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物语㉒丨清代王府为何大多位于什刹海?

编者按:

自9月15日起,恭王府博物馆恢复有序开放。作为现今北京保存最为完整且唯一对社会开放的清代王府,恭王府迄今已有240余年的历史。在历史上,这里曾先后作为清乾隆时期权臣和珅,以及清嘉庆时期庆僖亲王永璘的宅邸。1851年,这一宅邸又被赐封给恭亲王奕訢,恭王府的名称也由此得来。

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恭王府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是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恭王府的评价。而这一显赫王府,正位于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西南角。除此之外,位于后海北沿的醇亲王府是北京规模最大,也是现存清代王府中保护比较完整的王府。

在元明清三代中,什刹海都扮演着都城的核心水系地位,对北京城有着重要的意义。清朝建立以后,四个世袭罔替亲王府中,有三座建在这里,除此之外,还有阿拉善王府涛贝勒府、棍贝子府、兆惠府等。这些王府官邸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

由西海、后海、前海组成的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这是因为这里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得来此称。作为北京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什刹海汇集了王府宅邸、寺庙名人故居、餐饮老字号等,也拥有号称“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等特色自然景观。有关于什刹海的故事和记忆,更成为北京城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近出版,由六十多位什刹海老居民共同完成的《我家住在什刹海》一书中,作者们着眼于“住在什刹海”,既有对游泳、滑冰、钓鱼、捞河虾、养鸟、斗蟋蟀、做弹弓打鸟、熬胶粘蜻蜓等身边小事的回忆,也有对什刹海一带历史、风景名胜的记述。其中,就有关于这些王府的故事,以及什刹海周边的变迁历史。

以下内容节选自《我家住在什刹海》,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我家住在什刹海》,赵书华、王德泉主编,北京出版社2020年8月版。

作者 | 苏佑明;周立中;王莉

摘编 | 安也

明成祖后积水潭失去了漕运码头的地位

郭守敬纪念馆中详细记述了积水潭的变迁。它本是东汉以前的高梁河故道,东汉以后,水流于蓟城以南,故道积存的高梁河水形成河湖湿地。金代称白莲潭,元代称积水潭,蒙古人称海子。金中都时城市水源是靠莲花池水系。元大都新城选在金中都旧城北部,这里有战争时期保留下来未遭破坏的北宫建筑,可做新城宫殿布局的基础。而附近的积水潭又可上接高梁河,能够提供新建都城对水源的需求。

历史上北京城的供水系统由此发生了从莲花池水系到积水潭(高梁河)水系的重大转折。当时刘秉忠规划并主持修建元朝新都城,他认识到单凭高梁河水还是无法满足王朝建都的需要,于是推荐郭守敬负责新都的水利事宜。郭守敬毕生从事天文、历法、水利、测量等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他在规划元大都水利建设时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解决大都日常用水及漕运进京的水源;二是开通京杭大运河的最后一段,解决了从通州到积水潭的漕运。

在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首肯后,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起,郭守敬启动了第一项工程。他在近30年对北京地区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决定以昌平白浮泉为起点,修一条向西、折向南,再返向东的“C”形引水渠,它可汇集元大都城西北地区10余眼泉水的水量流入瓮山泊(今昆明湖)。通常,这一段水渠叫白浮瓮山渠。它在此汇合高梁河水系后流入积水潭。

舳舻蔽水积水潭(苏佑明/供图)

当时的积水潭水面广阔得多,是现在三海(西海、后海、前海)的统称,三海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它是京杭大运河漕运船只进京的终点码头。积水潭水量足了,它南面的太液池(现在的北海、中海、南海)水也得到补充。次年,郭守敬又启动第二项工程,开凿或疏通从积水潭到通州的运河大运河相连。具体线路为:从潭东引水过后门桥,经东不压桥到大都皇城东墙外,流经北河沿、南河沿,出丽正门(今正阳门)东水关转向东南,出东便门到通州的张家湾与北运河连通。从此南来漕船可以经由这条河直入大都。全线贯通的京杭运河以积水潭为北段漕运终点码头。

积水潭在大都城内,除用于运河码头,灌溉供水、停泊漕船之外,还是大都城内市民交通、游玩、休息的最佳地方。元代积水潭水面开阔,号称“十里烟波,风景如画”,还有大量商船及旅游船。“渡桥西望似江乡,隔岸楼台罨画妆,十顷玻璃秋影碧,照人骑马过宫墙”,反映了当时积水潭的生态环境,远非后代可比。

积水潭东街。(张大胜/绘)

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京杭大运河不再经通惠河至积水潭。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对城市进行了重大改建,将通惠河部分河段及积水潭部分水域并入皇城内,进而使积水潭失去了漕运码头的地位。元朝北城墙在现在北三环半的位置,明朝将城墙南移至现在的北二环,致使一部分积水潭北部水系留在城墙外,就是后来形成的太平湖。(苏佑明/文,作者原住新街口长青胡同13号)

什刹海南还有四座王府能看到痕迹

我家周边100米内就紧邻着两家王府,周边1000米的范围内,共有6家清代王府,其中王府位于什刹海南的恭、庆两位亲王和位于后海北沿的醇亲王都在晚清时被封为世袭罔替,就是人们所说的铁帽子王。虽然其主人都在中国历史上雁过留名,不过惜哉,由于时光荏苒,有的王府已经泯灭于众生矣。

恭王府

从恭王府外西望,隔柳荫街可看到一片古建筑仿古建筑,东西南北长度都略逊于恭王府,这座建筑原本也是一座王府,是为愉郡王府,始王允禑是康熙的第十五子,雍正八年(1730年)晋愉郡王。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光绪的七弟载涛被过继给钟郡王奕詒为嗣,承袭贝勒爵,迁居于愉王府,人称涛贝勒府,但王府的规制没有改变。光绪三十四年,朝廷给载涛加郡王爵,但其时已至清末,没等大家改口称郡王府,就已经改元民国了,所以人们还是习惯称涛贝勒府。

据相关档案记载:愉王府坐北朝南,大门东向,分中、东、西三路。中路有四进院落,东路亦有四进院,后三进院为三合院。西路只有前后三排房子,西为戏楼,南为花园,有长廊、亭、花厅、假山等。清朝覆亡后,载涛因生计拮据,于1925年将贝勒府的后花园长期租给辅仁大学建校,初以府邸为校舍。1929年,南马圈和花园前空地出售给辅仁大学,建造了具有浓郁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造型元素的辅仁大学新楼。府北部改为辅仁大学男中,今为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后海晴雪(王铁成/绘)

原愉王府西侧隔松树街是末代庆王府,庆王祖上也曾是王族大户,第一代庆亲王(第一等爵)是乾隆第十七子永璘。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去世,永璘晋升郡王,随后和珅被诛,籍没其宅。据礼亲王昭梿的《啸亭续录》记载:“乾隆末年或有私议储位者,王曰:天下至重,何敢妄觊?惟冀他日将和珅邸第赐居,则愿足矣。故睿庙(嘉庆)籍没和珅,即将其宅赐王,以酬昔言。”嘉庆皇帝为酬谢永璘不觊觎大位,真的将和珅邸第赐给了这位胞弟,嘉庆二十五年,永璘辞世。清朝有袭降之制,爵位降代递减,庆亲王永璘之子绵性已降袭辅国公爵位(第八等爵)。

在这里,有必要加入一段前尘往事: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接替林则徐的琦善未申报朝廷同意,擅自与英使议和,割让香港,被道光皇帝降旨“革职锁拿,家产即行查抄入官”。琦善子恭镗率家人搬至厂桥居住,自此拥有160多间官房的三等奉义公府空置。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第六子、咸丰皇帝同父异母六弟奕訢被封为和硕恭亲王,庆僖亲王永璘之孙奕劻袭封为辅国将军(第十等爵),根据礼制,奕劻已不适宜居住在王府。咸丰元年(1851年)三月,内务府把庆王府从永璘后裔的手中收回,将其后裔奕劻等迁至定府大街愉王府西侧三等奉义公府(原琦善府邸)。

咸丰二年,咸丰皇帝将庆王府改名恭王府,并赐给恭亲王奕訢作为府邸。1861年,咸丰皇帝过世,奕訢与慈禧太后合谋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同治十一年(1872年)仿雍正八年怡亲王允祥例恩封奕訢世袭罔替,奕訢成为大清朝的第十个铁帽子王。有意思的是,落魄的奕劻被迁出庆王老府后,并没有沉沦,而是励志前行,一路顺风顺水。咸丰二年正月年仅14岁的奕劻晋封贝子。咸丰十年正月,咸丰帝三十岁之寿,22岁的奕劻晋升贝勒。慈禧在咸丰年间与其弟桂祥通信之时,常由奕劻捉刀代笔,奕劻虽无学问,却写得一手好字,因此深得慈禧的好感。同治十一年九月,同治皇帝大婚,34岁的奕劻加郡王衔,被授为御前大臣,这是奕劻恢复祖父支脉爵位的第一步,尽管只是一个荣誉头衔。

银锭桥(张维志/绘)

光绪十年,46岁的奕劻借助慈禧太后“甲申易枢”之力,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事务,并正式晋封庆郡王。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60大寿,56岁的奕劻被封为庆亲王,权位渐崇。光绪二十四年,在戊戌政变的关键时刻,花甲之年的奕劻帮了慈禧大忙,被封清朝第十二位也是有清一代最后一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当年的内务府主管一定没有想到,接近最末等爵位的辅国将军奕劻居然能咸鱼翻身,一步步地跃升至清朝爵位的巅峰,与占据自己府邸的恭亲王奕訢齐头并肩。

上面我们拉拉杂杂絮叨了恭王府、阿拉善王府、愉王府和庆王府,这是什刹海南完整的或还能看到痕迹的4个王府,还有一个已经完全泯灭于民宅之中的王府,这就是被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称为红楼东府(宁国府)的十王府。十王府官称敦郡王府,是康熙晚年积极参与九王夺嫡的八阿哥死党十阿哥允䄉的府邸。允䄉,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月十一日出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多罗敦郡王(第二等爵),因党附八阿哥廉亲王允禩,雍正二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在位15年。敦王府在南官房胡同,胡同里有敦王家祠,《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的第四子刘季英携子刘蕙孙曾借居此处两三年,房东是中法大学的杨孟游,而原房主正是十阿哥后裔溥燻(字尧臣,曾任民国陆军部次长,少将军衔)。

胡同里的三轮车(李右武/摄)

时光变迁,郭王府几经转卖,已无法说清其四至,据说从南官房胡同西口路北,自现门牌45号(老门牌20号)往西一直到西口连续4个门牌,合起来才是以前的敦王府。根据目前的资料,敦王的门长一脉一直居住在这里,直到1938年,溥尧臣之子毓墀才将西院卖掉,买主将西院拆平,重建房屋,又在北面东煤厂胡同开门,门牌号是22号。敦王府的前身是明末吴三桂的父亲襄城伯吴襄的居第,原本就不是王府规制,后敦王以罪废,这里成为圈禁之所,泯灭于灰砖小瓦的胡同当中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除了后海南岸这5座距离相近的王府。其实,从我家向西南或向西北,2000米范围内,还有两座铁帽子王府,西南是太平仓、毛家湾的庄庆王府,西北隔海相望的是二度潜龙邸醇亲王府;再加上一座在中海尚未完工的醇王府,地安门内油漆作胡同的蒙古喀喇沁亲王府,竟然有9座王府环伺北京六海,说明古人寻找聚居点时是相当有智慧的,这也是北京引为自豪的风景名胜。(周立中/文,作者原住毡子胡同7号)

恭王府后花园是当时北京城最有名的三大私人园林之一

原来我工作的恭王府是清代乾隆时权臣——和珅之家,是他在公元1777年大兴土木修建的宅邸。因为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在当年很有名气。特别是我长期工作的后花园是当时北京城最有名的三大私人园林,与后海北岸的明珠花园(现宋庆龄故居)、西城大木仓的王府花园(1860年烧毁,曾为二龙路中学)齐名,是北派古典园林的代表。

恭王府

恭王府花园占地近50亩,景观建筑大体分成东、中、西三路。中路进口是个仿西方建筑的石墙门,门楣上书“静含太古”,是景题也是园题。进门穿过假山山口,迎面是一块“太湖石”,石顶上有“独乐峰”三个字。石北是“蝠池”,花园的中心建筑。“安善堂”即园主人宴客之所。房后是座假山,山上有房有台——名“邀月台”,顾名思义是赏月之处。

假山北邻即是我长期工作的蝠厅,厅后就是后墙,也就是我小时候隔墙猜想的那堵墙。花园东路的入口有名曰“曲径通幽”的小路。穿过假山是一座小流杯亭和一座精致的垂花门,门两侧有两株龙爪槐,专家说东侧一株至少有三百年的树龄。进入垂花门是一座小巧的院落,长满翠竹,别有情趣。

钟楼余音(张维志/绘)

小院后面是一个宽敞的大院,大院的北边就是王府的大戏楼,于我而言,对恭王府最有感情的要数戏楼。戏楼在恭亲王时期叫怡神所,是主人摆宴看戏,办堂会的地方,占地面积685平方米,从侧面看去,它像一座巨大的船坞;从高处俯瞰呢,又像一只大蝙蝠。整个建筑是纯木结构,采用三卷勾连搭全封闭式屋顶,这在设计上确实到了绝妙的境界。尤其是它的音响效果好,即使不用麦克风,在室内的任何一个角落,音质都良好。

有说法是因为大戏楼的建筑巧妙,它是典型的木质榫卯结构,戏楼前部设计了两根柱子,不仅支撑了类似亭盖的顶部,还支撑了沉重的房梁,使戏台空间开阔,达到三面环声的效果。还有传说在戏台的地下埋有9口大缸,也起到了拢音扩音的作用。这种说法类似圆明园大戏台遗址发现的埋在地下的大缸。

戏楼里的装饰独树一帜。从高大的楼顶垂吊下来30个大宫灯;从历史老照片上,你可看到当年的戏楼内还悬挂了来自法国水晶大吊灯,可见当年的王爷们多会享受!在室内的墙上、梁柱上彩绘着美丽的藤萝枝蔓和紫花,与外面的藤萝架内外呼应,使你坐在室内看戏,也好像身处室外藤萝架下的感觉。恭王府的大阿哥载滢可是北京城里有名的大票友,恭王府的家班也是京城王府中最好的家班。

在王府的戏楼里看戏,是很高级的享受。当年的京剧泰斗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昆剧名家杨鸣玉,还有京剧大师梅兰芳等,都在这里登过台。1996年,我的工作再一次调动,负责戏楼的晚间演出工作。我带领我的团队研究戏楼历史沿革,恢复历史原貌,邀请京剧名家登台演出,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昔日王府再显辉煌。

花园西路进口是一道小城墙,门洞上有“榆关”二字。榆关本是山海关的旧城,书载“明洪武十八年大将徐达筑山海关,关城本无名,因为关两侧多老榆树,故名榆关”。小城墙的南面有一口井,早已无水,井边有一个小龙王庙。墙背面是一池清水,池中有方亭,名“诗画舫”,现有浮桥与西岸道。池北岸一排五间大瓦房,曾经做过天主教爱国会的教堂

房后有两层仿古小楼,名曰“司铎书院”,是1920年花园卖给西什库教堂后建辅仁大学时在花园上加盖的神甫宿舍。当时把主教等高级神职人员翻译成“司铎”。司铎书院、蝠厅、家庙都在花园的后墙里面,引得我魂牵梦萦地猜想了很多年。在花园里工作了多年后有了原来如此的感悟。我退休前几年,恭王府府邸部分搬迁修整完毕,向公众开放,整齐的三路三进大庭院堪称中国之最。历史上在这座大宅中发生的故事,说也说不完、写也写不尽。(王莉/文,作者原住柳荫街大翔凤胡同22号)

本文节选自《我家住在什刹海》,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作者 | 苏佑明;周立中;王莉

摘编 | 安也

编辑 | 王青

校对 | 刘军

Hash:8db659bebe5c83961a8b99366f658aa3d76ebeef

声明:此文由 新京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