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为大力传承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晋安区多举措推进

各类文化遗存的挖掘与保护

助力闽都文化国际品牌打造

01

线上行:云展直播丰富推广渠道

为更好推广寿山石文化,晋安寿山石馆工作人员化身“主播”,在线上解读寿山石的文化历史雕刻技艺,在一次次尝试和实践中不断丰富着推广渠道。

在6月底开展的“匠心向党,礼赞百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寿山石精品展”活动中,晋安小雏鹰宣讲团进行现场直播和讲解,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而在9月21日举办的“2021年福州市晋安区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由科普专家深入实地现场展开科学知识普及的线上实景课堂,不仅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是在短短60分钟内吸引了114万人次的观看。

02

走出去:联合展览扩大服务受众

不光要“线上行”推广寿山石文化,更要“走出去”举办更多展览。

中共福州市晋安区委员会、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政府、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共同主办,中共福州市晋安区委宣传部、中国寿山石馆承办的《“匠心向党,礼赞百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寿山石精品展》在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举办,展览共展出精选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寿山石雕作品100件(套),是有史以来红色主题寿山石雕最为集中的一次大型展示。

03

进校园,非遗文化润童心

晋安区积极开展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将特色非遗项目引入学校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间传统技艺的魅力,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近日,福建省民间非遗闽剧技艺传承人、三山闽剧团团长姚祖健、福建省闽剧非遗传习所中心主任鄢小青、福建省闽剧非遗基地舞台监督、福州市白马闽剧社社长黄文慰走进福州市岳峰中心小学,开展“非遗传承——闽剧进校园”体验活动,给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戏曲文化盛宴,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家乡特色剧种,充分感受闽剧的独特魅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近日,由福建省福至心灵助学服务中心发起的“躬耕项目”携手国家非遗詠春拳项目保护单位、优哲未来教育,共同走进福州市侨园小学,开展“咏春•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武术操”,在片区运动会上,侨园小学咏春拳代表队的孩子们完成了咏春拳武术操的展示,给全片区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传统文化盛宴。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侨园小学全体师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让孩子们了解、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传承、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福州市古城小学持续开展课后服务高阶段剪纸培训,截至目前已有近百人参加。在陈萍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将一张张红色的窗纸在他们灵动的小手下变成了生肖、福字、春字、窗花、蝴蝶等一幅幅花样繁多、寓意吉祥的贺岁作品,非遗文化进校园,将剪纸发扬传承,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福州市樟林小学多年来坚持非遗文化——篆刻的教学,利用每周三下午两个课时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并结合思政教育,指导学生创作出多件优秀作品。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抗疫、垃圾分类、绿水青山等。

来源:福州日报

综合编辑:晋安微文明

Hash:0be0bddbef0a7af86b5102545ce7a452e6c58aa8

声明:此文由 东南沿海消息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