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东方华尔街——津京两地近代金融建筑赏析

图/天津解放北路 来源:网络

大年初五

清源文化遗产祝您

多福多金

大吉大利

银行建筑一直以来都是城市重要的建筑组成之一,在资本主义扩张时期,银行总部大楼为了展现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往往斥巨资修建,用材讲究,装饰精美。本文对比了天津解放北路与北京东交民巷的各大民国时期银行旧址,以及这些银行在青岛广州等地的分行旧址。大年初五,清源带大家欣赏金融建筑群,祝您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天津的英租界是设立最早、存在时间最久的租界区,现存的近现代建筑也最为丰富。1882年英国汇丰银行率先在天津解放北路破土兴建银行大楼,法、德、意、日、俄紧随其后,开设了华俄道胜银行、麦加利银行、正金银行、中法工商银行等。经过一个世纪的时间洗礼,这条本不算宽敞的街道已然成为西方建筑的博物馆、金融历史的活化石

而将天津与北京两地的银行旧址相比较,则能看到极强的相似性。这背后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公共建筑共通的设计语言,更是在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新金融体系震撼中华大地的脉动。

花旗银行

天津与北京的两座花旗银行旧址大楼都是由著名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设计,根据对建筑外观风格与细部的比较,可以推断这两座大楼系同一设计方案。

两栋建筑均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砖石结构。立面三层由水平檐线划分为上下两部分,约成一与三之比。一、二层处理成整体柱廊,四根爱奥尼式柱子高大有力,立于七步台阶之上,纵贯两层,但柱身无凹槽。柱廊内底层中央为入口大门,两侧各有两个大窗,窗洞上部皆为半圆拱券。金属的门窗框制作精良,外加金属防护栏。三层为五个高大的巨型窗,与下层窗口位置相对应,顶层檐口由多层线脚形成横向腰线组。檐口上为女儿墙,中部做出巴罗克曲线涡卷形装饰,正中为高大的盾徽,上面刻有花旗银行的标志,徽后设旗杆。东、西立面处理简单。整个楼体体型完整,比例良好,外观稳定厚重,是典型的近代古典主义银行建筑风格。

此外我们对比汉口与奉天(沈阳)花旗银行旧址大楼,虽与天津、北京分行不完全相同,但其建筑风格一致、体量相近。可见美国花旗银行对于海外分行的建筑拥有统一的设计标准。

天津:花旗银行大楼

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花旗银行旧址

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90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东交民巷36号

现功能:农业银行天津分行

现功能:警察博物馆

时期:花旗银行天津分行开业于1916年,独家负责美国对华贸易输出结算,是在津势力最大的一家美资银行。大楼建成于1921年。

时期:该建筑建于1914年。

汉口花旗银行旧址

奉天花旗银行旧址

麦加利银行

天津麦加利银行大楼于1924年由英商Hemming & Berkley Architects Office(景明工程司)设计,建筑主体呈深灰色调,外墙面为水刷石饰面,并仿西洋古典砖石结构做长方形段块处理,整体风格雄伟、壮丽。大楼基座据说为花岗岩砌筑,稳定而厚重。建筑平面为L型,西侧的主入口面向解放北路。西立面在中部做局部内凹,凹入部分由六根两层通高但柱身平滑无凹槽的爱奥尼克柱式巨柱形成开敞的柱廊,气势恢弘。

相比天津麦加利银行大楼灰色外墙的庄严肃穆,北京麦加利银行旧址则是选用了温暖恬静的清水红砖墙来做外立面,造型为西方近代折衷主义风格。主体建筑坐西朝东,三至四层,蒙萨式屋顶覆红铁皮。在底层壁柱、挑阳台、门窗套、挑檐等处用灰白石装饰。主体西侧有二层楼与其并联为一体。再西侧另有两幢二层建筑自东交民巷依次向北退后,形成曲尺形前院。

对比多个城市的麦加利银行旧址可以看出,其分行建筑并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色彩多样不拘一格,但其选址均位于街道转角处,且蒙萨式屋顶的造型也较为相似。

天津:原麦加利银行大楼

北京:原麦加利银行

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53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东交民巷39号

现功能:解放北路邮电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天津解放北路支行

现功能:天安宾馆、北京市公安天安门地区分局

时期:麦加利银行(英)是外国在天津开设的最大一家洋行,大楼于1926年建成。

时期:建于1919年,用地在原礼部衙署之所在地。

天津麦加利银行旧址平面图

北京麦加利银行旧址平面图

广州麦加利银行旧址

青岛麦加利银行旧址

东方汇理银行

天津东方汇理银行大楼由沙德利工程司设计,由比利时义品公司依该行要求按照法国巴黎总行提供的设计图纸建造,为砖木结构三层建筑。外立面处理上,首层为仿石砌块的水泥抹面,二层三层为清水红砖墙与混水墙面搭配,墙面装饰有抹灰纹样。建筑造型稳重,细部丰富,色彩明快大方,受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集中了许多欧洲古典建筑装饰元素。

与天津东方汇理银行相同,北京东方汇理银行的立面外观同样为近代流行的折衷主义风格,红砖砌筑整体墙面,灰白石材做柱子和分层线脚、檐口、门窗套等。由曾设计上海分行大楼的英国通和洋行设计、施工,设计人是G.McGrva。

虽然北京与天津分行外观相似,但建筑单体数量与布局存在差异。据文物部门资料显示,北京东交民巷的东方汇理银行旧址只有一座单体建筑,而天津为三座建筑围合的一个院落。再对比其它城市分行可知,北京与天津分行的雷同“纯属巧合”。

天津:东方汇理银行旧址

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东方汇理银行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79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东交民巷34号

现功能:个体经营

现功能:北京市公安局

时期:东方汇理银行天津分行1907年开业,1913年曾代表法国参与五国银行团,与北洋政府签订了 “善后大借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行利用政治手段,继续经营,取得了外商银行在天津的首席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国银行批准,该行一度成为办理外汇的指定银行,1957年停业。该建筑1912年建成。

时期:1900年以前,此地为民宅区,义和团围攻使馆区后,民房受损,法国趁机占此用地建行,该建筑为1917年建造。

湛江东方汇理银行旧址

海东方汇理银行旧址

正金银行

天津正金银行旧址大楼由英商工程师爱迪克生和道拉斯联合设计。该建筑为二层混合结构,石材饰面,外檐建有8棵科林斯柱构成的开敞柱廊,建有玻璃顶和回廊,造型稳重华丽,具有古典主义风格。

北京正金银行旧址的设计者是日本建筑师妻木赖黄。虽然出自日本设计师之手,但由于当时日本建筑设计受西方影响,这座正金银行大楼同样属于19世纪流行的古典折衷风格,同时也具有明显的荷兰古典主义风格。大楼座落在当时御河路东岸和东交民巷相交处的东北角,平面为曲尺形。转角体量做成三层弧形塔楼,顶部冠以半圆形穹顶,上置旗杆,穹顶底部有弧形老虎窗。

横滨正金银行的海外分行建筑不仅风格迥异,而且功能布局也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横滨正金银行在分行建筑设计方面不拘一格,尽显不同建筑师的设计风格。

天津:原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正金银行旧址

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80号

地址:东华门街道正义路甲4号

现功能:中国银行天津分行

现功能:国家纺织工业局华纺房、民生银行

时期:天津横滨正金银行大楼是横滨正金银行在中国天津建造的分行大楼。该分行开设于1899年,大楼建于1926年。

时期:宣统二年(1910年)兴建正金银行北京支行大楼。此处原是民宅,《辛丑条约》后,日本新建使馆扩大地盘,利用其南面区域修建了银行。

青岛横滨正金银行旧址

上海横滨正金银行旧址

银行建筑一直以来都是城市重要的建筑组成之一,在资本主义扩张时期,银行总部大楼为了展现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往往斥巨资修建,用材讲究,装饰精美。在半殖民地时期,城市中的银行建筑更成为了各国彰显其实力的标志物。

通过对比天津解放北路与北京东交民巷的各大银行,以及这些银行在青岛、广州等地的分行,我们能够看到以英、美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设计风格形式较统一,通过采用相似的立面构图,统一外资银行机构的公众形象,以显示其资本实力。同时,日本作为新崛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吸取和学习模仿西洋各国建筑风格的阶段,因此在银行设计上采取了更多样化的尝试。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北京、天津等地多元风格并存的金融建筑群。

天津考察记:

2018年9月,国文琰三所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天津近现代建筑考察。天津历史上曾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奥匈帝国和比利时在此建立租界,因而也留下了丰富多样的近代建筑,有了“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现在俄、奥、比、德租界区的遗存已经不多,此次考察主要集中在日、英、法、意租界区。

本次考察由民间文保团队“天津记忆”团队傅磊老师带领,北京交通大学的孙媛老师也慷慨抽出一天时间与考察团队随行,让大家在短短两天中收获颇丰,深深体会到了天津的魅力,衷心感谢!

本文即是天津考察记系列篇目之一,还有更多考察精彩内容,清源会陆续和大家分享。

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

成立于2006年,致力于城市历史考证和研究,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记忆宣传与公众参与,建言城市历史保护规划。团队成员有媒体工作者,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在校学生,退休人员。核心成员50余人,皆从事多年的文保志愿活动。多位团队成员被天津市相关部门聘为社会监督员。团队主旨是:保护文化遗产,留住城市记忆,打开历史之门,重铸天津自信。

在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平台回复以下关键词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微信丨mobiheritage

网站丨

Hash:d025bea96323f36dc6c9d0f70c6cd2a3f921d080

声明:此文由 清源文化遗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