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废弃矿坑变身“湿地公园 ”,过去的它却是这般模样!

让城市更美丽,让居民更幸福,临港区围绕群众需求完善城市功能、立足优化人居环境、狠抓生态改善。按照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把生态文明融入城市发展,因地制宜改善人居环境。

临港区:因地制宜 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在临港区文龙河城市湿地公园,随处可见休闲游玩的居民,凉亭内吹拉弹唱,亲水栈道上悠闲漫步,或者在广场上欢乐起舞,林繁茂、水碧莹、花幽香、鸟啼鸣的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周边社区居民休闲游憩的首选。

不过在几年前,文龙河城市湿地还是另一副模样。附近居民说,曾经的文龙河城市湿地上是废弃的大口井、小型石材加工厂、矿坑和畜禽粪便晒存点,垃圾遍布的环境脏乱且臭气熏天,周围居民都“避而远之”。

临港区居民 厉永暖:以前这个地方都是臭水汪、烂泥潭 ,水污染的非常厉害。现在通过根治以后,水也清了,天更蓝了。这水里的鱼虾也多了,生态环境也都变好了。我们这些老年人,闲着没有事,老有所乐。我们找上块,到这里拉拉唱唱,心情也好。

2014年开始,临港区从上游凤凰岭水库引水,依文龙河河道,全面整治水系周边环境,丰富绿化树种、水生植物栽植和配套休闲娱乐设施。目前,公园已形成1200亩的生态水面和城市湿地,成为广大群众亲水娱乐、休闲健身的“城市会客厅”,让越来越多的临港人感受到“居城市而享湿地之乐”。

临港区园林环卫局 郭洋:重点实施了湿地建设、道路硬化、清淤培堤、绿化亮化四大重点工程,共绿化面积21.4万平方米,铺装面积16.5万平方米,治理绿化河道长10公里。另外,通过种植法桐、雪松、海棠荷花灯各类乔木、花卉及水生植物进行生态功能强化。

生态改善让湿地变美也让矿山复绿。在临港区坪上镇大山风景区,经过回填治理,原先满目疮痍的石头山正逐渐被草丛、灌木和一些人工林覆盖,变成了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近年来,国土分局累计争取上级资金4200万元,专项用于山体破损治理。目前,已基本完成大山、翁成山、玉玺山等山体生态恢复工程,下一步,临港国土分局将在前期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将治理范围进一步扩大延伸,实现全区山体在景观价值与环境效益上的整体提升,

目前,全区林地面积达到19.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1%;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2年排名全市第一;龙王河省控富民桥断面、绣针河市控清泉林断面水质达标率连续4年实现“双百”,16个镇级断面达标率80%以上……当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比翼双飞”时,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等日益显现的优势将成为临港这座新城的又一靓丽名片

记者:滕金龙

编辑:刘康

临沂临港综合频道|记录行进中的临沂临港

微信ID:lylgtv

Hash:619044ec35be6a2217f49fa30b4d97e0bd32f5ff

声明:此文由 临沂临港综合频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