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愁]邹城石鼓墩村:梦回乡音 缤纷石鼓

济宁新闻网讯(邹城台 王玉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要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我市自2013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复活了一处处乡村记忆,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一批特色美丽乡村成为游客的新宠。为充分展示这些村庄的特色和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成就,本台从今天起推出“美丽乡愁”系列报道,走进特色美丽乡村,感受浓郁乡土气息。今天首先让我们走进邹城市香城镇石鼓墩村。

石鼓墩村位于香城镇驻地东北部五公里,毗邻琵琶山,村庄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因村西有一大石其形似鼓,敲之犹如鼓声,村庄因此得名。全村共有92户人家、340名村民。虽然地处偏僻,却依山傍水、石径通幽、风景秀丽。漫步其中,可尽情感受小山村独有的古朴和恬淡。尤其是这两年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让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石鼓墩村焕发出了新生机,成为城里游客的好去处。

游客:“各方面都挺好的,特别是乡村的风土气息,跟城市的感觉不一样。”

游客:“今天我们来到这个地方,感觉很休闲。风景也特别地漂亮,很令我们吃惊,这次骑行不虚此行。”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石鼓墩村专门邀请专家对村庄建设作了整体规划,本着“守住乡土、留住乡愁”的原则,首先从改善村庄环境入手,清理堆积多年的垃圾和卫生死角,修建了门前水沟,对村间道路、广场地面进行硬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邹城市香城石鼓墩村党支部书记张昭铸:“在打造美丽乡村当中呢,我们着重挖掘了传统的鼓的文化,发扬了过去的花鼓柳琴戏,和历史以来的鼓的文化传说,打造了孟子学堂、挖掘了红色记忆,建设了文化广场,活跃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每天下午,石鼓墩村的文化广场都会聚集很多村民,他们或到这里闲暇休憩或擂鼓祈福,而听传统的花鼓戏则是村民们最喜欢的娱乐消遣。

花鼓戏传人张广琪时隔10多年重操旧业,唱起了美丽乡村,成为村里的一道靓丽风景。

围绕“梦回乡音、缤纷石鼓”文化旅游品牌,村里建设了石鼓广场、六鼓迎宾、石鼓大道等景点,并依托村内的古民居、自然山水等资源优势,引导村民发展养生农家乐,逐步建成了“一山、一水、一人家”的乡村旅游特色村,打造出“美丽乡村游、山乡慢生活”的旅游景区。

石鼓墩村村民任大娘:“以前哪这么多顾客,这两年开发那是真是不孬,真好,现在社员群众没有一个说不满意的。”

美丽乡村建设也给古朴的小山村带来了美丽经济,村民们通过开设农家乐、出售农产品等,实现人均增收近千元。

邹城市香城石鼓墩村党支部书记张昭铸:“美丽乡村建设好了,路宽了,街灯亮了,群众的邻里关系变得更和谐了,村风村貌更好了。群众卖点儿土特产,得到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济宁新闻联播》)

Hash:f8a2803e9a4ef7452b7232b11ab5a9c1c7743ccc

声明:此文由 济宁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