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居茅房 今朝住楼房!乳源瑶族同胞的小康生活美滋滋

“昔日住茅房,今朝住楼房,算得上今非昔比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告别昨天的茅房板房泥砖房,住上宽敝明亮结构美观的楼房,再不用过往日的苦日子,天天过着甜美的生活。”赵志财笑声朗朗地说着。

赵志财是乳源瑶族自治县游溪镇大寮坑村委水源宫自然村的瑶族同胞,今年73岁。据他讲述,在党的关怀下,全村瑶族同胞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日子过得轻松愉快甜甜蜜蜜。这其中,最值得欣慰和自豪的是住房变化。

乳源一六镇乌石岭新村整齐干净的住房。

他竖起拇指说,全村村民的住房达到一等水平,整个村庄88户村民,每户住上148平方米的两层楼房,300多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今天的美好,全靠党的好政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支持。不然,没有现在的好日子、好生活、好环境。

赵志财讲述,改变困苦生活的转折点,在于搬迁。搬迁改变了全村瑶族同胞的命运,结束了祖祖辈辈居住瑶寨深山的日子。

乳源县委书记钟沛东深情地说:“县委、县政府时时刻刻把瑶族同胞冷暖记心头,对待瑶族同胞像对待亲人一样!尽心尽力改善瑶族同胞的居住环境,把瑶族同胞过上美好的生活作为奋斗目标!”

迁移瑶寨深山 从搭茅屋到建楼房

在没有搬迁之前,村民住在崇山峻岭的瑶寨中,处处都是高山峡谷道路崎岖,交通闭塞,偏僻遥远,生产落后,生活困难,家家户户穷得叮当响,苦的响叮当。

1970年,根据县里的动员号召,从山旮旯里搬到现在居住的水源宫,距离原村庄超过15公里。

搬到水源宫当初,仅有8户,由于缺少资金财物,每户仅搭建了一间约9平米的茅草板房,四周用木板或木条组成,虽是通风透气,但难挡狂风暴雨或严寒雨雪,遇上大风,吹飞茅草,板房成“鱼塘”,遇上寒冷降雪,板房成“风箱”,特别是寒冷的冬天,在房内也冷到打颤,生活特别凄凉。

时间转到1983年。“为改善居住条件,我建了三间泥砖房,当时算是好房子,不再担心透风漏雨,住得安心一点。”赵志财笑着说。接着,村民陆续建起泥砖房,逐步改善居住条件。

居住泥砖房20多年后,直到2011年,迎来改变住房环境的大好时机。在省军区的帮扶和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全村拆旧建新,在当年的11月16日,80多户瑶族同胞,欢天喜地搬入新居,每户住上140多平方的楼房,彻底告别了住泥砖房的历史,过上新生活,出现了新面貌。

乳源游溪镇八一瑶族新村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嬉闹玩耍,生活幸福。

为了铭记军民鱼水深情,村民在村口树立了一块“八一瑶族新村”的功德碑!

从千难万难到千容万易

今年的8月17日,赵志财在家里兴奋地说:“没有搬离瑶寨之前,世世代代的千难万难!搬出瑶寨之后,祖祖辈辈千容万易!搬出瑶寨几十年来,最大的改变就是房子和孩子!如今日子越过越幸福,生活越过越甜美,一代比一代兴旺发达!”

他还说,家里现在是五代同堂,今年98岁的妈妈赵叫妹,依然健健康康、头灵耳聪、说话流利。三个儿子不仅各有一套楼房,还有不同的职业。

大儿子在电力部门工作,二儿子是一名教师,小儿子是一名技术人员……现在全家人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如果没有搬出大山,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

据赵志财回忆,以前居住在深山瑶寨时,方方面面都十分困难,如行路难、上学难、饮水难、住房难、看病难、就业难、发展难、增收难等等!

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乡村不通公路,购买日常用品来回一趟要走30多公里山路,需要六、七小时!搬到水源宫之后,距离县城、镇区、集市也就10公里左右,而且交通方便,来来往往没有困难。

特别经过近四五年的发展,不仅解决一切难题,生产生活十分容易。比如交通,宽敞平直柏油路四通八达,大小车辆到家门口;村中有小学,镇中有中学,小孩上学一点都不难;村庄周围有两个大景区,100多家家庭农场农家乐和许多工厂,村民就业门路广、离家近……

乳源游溪镇美丽干净整洁的住房。

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近五年来,乳源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改变农村人口特别是困难人口人居坏境,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并投入了大量的建房资金,使9个乡镇和1000多个自然村发生巨大的变化,农村居住条件越来越优越。

据权威部门发布,2016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9.5平方米,2020年人均住房面积约61.3平方米,住房面积越来越宽,住房质量越来越好。

安居乐业到产业兴旺

据乳源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6年至2019年四年来,全县累计发放住房保障资金6500多万元,改造危房1490户,使全县农村居民居者有其屋,基本结束居住泥砖房的历史。目前,全县2万多名瑶族人口分布县城中心或镇域中心地带,生产生活十分便利。

据了解,该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自然村800多个,占了自然村的绝大部分,为改善人居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使农村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搬得出、住得好、留得住、好就业、发展快、收入高,县委、县政府着力抓好产业发展,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品牌,既推动产业的发展,又提高农民收入。

乳源游溪镇八一瑶族新村的山水风景和人文环境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游玩。

根据每个乡镇的不同特点,发展十大产业。据权威部门公布,乳源瑶族自治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85元,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高出54元。其中,2019年该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位列全国120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第13位。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乳源县委、县政府在解决农民安居的基础上,再解决乐业的问题,让瑶汉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文字:赖南坡 马万里 李巧

图片: 李巧

编辑:肖声扬 校对:李新有

责编:冯春华

Hash:768542053219296ea8d44e6d3fe5bb3a253f52ee

声明:此文由 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