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澳渔村(1)

铂宁酒店对面就是维多利亚公园,对于香港而言,这种绿地有点奢侈,但这种奢侈,也不仅仅局限于一处,虽然大小不一,如果距离港岛远一点,对于寸土寸金的香港而言,就更奢侈了,比如大澳

大澳的“澳”和澳门无关,但它却是距离澳门最近的香港市镇。关于大澳的历史,可以上溯至石器时代,但固定而可稽考的人类部落则只有三个世纪的历史。

之所以选择大澳,是因为其棚屋——感觉其类似于凤凰古城吊脚楼,棚屋是大澳漁村的标志,也是香港最为独特的景观之一。

水上棚屋在大澳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史,棚屋的建成是因为当时的渔民生活上的实际需要,在以帆船捕魚的年代,每支船约只有二十尺长、数尺宽。一支船便是一家十口或十几口的居所及工作场所,委实太拥挤。在大澳附近捕魚的漁民便在永安街后边近岸的地方搭建了棚屋,用以安置老人及小孩,以便让他们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生活,免受出海可能遇到的危险。也可以让年青力壮的成员专心工作。棚屋也同时为渔民提供了一处休息及工作的地方。

每一座棚屋都由许多深入水中的木桩支撑,两三米高的木桩直插水中,上面铺上一层木板,然后按照棚子的搭建方式搭建而成,朝水一边是棚头,有木梯通向水面,可以下到水中取水、洗衣服。棚尾朝向陆地,可以晾晒海鱼和海带等物,棚尾通过木道与陆地相连。棚屋朝水边的一面基本上都是带栏杆的阳台,后面才是房屋,水上棚屋大多数都是一层,作为景观点的“三盏灯”是两层的建筑

海边的棚屋每年需要经受台风吹袭考验,过高势必会受到大风的袭击。有些棚屋看起来摇摇欲坠,走进去却没有摇摇晃晃的感觉。

水上棚屋有过被火烧的记载(2000年7月2日,一场大火摧毁了大澳沙仔面90多间棚屋,有点像当年的火烧赤壁),却没有棚屋坍塌的记载。

棚屋沒有特定的大小和高度,主要看渔民的经济实力而定。漁民多会把漁船停泊在自己的棚屋旁边,有钱的渔民的船支較大,棚屋自然也就大一些。渔船细小的,也会把棚屋搭建得較较细长。

棚屋分棚头、棚尾,渔民多会在棚头吃饭、织鱼网、补渔网;棚尾用作擺摆放杂物;棚屋顶则用作晒鱼——看到一家晒得鱼都在50厘米左右,很是壮观,但却无从靠近——私人木桥,请勿进入。

总之,整间棚屋的上下前后均有用处。早期的居民还会在棚底养猪。棚屋是渔民生活的一部份,而这种独有的水上人棚屋生活文化更成为大澳的一种特色。

漫步大澳,有一种走进异乡的感觉,除了好奇——陌生,还有一种亲切感——有点江南水乡的感觉。

大澳的棚屋就建在渔村中间一条河道的两旁,棚屋戶戶相连,部分通道更会穿过邻居的客厅或厨房,邻里之间,有那种不分彼此的感觉。

与江南水乡有点不同的地方,水的尽头是山,山不高,也不远,倒有了一点台湾渔村的感觉。

牛恒刚:2017年11月12日于香港

Hash:af67e7e9c2d718497a55a9b0a4998f7f91cc6273

声明:此文由 了了的天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