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三山五园|谐趣园知春堂与知春亭

V海淀

讲述海淀人自己的故事

颐和园万寿山东麓的“园中之园”——谐趣园,始建于乾隆十六年,原名惠山园,仿江南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大修,改名谐趣园。光绪十九年重建。

谐趣园中有两座以“知春”为名的建筑,一个是园东的知春堂,还有一个是在园西南、宫门附近的知春亭

知春堂

知春堂位于谐趣园最东端。知鱼桥斜跨水池东、南两岸,桥身向东偏北的指向正是知春堂。知春堂前身是乾隆时惠山园八景之一——载时堂。

“载时”指按四季规律行事,顺应天意为政。出自《史记·五帝本纪》:“(帝颛顼高阳者)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讲颛顼养殖各种庄稼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按照四季规律行事以顺应天意。

载时堂是仿寄畅园嘉树堂的布局建设的。乾隆十九年《御题惠山园八景诗》有《载时堂》诗及诗序,诗序中记述载时堂高洁、干燥而幽深,檐间可映照池水的波光:

(知鱼)桥东为堂,爽垲奥密,兼有其胜,风漪澜縠,泛影檐际。

背山得胜地,面水构闲堂。

阶俯兰苕秀,檐翻绮縠光。

对时欣职殖,抚序敕几康。

玩愒曾何谓,分阴惜不遑。

乾隆《载时堂》诗中表达了顺天勤政,珍惜光阴的意愿。

载时堂原是惠山园中的主体建筑。嘉庆时在惠山园寻诗径、涵光洞原址上改建涵远堂,此后涵远堂成为谐趣园主体建筑。

嘉庆时还将载时堂改为“知春堂”,嘉庆、咸丰曾在此召见军机大臣。

一年之计在于春,“知春”延续了乾隆命名“载时堂”的珍惜光阴的思路;同时,“春”在五行学说中与“东”对应,符合知春堂在园中的方位。

知春亭

进入谐趣园宫门,向南沿连廊漫步,首先到达的就是知春亭。谐趣园的这座亭与昆明湖东堤旁、文昌阁城关附近小岛上的知春亭同名。

谐趣园的知春亭是光绪时加建的,主要是出于避雨防晒的需要。

Hash:2d95c525a7eee523de9b3d489a7efe471fe08d52

声明:此文由 发现北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