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红色基地 | 聊城•范筑先烈士纪念馆

齐鲁大地,一片蕴含着红色文化的革命热土。这里的革命斗争历史波澜壮阔,功勋卓著,这里保留着极为丰富的革命遗址,这里记载着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革命传奇故事。就让我们一起来打卡这些红色地标,回望光辉革命岁月,近距离感悟革命精神。

范筑先纪念馆位于聊城光岳楼北,坐北面南,占地2040平方米,馆内设施主要有展厅纪念碑,展厅面积178平方米,主厅和副厅之间分别建有8米的长廊。庭院中心矗立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 "民族英雄范筑先殉国处"纪念碑,碑阴刻范将军传略。现在范筑先烈士纪念馆已成为向大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参观瞻仰者络绎不绝。

地理位置

聊城市东昌府区湖滨路2号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纪念馆大厅檐下正中悬挂一方由梁漱溟先生题写的"范筑先烈士纪念馆"木刻横匾。进入大厅 ,正中安放着范将军的白玉石半身雕像,两侧收藏有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为悼念范将军题写的诗词与挽联。

民族英雄

范筑先(1882-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山东馆陶(今属河北省)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爱国将领。1904年,加入北洋军第四镇,当备补兵、副兵、正目。后调入天津北洋陆军讲武堂炮兵科深造,以优秀成绩毕业。后被提升为哨官、炮兵连长。深感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渐发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立志富国强兵,建立民国。因此,拥护辛亥革命

1913年后,任中央陆军第四师 范筑先纪念馆炮兵营长、补充团长、师参谋长和第八旅旅长。后因厌恶军阀混战,抛弃高官厚禄,辞去第八旅旅长职,回乡隐居,更名"竹仙",效法古代志士仁人,企图追求探索一条振兴国家的道路。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毅然复出,投入冯玉祥部下,更名为筑先,表示其革命的决心,被冯委任为高级参议、汉中镇守使署参赞。1930年中原大战中,任冯部第一路军参谋长。

1931年回山东,任韩复榘第三路军参议。1933年,被任命为山东省沂水县县长,第三路军指挥部军法处处长。他生活简朴,关心民众,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1936年,升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员,遂发动民众建立抗日武装,保家卫国。同年10月下旬,日军进犯黄河北岸,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电令撤退,为其断然拒绝。并在聊城主持部下开会,通过了给全国抗战军民的通电,被全国各大报转载。

1938年11月,日军侵犯聊城,范指挥抵抗,于激战中壮烈殉国。

1995年,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将“四五”烈士纪念碑列为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4月5日,共青团山东省委将“四五”烈士纪念碑命名为“山东省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基地”。

讲述背后的英雄故事

1938年7月,在东阿县黄庄阻击日军运输队,毙敌数十人,缴获满载大米汽车13辆及其他军用器材。8月,其次子,青年抗日挺进大队长范树民在济南战役中光荣殉国。为表示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把年仅20岁的二女儿范树琨任命为挺进大队队长,并先后将长子、长女、三女儿都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表现了忠于民族,誓死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11月,日军调集大批部队,从济南出发,进犯聊城。14日,日军将其所部六七百人包围在聊城。率部应战,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15日,日军在得到大批增援部队后强行攻击,双方血战多时,他手臂负重伤,裹伤再战,终因敌众我寡,城门被日军攻破。亲率余部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战斗中,身受重伤,壮烈殉国。牺牲后,国共两党都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来源|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站、聊城新闻网

欢迎关注

青岛四方实验小学”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圆·和相成 悦慧共生

校风

智圆行方 和而不同

校训

平等 自主 合作 超越

邮箱:qdsfshiyan123@163.com

本微信公众号由青岛新闻网提供服务支持

Hash:91b7d54dd23c55d994b7e31d7b86ad3e16934c2b

声明:此文由 解难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