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绿水湾

导 读

辽河绿水湾的影像一直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清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气、别致的竹筏、欢快的鸥鸟、翠绿的苇海、动听的故事,还有那一锅鱼炖出来的“连年吉利”……

县文联组织部分作家到辽河绿水湾采风。

到了绿水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饭店大门口的那块“辽河绿水湾”牌匾。热情好客的兰先生随即带着我们向河边走去,走上大堤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河边,十几只竹筏已停靠在那里,兰先生带着我们上了竹筏。虽然我是海边长大的,却还真是没乘过竹筏。但从电影和电视剧里看到过的都是人工用竹竿撑着竹筏前行,可我们乘的竹筏却是带机器的,后面一个人管机器,前面一个人用竹竿探水和拨方向。微风伴着丝雨,竹筏两侧泛起涟漪,前方落在网樯上的一群鹬鸟,看到我们就要从它们附近过去,急忙鸣叫着飞向天空,两岸一望无际的芦苇,将整个大地装扮成绿色的海洋

辽河绿水湾位于目前盘锦大洼区最东端的西安镇上口子村,濒临辽宁的母亲河—大辽河,是大辽河生态观光旅游的大本营。景区的地形从康德8年开始是乌龟形状,乌龟头就是一个面积约15亩地的饮水坑塘,而且从未干枯过,几个爪子的地方原来是沟渠,一直是风调雨顺的。1976年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将这个饮水坑连同几个沟渠同时填上土了,盖起了房子。兰先生说,离这儿不远有一个叫“小林岛”的地方,原来也是上口子大队的一个屯子,生态环境非常好,流传着“棒打蟑螂,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辽河三件宝,蚶子,刀鱼、大蒲草”的顺口溜。从这里可到大辽河去领略全国四大排灌站的雄伟气势;可到两河口观鸟挂鱼;可到小林岛登临送目,阅读大辽河沧桑岁月;可莅临古城子寻古,追寻沙俄兵败出逃、舰船沉沙的历史往事;可到三岔河听老人讲述唐王征东,螃蟹架桥的传说;可寻觅当年郑板桥王尔烈足迹和清代下口子辽河古渡口的踪迹,追思中日甲午陆战的硝烟风云。

竹筏靠岸了,兰先生说这里就是“小林岛”。

我们随着兰先生下了竹筏向岸上走去。苇海里传出苇莺喳喳喳的叫声。站在岛上,领略着独特的风光,那造型独特的朝鲜族草房,古香古色的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特有的小木屋、水中楼阁。还有那无际的苇海,连绵的蒲草,盛开的花木,成群的鸥鸟,充满着原野的温馨,辽河绿水湾以其独有的旖旎风光,构成了特有的自然景观。竹筏返回出发地并来到饭店时,已经过了中午12点,我们十几个人团团围住大锅台坐下,兰先生揭开锅盖说,这是一锅“连年吉利”,原来是一锅炖熟了的鱼,看着大家莫名其妙的神态,兰先生接着说,将鲢鱼鲶鱼鲫鱼、鲤鱼放在一起炖,寓意连年吉利啊!

饮酒间,大家为绿水湾的牌楼撰联,上联是:辽水悠悠载雨凌风思英雄往事,下联是:渤澜浩浩吞云吐月谱故里新歌。横批:辽河绿水湾。

从辽河绿水湾回来的一段时间里,辽河绿水湾的影像一直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清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气、别致的竹筏、欢快的鸥鸟、翠绿的苇海、动听的故事,还有那一锅鱼炖出来的“连年吉利”……

吴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词集《望尽天涯》《衣宽不悔》《蓦然回首》《韵海遨游》《真水无香》以及《我谈格律诗词》《激越心音》《云天激韵》《墨润红颜》《韵绕梁山》等十部诗文集。

征集

新媒体编辑 张骁

Hash:b3612be7dad4ee47b000e9d43d06d8337ef50bda

声明:此文由 掌上看盘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