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宝档案系列之辽阳壁画群

辽阳壁画墓群闻名遐迩,从二十世纪初至今不断有发现。它们分布在辽阳市郊太子河两岸,时代属于东汉至魏晋时期。截止到目前,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辽阳壁画墓群,包括有鹅房壁画墓北园三号墓、南台子壁画墓、北园壁画墓、三道壕车骑墓、棒台子壁画墓、东台子壁画墓、小青堆子壁画墓、三道壕一号壁画墓、三道壕二号壁画墓、三道壕令支令墓、南郊路壁画墓、东门里壁画墓、北园二号墓、三道壕三号墓上王家壁画墓等16个单体墓葬。

这些壁画墓地表原来都有高大的方锥形堆土,墓室一般低于地表,多为平顶多室,用淡青色岩石板构筑,分大、小两种类型,大型墓由前室、后室、回廊、左右耳室和数目不等的棺室组成,平面呈亚字形或方形,长宽均在7——8米左右。小型墓由前后室和左右耳室组成平面呈工字形或丁字形,长宽一般在4——5米左右,墓门设在前廊前壁正中,用石板封堵。各墓多为夫妻合葬和家族多人合葬。随葬品以陶器为多,以井、灶、房等明器为主,还有装饰品、铜镜及剪、尺、顶针、铜币等日用品。

墓内皆有壁画,都是直接绘在墓室石壁上,内容丰富,色彩鲜艳,以表现墓主人经历和生活题材为主,一般在墓门两侧绘门卒和门犬。

前室多绘场面巨大的百戏和乐舞;后室绘庖厨或楼阁楼;回廊绘墓主人车骑出行图,左右耳室绘墓主宴饮。壁画的题材还有流云及日月星座天象图,多绘在前室的顶部。

其中车骑出行图,长骑结队,有主车、从骑之别,武士戴鍪着甲,持戈举旗为前驱,文吏宽衣博带随其后,马作昂首奔腾状。风格颇有“车如流水马如龙”之势。

百戏图场面尤其宏大,杂技演员分别作舞轮、跳丸、反弓倒立等表演,乐师奏琵琶、吹箫、击鼓、高歌曼舞,鼓乐齐鸣,主人一面进食、一面观赏。各种不同的表演动态和神韵,莫不刻划入微,主人宴饮,多是屏风曲列,帷幕高悬,夫妇对坐,短几横列,奴婢奔走或侍立左右。而为墓主操持宴饮的庖厨图,则另有情趣,宰割蒸炙,食品繁多,多人的繁忙景象揭示了墓主生前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

从壁画“魏令支令张”、“小府吏”、“公孙夫人”等题字,知其墓主身份为东汉魏晋时期的官吏。这些以鲜明笔触绘出的现实生活,刻画入微,生气盎然,藉画工之笔而终不磨灭。

1961年国务院将辽阳壁画墓群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园三号墓、三道壕三号墓、鹅房壁画墓、东门里壁画墓、北园二号壁画墓、南郊路壁画墓等为后来并入。

资料提供:文物保护中心

编辑:聂晓哲

责编:杨昕

审核:朱叶

监制:龙江

平台策划、运营:辽视传媒

遇见辽阳·心回故乡▶▶▶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Hash:5e2a70592d5fafeb47102c9e743cf37adda211ba

声明:此文由 辽阳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