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这座古寨,藏着你不知道的红色传奇

福清这座古寨,藏着你不知道的红色传奇

开栏语

福清,是福建省重点老区县之一,亦是全省古厝保存较多的地区之一。两相叠加,为福清的古厝刻上了红色的年轮。那些穿过唐时明月宋时烟云,抑或披过明时星光清时夕阳的古厝,也因此催生出了一连串的红色传奇。活化利用古厝,是保护古厝的新理念、新方式。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福州市革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发挥古厝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中共福清市委宣传部组织力量调查、挖掘、整理古厝中的红色故事,推出《福清古厝里的红色传奇》专栏,讲古厝里的红色历史故事、说古厝里的英雄豪杰,今天正式开栏。

三年游击战期间

红军打土豪来到东关寨

敌人围困猛攻

红军岿然不动——

1935年

东关寨刻上红色年轮

东关寨位于

福清市一都镇东山

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

由当地何姓家族营建并居住

是目前福清唯一保存的古堡式古建筑

东关寨由东向西,依山势高下而建,层层递升,平面呈长方形,宽55米、深76米,占地面积4180平方米,上下两层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三进两层共99个房间。寨墙基座和体下半部均用岩石垒砌,高10米左右,坚牢壁立,气势非凡。石墙之上再筑土墙,墙上开窗和小孔。孔口外向狭窄,内向宽大,供瞭望、观察寨外动静、投射利器及射击使用。寨前有广阔石铺埕地,埕中设阶台,自南向北历阶而上15级,折向东5级进入寨门。整座建筑,规制严整,主从有序,寨体坚固实用,既便于生活,又便于全寨防火、防匪。

【东关寨石墙之上再筑土墙,易守难攻。图为东关寨侧墙。】

传说东关寨的营建者

是一生攻城掠地无数的

清朝何姓战将

何战将本是清朝大将年羹尧麾下将军,能征善战,所向披靡。雍正二年(1724)初,何家先人曾随年羹尧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立有战功。年羹尧由川陕总督调任杭州将军时,他也随同南下。雍正二年(1724)入京,年羹尧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令自尽。年羹尧自尽后,何家先人迅速离浙南下,举家避难于此,怕招来杀身之祸,编出巨宅营建资金神奇来源的传说,也就是那个何姓少年犁田犁出一窖白银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何姓少年意外发财,舅舅支持木材,请来数十名木匠和石匠,再加上上百名民工,花了两年时间建起“东关寨”。

年羹尧麾下何姓战将,一生最熟悉的是哪种城堡易攻哪种城堡难拔。所以,他举家迁往一都大山环抱的东山村时,用他那双打量过无数大小城堡的眼睛,环顾四周,一眼就瞄上现在东关寨所雄峙的山间,并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开始营建。与其说他是在建举家安身之处,不如说他是在筑造铁打的营盘,处处机关,处处体现着易守难攻的巧妙设计。

但这位清朝何姓战将没有想到的是,200年后,一队甚至没有一件像样军装且脚穿草鞋的红军官兵,却易如反掌地端掉了东关寨;而红军在坚守东关寨时,任敌人重重围攻,守得固若金汤。

东关寨也因这段经历

刻上了红色年轮

1935年春,红军在罗汉里建立了游击根据地。在中共福清中心县委的领导下,游击队不断壮大,仅靠亦武亦农种点地瓜、吃点野菜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随着改编成闽中工农游击第一支队后,粮草供给更为重要,急需到根据地外围打土豪筹粮筹款,补充游击队的给养和武器弹药。

1935年11月的一天,家在东关寨的罗汉里红军游击队队员何亦全接到情报,立即向支队领导报告:东关寨地主不仅虐待长工,劝说当地群众不要当红军和支持红军,还囤积了一批粮食,准备与红军游击队长期作对,特别是近些日子与国民党军有密切联系。支队领导立即决定打击地主的嚣张气焰,也为支队筹措粮食。

那天上午,闽中工农游击第一支队支队长魏耿、参谋长杨采衡就带领80多名游击队员急行军二个多小时,来到东关寨。一听说游击队开进了东山村,地主从山寨后门跑了,钻进密林,跑到永泰塘前去向国民党保安队报告。家丁素闻红军勇猛,抱着枪放了一阵子也逃了。早就知道东关寨易守难攻,没想到红军一攻即破。

【1935年,闽中工农游击第一支队攻下东关寨,由此门进入寨内】

红军冲进山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闽中工农游击第一支队的战旗插到寨顶上。一见红旗飘起,周边的群众闻讯涌来,队员们将地主从村民家强行搜去占为己有的山契、林契、房契、田契全部找出,放了一把火统统烧掉,将这些被地主强行占去的山地、房子、田地还给了村民。地主家里有几十石粮食,红军除留下一些做军粮外,其余分给村里的穷人。

临近中午时,红军还在二进大厅为村中穷人分粮,放哨的游击队员突然跑进山寨报告:“白匪来了,白匪来了。”红军游击队员陈启马上提起一挺机关枪,冲上寨门顶,居高临下,朝尾随我哨兵而来的国民党保安队猛烈扫射,把敌人压在寨前山坡上。

陈启在楼上射击的同时,队员们迅速把寨门紧紧关上,并顶上一根粗大的圆木。不久,寨外的山坡上布满了保安队。东关寨被敌人团团围住了,敌强我弱,敌攻我守,红军游击队别无出路,只有凭寨据守,坚持到天黑才有可能突围脱险。

【红军分别把守1楼、2楼要害】

10多名英勇善战的红军游击队队员隐蔽在寨门顶上,居高临下,守住寨门,不让敌人靠近。寨门是用一根根圆杉木拼成的,非常牢固。大门顶上还悬放着一个装满水的大水楻,是地主用以防备火攻的,满满一缸水足以浇灭烧门之火。这一独特的机关设计帮了红军的大忙,使游击队队员们不怕敌人火攻。其他队员分别到山寨的窗子和射击孔边,不时开枪还击。

敌人见硬攻不行,就改用心战。他们早就得知罗汉里红军游击队里有一位领导,名吴德标,原是国民党军队连长,叶飞将军在闽东及福州连江罗源一带创建红军根据地时,国民党派去攻打红军的吴德标,却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决定跟着中国共产党为天下人谋永福,带着部队一批官兵起义,集体参加了闽东红军。保安队里有一个连长,过去在吴德标手下当排长。他以为吴德标也在东关寨内,一再大喊:“老吴!老吴!”想利用熟人关系劝降,还一个劲大声夸耀现在自己一个月薪水多少,每天如何吃香的喝辣的,还在福州城里买了房子,想策反吴德标和寨子里的红军。杨采衡高声应道:“老吴没有来,不要枉费心机!”说着就向敌人射出一梭子子弹。

就这样打一阵,互相心战一番,一直相持到傍晚。游击队员轮流吃完晚饭,做好突围准备。此时,已是晚上快9点。突然,枪声停了,原来,敌人害怕红军趁夜幕出击,自己不是红军对手,便悄悄撤了。

杨采衡警惕性很高,担心敌人有诈。晚上9点多,杨采衡命令队员朝寨外扔了几颗手榴弹,就打开寨门,让十多名队员冲出去抢占北面的山头,以掩护队伍撤退。其实,胆小怕死的国民党保安队早已全部趁着夜色悄悄地撤走了。

【福清部分老游击队员于1957年8月17日合影留念,一排右一、右二分别是闽中工农游击第一支队红军战士林清诚和支队后勤部长刘阿和(一作刘吓和),刘阿和曾带队员接应攻打东关寨的战友】

在撤回罗汉里根据地的路上,遇上了赶来接应的支队后勤部部长刘阿和。在得知攻打东关寨的战友们被保安队包围后,他奉命带领二十多名游击队员赶来救援。

红军指战员带着战利品,胜利返回了罗汉里游击根据地。

作者 福州晚报原副总编、党史研究者刘琳

编辑 陈品洪 何晶晶

审核 张晨

监制 吴凌峰 方仁平

收藏

举报

Hash:5cd24ce411cf547c59c8d061526acac9f886c681

声明:此文由 壹福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