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政协关于《加大安化黑茶重点文物遗存点保护力度积极推进“万里茶道”申遗工作》专题协商会上的补充发言

·☝

各位领导:

我就刚才县政协文教卫体委主任罗艳群的主题发言补充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乡、镇、村特别是有万里茶道入选待选文物点的乡、镇、村,在经济开发建设中,一定要把文物遗产保护摆到重要位置。文物的魅力在于我们还一时半刻不能发现或认识到它的真实潜在价值,一但拆了,悔之晚已。在这方面我们有太多的教训:如梅城老县衙、北宝塔、陶澍罗绕典总督府、唐市吊角楼、黄沙坪古船码头等等,当时大家都认为拆了正确,可过了不到二、三十年,甚至只有几年光景,转身才发现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因此文物保护的好坏与乡镇村领导的认识态度密切相关。目前,东坪林祠堂正准备拆除,请求县领导重新评估其价值。林家祠堂建于康熙五十二年,房子很普通,但不普通的是它与安化黑茶密切相关。乾隆年间,林氏后人因复修林家祠堂,在祭祖时,特把明代通判林之兰《明禁碑录》与《山林杂记》二本关于安化茶政的古籍刻版印刷,留下了明代安化黑茶史料,因此林家祠堂需请专家重新评估,但专家不能请安化的,因为他们属你们管,他们怕你们。另建议先期将万里茶道入选待选点所在乡镇村的文物保护纳入当地干部绩效考核范围。

二、安化茶文物遗存丰富,在湖南首屈一指,现在我们正在打造茶旅文一体化,我们对待文物的保护必须象发展茶产业一样热心。茶没有文化,不管怎样,就是一杯茶,喝了就走。而有历史文化的茶,娓娓道来,津津有味。没有文化的茶,最终会走样,会把茶吹成包治百病!因此凡属万里茶道入选和待定点及沿线以及相关范围内的所有文物,建议一律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单独设立专项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三、仙溪泉塘广化寺芙蓉广化寺、大福浮山寺为唐代所建,是沩山密印寺培养高僧的地方,是湖南茶文化最厚重的地方。宋代僧界领袖道楷禅师就到过泉塘广化寺,有元代碑为证。泉塘广化寺亟待由县级提高到省级保护级别,芙蓉广化寺及浮山寺遗址须尽快纳入县保,划定保护范围。

四、江南德和、良佐茶行建于清乾隆年,是目前湖南境内最古老现在还在生产的老字号茶行。德和家族茶行大都与晋、陕、甘茶商在武汉陕西甘肃东部宁夏南部等“三秦”之地合作经营茶叶。江南《王氏族谱》有记载,这与康熙年陕西《城固县志》记载运销安化黑茶线路完全一致。1940年,民国先贤彭先泽租赁江南德和茶行即为白沙溪茶厂前身,生产了中国第一块紧压砖茶,主销西北与前苏联。彭先泽《安化黑砖茶》及《安化黑茶》二本专著就撰写于该厂,因此德和茶行是万里茶道最具典型性的文化遗产。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直接征收德和、良佐茶行产权,再转交白沙溪作为该茶厂茶叶历史的宣传展示窗口,彰显江南茶马古镇魅力。

五、从洞市鹞子尖黄花溪缘奇桥,至江南镇德和茶行码头这一段60华里江南古道,茶行、古井、茶亭、廊桥、会所、宗祠、庙宇、茶碑、老街、码头、摩崖石刻、古石板路等茶文化遗存特多。有史料证明,它承接了明之前的川藏茶马古道,同时又下启了清初以后的中俄蒙万里茶道,是安化乃至全国极具茶文化旅游开发价值的一条古道。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率先将江南古道,着力打造成万里茶道湖南省段最著名的茶文化遗产体验绿道、生态绿道、旅游绿道,使安化茶马古道名扬四海。

六、安化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为适应文物保护建设的需要,建议将安化县文物所升格为副科级单位。

Hash:4f9c0ff1c9bd766834e2544c259b51e27abadfd5

声明:此文由 生活在洞市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