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 宝应水巷口陈家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周恩来出生于书香门第。按《周氏家训》记载,周家规定男孩子“五岁入家塾,习颜体。”意思是说,五岁的男童就送进家塾馆读书,用毛笔学习写颜真卿的楷体字。周恩来12岁离家前,曾先后在淮安的驸马巷周家塾馆、清河十里长街以北的万家塾馆和十里长街南侧的陈家花园塾馆读书,1908年夏天曾随嗣母陈氏去宝应水巷口陈家和淮安东岳庙龚家读书。

周恩来生母万氏的辞世对周贻能、周贻淦这两房头的打击太大了。

周贻能生性忠诚厚道。他连师爷也未学上,只能做一些政府机关的抄写收发之类的小职员,或者当家塾馆老师等挣钱不多的事情,收入微薄到无法养家活口。

周恩来出嗣过继给小叔父周贻淦为子之后不久小叔父就去世了。按封建礼俗,嗣母陈氏不能改嫁,也不能外出“抛头露面”。他们的生活费用哪来呢?他们是在发了财(中彩)离开驸马巷周家的,现在好回淮安吗?

因此,万氏一离世,陈氏就拉着周恩来的手悲怆地说:“儿子,我也活不长了。”原因是她的丈夫周贻淦是肺结核病故的,嫂嫂万氏也是肺结核病去世的,由于朝夕相处,她也染上了这一当时的绝症,再加之生活的艰辛,她哪能健康长寿呢!

陈氏妈妈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向儿子周恩来提出:回一趟宝应娘家。一是让懂医术的侄儿陈式周看看病,二是散散心并安排后事。就这样,陈氏和周恩来母子俩登上了里运河顺流而下的木帆船来到了宝应水巷口3号陈氏的娘家。

陈氏的侄儿名陈捷,字式周,号逸石,后以字行。他毕业于通州(今南通)师范,知识渊博,后来曾当过上海《申报》编辑,还做过李鸿章家庭教师,教李鸿章的孙子李国超国文。他只比他的三姑(周恩来嗣母陈氏)小5岁,比他的小表弟周恩来大16岁。因为陈式周小时候曾在淮安周家塾馆寄读过,所以对周恩来的到来很欢迎,也很高兴。

陈氏妈妈十分关心儿子周恩来的学业,一到娘家就向侄儿陈式周提出,让周恩来到陈家家塾馆读书学习。陈式周经与周恩来的亲切交谈后,发觉他的这位只有十岁的弟弟,竟能评述古代的诸子百家直到清朝的“洪杨之乱(太平天国的两个主要领导人是洪秀全、杨秀清)”,而且都有他与别人不同的独到见解。

这使见多识广的陈式周大为惊讶,他就对三姑说:“我们家的塾馆只能教授那些蒙童孩子,大鸾(周恩来)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就不要再上蒙馆了,就让他到我家的书房读我的藏书吧。”因此,客观地说,周恩来在宝应不是上学读书,而是到表哥书房看书学习,表哥陈式周适当给他一些辅导、指点。

陈氏在宝应娘家一共只呆了三个余月,周恩来也就一直在陈家书房读书三个多月。他后来回忆说,在陈家书房读过《西厢记》《醒世恒言》《施公案》等书,使他眼界大开。可惜的是陈氏妈妈病体日渐沉重,母子俩只好登舟北返,重回清江浦陈家花园。

(未完,待续)

作者:秦九凤

Hash:cfb1ba720eacf0fef5bee6592b84f46c8abc1085

声明:此文由 淮上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