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是哪一条?它有怎样的故事?

众所周知,北京胡同最有名,关于胡同一词的由来,一说源于元代对蒙古语gudum的音译,这个略微有些小争议,但是北京的胡同起源于元代却是事实,但是随着历史的推进,绝大多数胡同都经历了变迁,真正建于元代的、遭到破坏较少的、风貌保存较好的实在不多了。但是不多不等于没有,西四附近的砖塔胡同就是其中之一。砖塔胡同被普遍认为北京最古老的胡同,元代的胡同名称,保留到今天的实在不多。而砖塔胡同是北京第一条有历史记载的胡同,早在成书于明嘉靖年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以及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宸垣识略》中,就已经将砖塔胡同作为京城古迹收录其中。这还不算早,在杂剧盛行的元代,李好古编著了一部《沙门岛张生煮海》,其中也可以找到砖塔胡同的“影子”:张生的家童对龙女的侍女梅香说:“梅香姐,你与我些儿什么信物!”侍女云:“我与你把破蒲扇,拿去家里扇煤火去!”家童云:“我到哪里寻你?”侍女云:“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这段对话,对砖塔胡同存在于元大都提供了最好的佐证,照此推断,砖塔胡同的历史至少在七百年以上。

砖塔胡同的名字,来自于东口有一座八角七重檐的青灰色砖塔。此塔名为“元万松老人塔”,是为纪念万松老人而修建的。万松老人何许人也?他是元代名臣、政治家耶律楚材的老师。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30余年,担任中书令14年之久,他提出“以儒家治国”之道,并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他的治国之道,正是来自于他的老师:万松老人“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主张。万松老人是金元时期的佛学大师,俗家姓蔡,名行秀,河南洛阳人。15岁时在河北邢台的净土寺出 家当了和尚,后来云游四方,在河北磁县大明寺继承了雪岩满禅师所传的佛法,专攻禅学。以后又重返净土寺,建万松轩居其中,故自称“万松野老”,世人则敬称其为“万松老人”。

万松老人博学多才,精通佛学,讲经说法透彻警人。他来到燕京,其身处空门、志在天下的胸怀受到了当时金章宗的极大赞赏。后来元朝定都北京时,朝廷重臣耶律楚材慕名而来,投身门下,参学三年,万松老人还时常给元世祖忽必烈讲经说道,告诫他要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切勿乱施暴政,祸国殃民。每至闲来无事,万松老人常常席地而坐给世祖弹琴吟曲。三年后,世祖为了纪念这种师徒之情,将宫中承华殿的古筝和“悲风”乐谱赠给了万松老人。老人圆寂后,人们为他建了这座朴素别致的砖塔。紧靠砖塔北侧的街巷也随之而得名“砖塔胡同”。

在元、明、清三代,砖塔胡同作为戏曲活动的中心,是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元代杂剧在京城非常流行,当时把演杂剧的戏院叫做“勾阑”。勾阑内有戏台、戏房、神楼和腰棚,大的勾阑可容纳数千人观戏。这时的砖塔胡同及附近的口袋底胡同、钱串胡同、玉带胡同有戏班、乐户和勾阑不下二三十家,终日锣鼓喧天。到了明代,在东城的本司胡同和演乐胡同等处设立了教坊司,专门管理音乐、戏曲等事务。这样,砖塔胡同一带便失去了往日的喧嚣热闹。清朝,砖塔胡同作为神机营所辖右翼汉军排枪队的营地。但不久,这里又恢复了元代“歌吹之林”的面貌,再度成为曲家聚集的地方。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砖塔胡同成为进攻西什库教堂的义和团组织的总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之后,对砖塔胡同造成了很大破坏,这里的戏班、乐户纷纷逃回家乡,从此砖塔胡同渐渐变成了居民区,归于宁静。砖塔胡同还与不少名人产生过联系:1923年鲁迅在与周作人反目后从八道湾搬来砖塔胡同61号(现84号),并在这里写出了《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和《肥皂》、《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1927年刘少奇随北方局由天津迁到北平,暂住在砖塔胡同四眼井10号的同事家里。抗战胜利后,1946年,鸳鸯蝴蝶作家张恨水从南京飞抵北平,筹备北平《新民报》。他买下一所有四进院落、三十多间房的大宅,门牌北沟沿甲二十三号,后门即在砖塔胡同西口。1949年5月,张恨水患脑溢血,经治疗虽无大碍,但已不能写作。他家人口多,开销大,不得不卖掉北沟沿的大房子,迁到砖塔胡同四十三号一所小四合院居住,张恨水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此外,著名北京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住在砖塔胡同迤南的缸瓦市基督教堂里,当时的身分是教堂举办的主日学校的主任。他喜爱北京的每一条胡同,砖塔胡同是他日常行经之地。后来他在济南教书时,写了一部以小公务员为主人公,以西单、西四一带为地理背景的小说,叫做《离婚》。小说里,热心人张大哥为同事老李找到一处住房,房子就在砖塔胡同。

虽然砖塔胡同得名于砖塔,出名于砖塔,但如今屹立在西四大街旁的砖塔却早已非元代原物,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和民国期间都曾经对万松老人塔进行过大规模的整修重建。新时期以来,政府也多次出资修缮此塔,如今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塔下是正阳书局!2004年,砖塔胡同拆迁的时候,残墙断壁之中意外惊现“北京窑”。在拆67号院时,发现数百块带有“北京窑”字迹的青砖,具体是何年何月何产地还是个谜,是否与数百年历史的砖塔以及砖塔胡同有什么直接关系?还有待考证。

Hash:31d4f7ca61846c6be0be35e5285e2ff6a22793f1

声明:此文由 老北京四九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