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丝路上石窟艺术走廊 始祖伏羲出生地

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长达到1600多公里,天水则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历史重镇,在辉煌而漫长的古丝绸之路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门户和驿站作用。正是因为丝绸之路的繁华,造就了天水堪称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走廊”。

伏羲

麦积山

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

说到“天水”由来,那是因汉武帝时期的“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而得名。虽然传说难考据,但是天水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些传说和历史却是被大家牢牢记住了。

首先,天水是“人首龙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出世之地,可以说是龙的故乡,故天水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据有关资料证,现天水市西关伏羲庙,首建年代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庙内雕梁画栋,古柏参天。其中庙内南天殿天花板上绘有完整的64卦及河图图形,这在其他地方是少有的。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天水本地人把伏羲庙称为“人宗庙”。而在距市区17公里的三阳川,更有传说伏羲氏创画八卦的卦台山山上庙内有伏羲塑像和元代时期的八卦盘。伏羲文化博大精深,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学者、专家不懈的探索、研究,也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客人前来旅游观光,寻根祭祖。如今每年农历5月13日都会有公祭伏羲的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公祭伏羲大典更是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都说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母亲河,作为地处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交汇处的天水,在华夏文明的起源上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位于天水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距今83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现已出土陶、石、骨、饰等珍贵文物8000多件,刷新中国六项考古之最,有目前已知最早的“水泥”地面大厅,最早的地画、最早的宫殿等。遗址从公元前8300年开始,到公元前4800年为止,时间跨度近4000年,在我国考古史中实属罕见,在国内评定的二十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中列第12位。

漫游文化小城

说到甘肃,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兰州,然后是敦煌,至于天水,是不是觉得有点陌生?其实,天水是甘肃的第二大城市,可是知名度远不如兰州、敦煌。但你别误会天水就是大西北的荒凉戈壁,古城天水位于甘肃省的东南部,地处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交汇处,有着厚重人文历史。当然,古城的厚重,需要大家细细地品味。只要你了解了它,就会被深深地折服。

历史典故诞生地

对历史略知一二的人都会知道,在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制的秦朝,其先祖就是在天水发展起来的。天水市东南的牧马滩,据考证为秦先祖非子牧马的地方。秦人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于公元前688年在天水市的清水甘谷两地建立了邽县和冀县,这是我国历史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县,是中国郡县制的源头。因此,秦国早期文化遗存就主要集中在甘肃天水一带。

另外,三国迷也会对天水感兴趣。因为三国时期,天水处于蜀魏交锋的前沿,诸葛亮六出祁山、痛失街亭、智收姜维、计杀张郃等重大战事,都发生在天水,境内有街亭、天水关、木门道、诸葛军垒三国古战场遗址多处,当然姜维也是诞生于此。

其中,街亭位于天水市秦州区东北100公里处的秦安县陇城镇,是历史上一处重要的军事关隘。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魏派大将军张郃率军西援抗蜀,双方争夺的焦点即街亭。这里至今还有“乱骨堆”、“大营”、“常营”、“万人坟”等战争遗存,并有弩机、马刺等遗物出土。

丝路上的石窟艺术走廊

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长达到1600多公里,天水则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历史重镇,在辉煌而漫长的古丝绸之路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门户和驿站作用。正是因为丝绸之路的繁华,造就了天水堪称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走廊”,全市境内有大小石窟6处。其中以“东方雕塑馆”驰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更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后秦,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保存有194个洞窟,石雕造像7000多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开凿于形似农家麦垛的悬崖峭壁之上,保存了后秦至清代的历代凿窟和造像,风格各异,精美绝伦,既是一座历史博物馆,又是艺术陈列馆。它与仙人崖、甘谷大像山、华盖寺武山水帘洞木梯寺等众多石窟组成了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走廊”。

天水还是甘肃少有的山清水秀的地方,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和北国山川的雄奇。环绕麦积山方圆数十里分布的植物园、仙人崖、石门、净土寺、曲溪香积山桃花沟和街子温泉度假村,共同组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与自然美景称得上交相辉映,巧夺天工。

台山

净土寺

Hash:698993c659bd5447b3128a4e89287480b29180a3

声明:此文由 甘肃省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