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节日,文化的焕新 | 观云小镇汉文化艺术节印象

2019年6月2日,观云小镇首届汉文化艺术

在初夏的微光里美好落幕

中式建筑的灵魂、传统文化的价值、小镇生活的温情……

成为了家人们心中不散的美好

△观云小镇汉文化艺术节活动现场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与文化,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与延续。每一个蓝城小镇,左手拥着安放身体的建筑,右手抱着安放心灵的精神。

△观云小镇汉文化艺术节活动现场·汉服大赏

汉文化一般指中国古代历代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的总和,又称为华夏文化。从感性上说,汉文化是一种教人懂得如何生活的文化,要更好地传承汉文化,需要有一个适合生活的载体。

△观云小镇实景

观云小镇的中式建筑,无疑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观云小镇作为世界莫干文化生活小镇,将传统建筑的精髓与传统文化的因子高度融合。

“庭、院、园、巷、街”,是观云小镇美好生活的浓缩。它以文化为魂,以容纳万物的包容性,将诗、画、礼、雅各类汉文化元素融入建筑的有形之体与空间的无形之境中,鲜明地表达了汉文化的意境,构筑出汉文化于小镇生活中蔓延生长的美好图景。这其中,有精神生活的从容余裕,有邻里友朋之间的亲密丰沛,有小镇文化脉络的枝枝叶叶。

△观云小镇家人汉服写真·琴棋书画

观云小镇有建筑为椟,以生活为珠,让根植于传统的文化,以千姿百态的形式交融于小镇生活的日常。

而节日是其中一种最直接、最热烈的形式。它是小镇生活进发的迷人火花,是小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观云小镇从国人的文化基因出发,将汉文化以艺术节的形式播种于小镇家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是小镇传承汉文化的方式,也是小镇展示其初心的方式。

△观云小镇汉文化艺术节活动现场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从6月2日形式多样、气度超然、诗意风流、惊艳家人的国风喜乐会往回追溯,观云小镇已经为此做了许多努力。

以传统风物手作为主的“云耕学堂”,将文化中蕴藏的美、艺、境传递给家人;汉服映象写真,带领家人们一同穿越千年,回味汉韵;最美观云代言人评选,更让家人们彼此之间有了深层次的互动……

△观云小镇汉文化艺术节·云耕学堂

通过丰富的表现形式,汉文化在观云小镇变得更加多彩、更加清晰……观云小镇将浓厚的传统文化以更为人喜闻乐见、更易于互动的形式传达出来,让中意小镇、喜爱中式合院、钟情传统文化的人们,不仅能在观云小镇找回生活的味道,更能感受到高于日常生活的艺术之美。

小镇的建设需要家人参与,而文化的传承更离不开家人。

孩子们在街巷里玩游戏、踢键子、做贴纸、放纸鸢,这是适合传统街巷建筑形制的古时邻里生活的日常,是小镇生活的动人情景之一,也将成为孩子们一生美好的“故乡”记忆。

观云小镇将“汉文化艺术节”打造成为标志性节庆,它体现了蓝城小镇文化“众筹、共建、自治、分享”的基础原则。它可以让家人们参与互动,从体验里感悟汉文化的重要性,比理论传播具有更强的能动性。

6月2日,首届艺术节活动的顺利举行,也离不开来自家人的努力。艺术节前,家人与孩子们跟随德清汉服社的同袍,学习汉文化礼仪。活动进行时,许多家人带上孩子自告奋勇,参与了汉服礼仪讲解及展示。

△观云小镇汉文化艺术节活动现场·蹴鞠

△观云小镇汉文化艺术节活动现场·糖画

△观云小镇汉文化艺术节活动现场·儿童汉服秀

△观云小镇汉文化艺术节活动现场·射五毒

一起感受蹴鞠的力量、一起品尝甜蜜的糖画、一起在祈愿牌上写下心愿……从“我”到“我们”,家人寻到了情感安全与生活归属,学习体验了传统文化,也让小镇生活更加温暖与美好。

传统文化的起点在哪里,终点又在何处?如何焕新文化,让汉文化和小镇生活有机融合,观云小镇也许已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当仲夏夜的蝉声四起,观云小镇“汉文化”的脚步已经踏出——国风夏令营即将为少年人捧上明亮的夏日。当夏令营与传统文化在小镇相遇,激起的花火与夏日的火热,一起燃烧。

莫干山观云小镇•国风夏令营,即将上线。

汉文化艺术节将成为莫干山观云小镇

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式

以节日为载体,焕新传统文化的温度

让观云小镇的未来生活

就如同汉文化的美好盛景

邻里和美、生活风雅

本项目推广名为“莫干山观云小镇”,地名办核准名为“观云庄园”。本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不作为要约或承诺; 资料中相关内容不排除因政府相关规划、规定及开发商未能控制的原因而发生变化;且对项目周边环境、交通、教育商业及其他配套设施的介绍,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了承诺,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为准;本公司保留对宣传资料修改的权利。本资料制作时间为 2019年6月,有效期2个月,敬请留意最新资料。

Hash:7c53be67ce182c3ae9232b3a5ef0fa0077cb2325

声明:此文由 蓝城观云小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