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红色地标 筑梦红色青春

红色上海!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窗口,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

红色电机!在这里,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师生携手打造红色课堂,坚定信仰筑梦红色青春。

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学校积极推进课堂育人、实践育人。教师在课堂讲解中融入时代精神与文化特色,诠释上海城市精神与城市品格;学生在课后自主探访革命史迹,“打卡”红色地标。通过社会实践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真正践行着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殷切希望。

电机学子在《中国气质》课堂上组建了社会实践小组,主题定为“乘着地铁,探访红色上海”。他们利用假期时间,深入中共一大、二大会址纪念馆和四行仓库抗日纪念地进行参观考察。

这次活动让电机学子对上海的红色地标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于党建立、发展到成熟的历程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在此次实践的过程中,电机学子不仅感受到上海的车水马龙,更有深入每条路、每间房、每个人所蕴含着的红色血脉。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坐落于新天地,毗邻10号线新天地站、1号线黄陂南路站。一来到这里,外墙青红砖交错,乌黑的木门上配着一对沉甸甸的铜环,拱形的石库门四周由米黄色石条围成。站在这里,心中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

这座饱经沧桑的石库门建筑,1952年9月修复并对外开放,在繁华的现代化都市中庄严肃穆。96年前,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会议的主要议程是成立中国共产党。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是站在这里,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向全党全国发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伟大号召!

电机学子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骄傲和自豪。同时,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方可赢得时代、方可一往无前。

电机学子还前往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四行仓库抗日纪念地进行参观,整个过程的每一幕都是让人刻骨铭心的,更加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精神!上海是一个革命气息浓重的地方,红色地标星罗棋布,处处能够感受到红色气息。

线

ROAD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网络,整理规划了“乘着地铁,探访红色上海”的四条“打卡”线路!

1

---路线一:中共会议路线

具体路线: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中共四大会址 参观用时:一大(1小时)→二大(半小时)→四大(1小时) 总计交通用时:1小时 换乘路线:一大(10号线新天地)→二大(换乘公交)→四大(10号线四川北路)

2

---路线二:上海解放纪念参观

具体路线:四行仓库→上海淞沪会战纪念馆→上海解放纪念馆宝山烈士陵园 参观用时:四行仓库(一小时)→淞沪会战纪念馆(一小时) →解放纪念馆(半小时) →宝山烈士陵园(半小时) 总计交通用时:一个半小时 换乘路线:四行仓库(8号线曲阜路)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3号线友谊路) →公车至上海解放纪念馆→步行至宝山烈士陵园

3

---路线三:上海旧编辑部纪念馆参观

具体路线:中国新青年编辑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布尔什维克编辑部 参观用时:新青年编辑部(半小时) 劳动组合书记(半小时)布尔什维克编辑部(半小时) 总计交通用时:四十分钟 换乘路线:新青年编辑部(13号线金运路) → 劳动组合书记部(13号线自然博物馆)→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换2号线中山公园站)

4

---路线四:名人烈士纪念故居参观

具体路线:孙中山故居→毛泽东故居→ 李白烈士故居上海鲁迅纪念馆 参观用时:孙中山故居(1小时)→毛泽东故居(半小时)→李白烈士故居(半小时)→鲁迅纪念馆(1小时) 总计交通用时:1小时 换乘路线:孙中山故居(十三号线淮海中路) →毛泽东故居(十三号线南京西路) →李白烈士故居(换乘8号线虹口足球场) →步行至鲁迅纪念馆

学生心得

很荣幸能成为社会实践小组的一员,与小组成员们一起参观和了解上海的红色地标。在这个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为活动出谋划策,力求最好的方案。这次活动不仅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光辉发展历程的理解,激励着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去立足本职,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人,更是让我在“第二课堂”中感受到同学们的激情与活力,带动着我一起为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蔡泽闻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让我们不仅有更多的机会参观和了解上海红色景点更加有一些对于上海的红色文化有了更深的想法。我们希望可以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很更多的了解红色上海的历史,然后可以做出一份可以更好的吸引更多的人的红色上海的参观地图。我们希望上海不仅可以有繁华的金融中心这一品牌更有深入血脉的红色记忆这一文化品牌。

——任争

利用假期,我们一起参观了许多上海著名红色地标,感受这些红色建筑所带来的文化沉淀。每一个历史地标都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标记,无论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雕像,还是一封封记载鲜血的信件,都让我看到了祖国英勇战士的热血雄心,让我动容不已。虽然战争时代已逝,硝烟也已经弥散,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伤痕却不应忘却,国强而民安。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忘却当下的和平时代是由这些革命烈士的尸身血海、爱国忠魂换来的,对他们的缅怀和祭奠不可停息。

——胡振源

教师寄语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希望同学们不仅看到上海今天作为“魔都”的高速发展,也要时刻铭记上海昨日作为“诞生地”,红色血脉中的历史沉积。

读懂这些,才能真正明白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与“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搭建大家与红色记忆的桥梁,缅怀先烈,领悟革命、建设与改革的重大意义,并从中学习并传承革命先烈的红色精神

——吉文斌

指导教师 / 吉文斌

编辑 / 郭祉聪 王馨睿

来源 / “乘着地铁,探访红色上海”项目组

Hash:7bc80c9cf560462edd0a9649aad7ef505d45d1b1

声明:此文由 上海电机学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