目前研究秦长城的资料大多数都认为,秦统一后所修的长城,是沿着战国秦长城或缮或修进行的,再没有发现别的走向。但-些旧史料则指出蒙恬所筑第二条长城另有走向。这条遗址可作为考察论证秦第二条长城走向是否存在的实地考证对象之一。其次是在我省境内对明长城遗址的考察已告结束,结论是庆阳地方没有明长城遗址存在。通过对此地的考证,如果证实为明长城,就可以填补'庆阳境内沒有明长城遗址'这一空白。

(2)从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明代.图)所标长城路线:西起嘉峪关河西兰州.什字川堡。一条城堡。金家台。靖远。打垃池堡进入宁夏境内的半个城(红城堡)、同心、下马关到环县甜水堡为止。东面又从陕西定边县境内的石涝池堡起东向榆林穿越山西河北直通山海关,中间断缺的一段正好是本文所提及的古遗迹从环县甜水到定边石涝池这一段。通过对这处遗迹进一步考察认证,如果属于长城遗址,就可以把地图中这条长城线中间断缺的一段连接起来,形咸一条完整的万里长城路线。

(3)秦汉时这一带就留有诸多历史痕迹。今甜水镇周围据称有十二座连环城,至今还存有好几处古城墙遗址,并且发现有大量汉墓群存在,(图9)秦汉文物累有发现,秦砖汉瓦(图8)俯首皆是。甜水(宋清远军)和青岗峽(唐开元时称青冈岭)两地在古代都是中原通往塞外的关津要塞,从中原通往漠北.西域的必经之路。在五代宋元之际这里也称之为北边的古絲绸之路。这条古遗迹沿线累有文物发现,许多都彼当地人当古董抛弃。如冯继沟村民冯得录于零四年在墩儿梁遗址中挖出两口大铁锅己锈成一体,当时搬运回家实物尚在,还有两只青铜洗脸盆,一只损坏抛弃,另一只完好上面有很多花纹,被山城乡寨柯村文物贩子王某以一百九十元买去。因此这一带历史久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蕰,不单纯是一条长城遗迹的考察,同时对于挖掘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也有着历史和现实意义。

(4)这处古遗址所在地黄沙土山梁地带,山高风大自然侵蚀本来就很严重,近些年当地居民增加,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大量建庄修路开荒增地,有的墙被挖倒,有的沟被填平,加速了遗址的损毁进程。这处遗址至今还在风雨中挣扎,如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就会逐渐消失。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这处遗迹实地考察认证,拯救挖掘和保护这处历史文化资源,使其为我省当前开展的华夏文化传承新区建设发挥应有的用。

本文写于2011.12.31,发表于作者的“夕阳无限好”新浪博客。

Hash:1f2cd4a02966e90021faf435628c391438adde5c

声明:此文由 掌中环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