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顺义名胜古迹,你知道几个?

您是顺义土著吗?

您了解顺义吗?

您知道顺义的这些古迹吗?

不知道不要紧!

小编今天就带您了解了解~

1

石幢

高约7米,基坐八角,雕有飞马、象、狮、莲花图案,上有两层,第一层雕有佛像,上覆荷叶宝盖。上两层各由6根盘龙玉柱支撑,顶盖各角挂有铜铃。始建年代不详,一说为唐代所建,无考。

2

南关

顺义八景之一,原址在老县城南门外,今便民街西口南侧,护城河南岸,为一砖砌密檐宝塔。据文物资料考,塔始建于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塔下曾建有大云寺,明代前毁于战火。

3

顺义城垣

始建于唐朝末年,初为土筑,明初时仅存基址。明万历年间,为抵御外军的侵扰,大兴土木修建成高大坚固的砖砌城墙。

4

元圣宫

位于牛山镇牛栏山一中院内,旧称“真武庙”。此庙始建年代大约在元末明初,明万历丙午年(1606年)重修,是顺义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建筑,保存十分完好。

庙宇前有木制牌楼一座,门两旁有石狮一对。内为仪门、前殿、正殿、后殿,东西配殿,殿内梁柱上均绘有油漆彩画。

5

无梁阁

位于大孙各庄镇顾家庄村东椒园山下,当地人称之为“椒园庙”。据专家考证,约为明末清初之建筑

无梁阁是椒园庙的主体建筑,为方形两层楼阁式,内部用砖石砌成拱券,外部砖仿木檐。下层外方内圆,上层内方,顶部为半圆形,整个建筑没有一根梁柱,结构独特,造型美观。阁内上下两层均绘有彩色壁画,下层绘有众善男信女聆听讲经的图案,上层壁画内容为黄帝传说。

6

灵迹院

俗称头陀寺,建于唐代,位于牛栏山镇后灵迹山上。寺院北靠怀河、东倚龙潭、西有灵泉。据院中原有的石碑记载:南北朝至隋朝年间,院址处的东峰顶上时有佛光及塔影显现。唐代天宝三年(744年),村民在佛光及塔影显现处建石塔3座,取名三身塔。又因院后有金牛蹄迹,后人觉其灵异,又称灵迹院。清代时殿宇倾颓。康熙五十八年 (1719年)春,驻牛栏山的漕河营把总郭永年曾捐资重修补建。后毁无存。

7

望粮墩

位于牛栏山第四峰北端的最高处,系用砖砌成的圆台,高约5米,直径约3米。1933年时曾有残塔半存,塔旁有测量架高踞其上。相传望粮墩为辽代萧太后所建,用来观望潮白河中运粮船只。明清盛时,密云的粮饷和北方的山货土产及木材均借此河转运。牛栏山曾设有码头,停船装卸货物。登上望粮墩,潮白河上下游一览无遗。

8

李公护堤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 潮白河决口,水东流涌至箭杆河。直督李鸿章在潮白河岸筑堤护村。后又筑护堤,护堤北起安里村,南至通县平家疃村,全长854丈。当时,此堤对防止水患侵害沿岸的村庄和农作物起到很大作用。1922年修建苏庄洋桥时, 因开挖引河而护堤被毁。遗址在引河林场内。

9

钟鼓楼

古代为报时用的钟和鼓所建。顺义曾有钟楼11座,鼓楼6座,多存于寺庙之中。最早的钟鼓楼是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的狐奴山白云观钟楼,至1995年已经有近500年的历史

10

戏楼

中国建立前,顺义曾有7座古戏楼。这些戏楼多为清代建筑,分别建在原县城西门内路北城隍庙内、县城东门外东岳庙南侧、杨镇关帝庙前、南彩乡江头村西观音寺前、张喜庄村崇兴寺前、赵全营乡白浪河村广泉寺前、清代南石槽行宫处。戏楼大都坐南面北,用石料砌成高约6尺、宽约两丈、长约3丈的戏台,四角有柱支撑,迎观众方向又有两柱支撑其间,上覆顶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戏楼后部为房屋式后台,供演员化妆和换服装之用。古戏楼的前面和东西侧均可观看演出。70年代后期,看戏看电影均转入室内,古戏楼逐渐被淘汰,这7座古戏楼也不复存在。

11

寺庙

新中国成立前,顺义曾有寺、庙、祠、庵、阁等建筑300余座。其中较大的有顺州孔庙、元圣宫、无梁阁、吕祖祠开元寺、药王庙、张堪庙、普济寺等。余下的寺庙供奉关帝、观音的居多。供奉关帝的庙有53座;供奉观音的庙、寺、庵有30座;供奉龙王的龙王庙6座。如今元圣宫、无梁阁保存较完整,其余均毁无存。

Hash:fba410ddcb086aea84c1a2e848640f446d59f20d

声明:此文由 北青社区报顺义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